解放军战士的艰苦生活,你能想象吗?看完这篇文章,你会泪流满面!

小文哥来了 2024-01-25 09:55:33
解放军战士的对越战争回忆

1979年,中国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侵占我国边境的越南发动了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对于参战的解放军战士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也是一次血与火的考验。

参战前的艰苦生活

1978年,参加对越战争的解放军战士,大多数来自贫困的农村,他们所在的部队,分为甲种师和乙种师,甲种师是满编的,乙种师是不满编的,需要扩编。他们没有工资,只有很少的津贴,一名新兵每月只有6元,一个排长每月只有52元,而且还要交伙食费,自己买军大衣和内衣。他们的伙食标准很低,每人每月只有6-7元的主食,7元多的副食,主食主要是小米,偶尔有大米和面粉,副食主要是咸菜和腌菜,每人每月只有3斤肉和1.5斤植物油。为了让大家吃饱,每个连队都要学习“南泥湾”精神,养猪种菜,但菜地很小,猪也不多,只能在节日会餐的时候吃一点。他们的炊事班很辛苦,每天要为百十号人做三顿饭,早餐是面条、米线、米粥、馒头、包子,午餐和晚餐是一荤一素,二米饭管够。他们还要经常杀猪,用刺刀捅死,猪肝归饲养员,会餐的时候还有啤酒和散白酒。

1978年10月,边境形势紧张,部队进入备战状态,家属限期离队,回家探亲的军人也接到了部队“立即归队”的电报,老兵也停止了退伍,所有军人都知道就要打仗了,人人既兴奋又紧张,农村兵兴奋的是上了战场万一立了功,提干、城市户口都有了,紧张的是战场是要死人的,所有人归队后接下来就是战前动员、开誓师大会、检查装备,剃光头,学打绑腿,在衣服的红领章上写上姓名、血型、部队代号,籍贯和家庭住址,部队炊事班则忙着把养的大猪杀了,吃不完的做腊肉或熏肉,弄好了人人分点带到了广西,猪崽则送给老百姓,鱼塘里的鱼也捞出来吃了,一些人干脆把军人服务社的香烟、罐头都买光了。

参战后的艰苦训练

当时的部队分为满编的甲种师和不满编的乙种师,甲种师的新兵较少,当兵时间还不满一年的占10%左右,大部分新兵送到要扩编的乙种师,甲种师也调一部分老兵到乙种师,士兵们怀着紧张的心情,以师的建制登上了21节闷罐子车厢组成的军列,每个排为一节车厢,没人知道军列开往何方,车厢里不准点灯,不准大声说话,只有死一样沉寂的车厢和军列外的“哐镗”声,还有车厢里散发着气味的尿桶,军列临时停靠时,新兵迫不及待的冲进了车站的厕所,排长就默默将装满的尿桶抬了下来倾倒,过一会吹响紧急集合的哨子,清点完人数后上车继续睡觉向西南疾驰。

到达终点站后,士兵们在车站广场补充了饮用水和压缩干粮后,登上了卡车奔向集结地,各排按照要求进行晚餐,之后按照分配的区域休息,第二天凌晨,士兵们在尖利的紧急集合哨音中打好自己的背包跑步集合,举行战前训练,最重要的是跑得快,战士在腿上肘部都绑上沙袋,每天全副武装越野5千米,投50个手榴弹、做60个俯卧撑、骑马步推砖1千次,擒拿格斗、自救。打靶、武装泅渡、潜伏都要练,训练强度大到几天就磨破一套军服,腿上身上到处都是伤,还要经常举行对抗赛,两个班从先跑40米,再卧倒装弹射击100米以外7个钢板靶,哪个班先打倒全部靶子为胜。

南方地处亚热带,炎热潮湿,在大太阳底下训练一天战术动作,有不少新兵热晕,基本都累得上不了床。不过伙食要好多了,伙食费增加到每天0.78元,晚餐和午餐都是5个菜一个汤,每人每月3斤肉和1.5斤植物油,接下来从驻地乘车向战场隐蔽开进,车队犹如巨龙穿行在莽莽丛山之间,一辆辆坦克和炮车隆隆的驶过,碾起遮天蔽日的烟尘,白天休息,晚上行军,到达很偏僻的大山沟后,各部队分住各个村寨里,野营做饭用一个连有一台可以烧水、做饭、炒菜的拖车,一次后勤会送来3~4天的粮食、蔬菜、肉、蛋、副食、无烟煤和水,没拖车的有两口大行军锅,使用时要挖3个分别烧水、做饭、炒菜无烟灶。

部队一住下就马上开始备战工作。主要分作战和政工两大部分,政工就是宣讲俘虏政策,规定抓一个俘虏立三等功,抓二个俘虏二等功、抓三个俘虏一等功,并教战士们“缴枪不杀!举起手来!我们宽大、优待俘虏!”等越语战场喊话,并在响彻云空的军乐声中召开誓师大会,原来一些塌拉着脑袋,幻想着战场的死亡恐惧兵心理逐渐归于平静,心想“反正都是一死,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想到这些也坦然了,齐刷刷高喊“坚决完成任务,不负人民重托!坚决打击敌人,维护领土完整!。

作战准备就是配齐武器发放弹药,通常一个班的班长和副班长各配一支56式冲锋枪,配4个30发弹匣,枪上一个,胸前3个,机枪正射手配一挺56式轻机枪,副射手扛弹药,火箭筒正射手配一具69式火箭筒,副射手扛弹药,其他士兵配56式半自动步枪,每个人还要带上装有2市斤消毒饮用水的水壶,防毒面具、雨衣、急救包、擦枪油、一把小军锹或十字镐,5个手榴弹,压缩饼干、午餐肉罐头,越军的陷阱有竹签,插进腿不容易拔出来,强拔出还带着碎肉,还专门发了鞋底有钢板的防刺鞋,这些东西加一起有50多斤,临战前还发2斤生米和2斤的蔬菜罐头。

参战后的艰苦战斗

2月17日,战斗就要打响,士兵们一遍一遍擦拭武器,有的拿发给的信封及信纸给亲人写信,团长一个班一个班的和每一个战士握手,凌晨部队趁夜色隐蔽进入出发阵地,路上都是陡峭的大山深谷,长满了密密的藤条野草,要用锋利的弯刀砍藤条野草开路,一路还是伸手不见五指,大家用绳子把每个人都连接起来,为了不发出声音被敌人察觉,所有可能发出声音的物件都用纱布包起来,无线电通信都是对话筒吹气,一长声表示按计划进行;一长一短是已经进入出发阵地,两短声,敌军有异动;连续短声是已暴露。

进入了离越军前沿阵地很近的出发阵地后,拂晓6点47分,军、师、团炮兵群数百门火箭炮、榴弹炮、加农炮同时开始炮火准备,一发发炮弹越过潜伏部队头上飞向越军阵地,把山头犁了一遍又一遍,一时间天动地摇,硝烟弥漫,爆炸的闪光红遍半边天,炮群停了一下,第二次炮击转向前沿的雷区及火力点,间隔20分钟后,第三次炮击开始为地面部队的进攻开辟通道:强大的炮火一转移,高射机枪及重机枪发射的曳光弹交叉着各种弧度及线条各自覆盖预订目标,冲锋命令一下,士兵们大喊大叫着:“冲啊!”,按战前的布置向越军前沿阵地冲去。

越军的炮火也打了过来,装有瞬发引信的炮弹碰到树冠就炸响,弹片没有死角乱飞,配近炸引信的炮弹凌空爆炸,趴在地面也没什么用,那时的战场,除去被炮火炸成光的地方之外,其他还都长满了茂密的植被,几步之外就是深不见人的荒草,冲锋战士有不幸踩中了地雷被炸断双腿的,有被越军高射机枪穿胸而过,后背出现一个碗口大血窟窿的,晓勇善战一边躲避炮火,一边越过铁丝网和雷场向越军战壕冲去,很多新兵没有经验,害怕被打中,一动不动,谁也顾不上谁,冲锋部队的建制就基本被打散,但最终还是可以拿下阵地的。

参战后的艰苦生活

战斗结束后,解放军战士并没有得到多少休息和补给,他们还要继续在战场上清理战场,收集武器弹药,处理伤员和遗体,巩固阵地,防止越军反扑。他们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他们没有干净的衣服和被子,他们没有安全的住所和卫生设施,他们只能在敌人的战壕里或者自己挖的坑里睡觉,用雨水或者河水解渴,用压缩饼干或者罐头充饥,用手帕或者纱布包扎伤口,用消毒水或者酒精消毒器械,用火柴或者打火机点燃炸药,用刀片或者剪刀割断衣服,用针线或者铁丝缝合伤口,用棉花或者纸巾擦拭血迹,用土或者石头掩埋尸体,用木板或者铁皮做墓碑,用笔或者刀刻上姓名,用花或者草装饰墓地,用泪或者笑送别战友。

结语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战士的生活是艰苦的,但他们的精神是高尚的,他们是英雄,他们是模范,他们是人民的儿女,他们是国家的脊梁,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牺牲,什么是荣誉,什么是责任,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

0 阅读: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