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特别排斥“无聊”的感觉吗?
前段时间我在小红书上,刷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万赞帖子:
“人需要克服身上的‘小红书性’ ”——
博主@狼与接听人 认为,小红书上有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太过崇拜光环和title。
比如:“一天学习12小时”“7天重启人生”“20岁赚到100万”“1个视频学会大女主的底层逻辑”等等。
而故事中的主人公总是打满鸡血,还没摔倒就可以重新站起来,因为“他们只需3分钟就能与自己和解”,似乎从来不会疲惫,自律到每一张计划清单上都打满红勾。
△来自小红书用户 @狼与接听人
于是,在这些文字的刺激下,大家对成功的渴望值达到巅峰,开始以忙碌为荣,恨不得立即成为时间管理大师,随时随地都有事可做。
甚至有很多人认为,“无聊”是可耻的。
因为“无聊”代表着无所事事,无所事事又代表着“浪费时间”,浪费时间则代表着不上进。
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一旦不上进就会落后于人,甚至被时代抛弃。
事实果真如此吗?“无聊”真的只有坏处而没有好处吗?
今天,壹心理想和大家聊聊,现代社会中,一种能让你活得更丰盈却很少人有的稀缺品:
“无聊感”。
01 为什么你总是闲不下来?为什么现代人喜欢以忙碌为傲?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动机呢?
确实,在当今这个被快节奏生活方式充斥的时代,我们仿佛被一股无形却又强大的力量所牵引,不由自主地持续向前狂奔。
如果一个人一天的每分每秒都安排得明明白白,那么他大概率会认为这一天很充实,从而内心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意义感。
而如果从心理学中的认知行为疗法视角来深入剖析,这种“无法停歇的忙碌”现象背后,可能有3个底层原因:
1.成就感上瘾
成就感上瘾,也被称作“成就成瘾”或“工作狂”,是指个体对于完成任务、达成目标或者获得成功体验的强烈渴望。
虽然追求成就本身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特质,但当这种追求变得过度时,它就可能变成一种问题。
我们人类的大脑,天生对“奖励机制”情有独钟。
每当我们成功完成一项任务,大脑便会分泌出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它会为我们带来愉悦和满足的感受,进而激励我们继续勇往直前。
然而,就像药物成瘾一般,倘若长期过度地追求这种“成就感”,我们极有可能会陷入“多巴胺陷阱”之中,不断地去追寻更为强烈的刺激,以至于无法从简单的休憩和放松中找到丝毫的快乐。
《世界科学》杂志曾发表过关于工作狂的研究:
2006年的一项针对北美174名白领的调查发现,工作狂与生活不满意度之间存在关联,一个人在工作狂量表上得分越高,其生活乐趣越少。
2004年的一项研究将比利时5853名全职工作者分为8类,包括爱好型(work enthusiast)、成瘾型(work addict)、佛系(relaxed worker)和丧系(disenchanted worker)。成瘾型报告的健康问题比其他任何一类都更多。作为参照,爱好型工作者几乎没报告任何健康问题。这告诉我们,成瘾与享受之间有巨大差异。
直白来说就是,有时候我们内卷并不是因为真的热爱工作或生活,而是为了满足“内卷成瘾”的心理。
就像你在跑步机上跑步,让你突然停下来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有惯性。
而内卷成瘾就像一台跑步机,如果让你突然闲下来,你会十分不自在,因为你已经对忙碌上瘾了。
一旦停下来休息,你就会觉得浪费了时间,从而觉得自己毫无成就感。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她今年终于辞去了一份痛苦内耗了5年的工作,原本她打算好好给自己放个大长假,好好躺平休息。
结果没想到,才休息了一个月她就坐不住了,给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周要约2-3个饭局保持社交,去2个网红店打卡,就连看一本书、一部电影,都要求自己写成笔记发小红书。
她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停下来,“有一天我逼自己去公园坐了一下午,但这中间什么都不做,我就觉得好焦虑,怕自己要废了”。
2.“渴望被认同”的心理
当今社会对于“忙碌”的定义偏向褒义,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也往往被视为成功的显著标志。
毕竟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优秀的人一般都有着很强的计划性,对时间的掌控能力也更强。
因此,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他们希望通过不停地忙碌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借此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从而肯定自己的价值。
3.“焦虑情绪”的裹挟
对于另外一部分人而言,“忙碌”则成为了他们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
比如,一家即将破产的公司里,因为业务较少,一些员工无事可做,他们只能自己找点活干让自己显得很忙碌,但其实并没有“那么的忙。”
在这类人的潜意识里,对直面内心深处的焦虑或者空虚充满了畏惧,所以他们选择用永无休止的工作、学习或者社交活动来麻痹自己的神经,使自己产生一种“充实”且“有价值”的错觉。
然而,这种忙碌往往伴随着焦虑与压力,因为它是在刻意地规避问题,而非真正地去解决问题。
不过无论我们是被动忙碌还是主动忙碌,与当今社会对我们价值感的定义都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现代社会认为,我们去从事高效、高价值的生产,才能让这个世界的生产体系良好地运转。
而技术的发展也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冲击,导致我们常常要“身兼数职”,一个人管理多个时间线,从而让我们“看起来”很忙。
但,这种忙碌真的比无聊有意义吗?
德国哲学家韩炳哲教授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
02 无聊感,是当今社会的稀缺品韩炳哲认为,“反对无聊”其实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病症”:
“我们今天的生活,总是置身于过度的刺激、信息和资讯之中,不断在多个任务、信息来源和工作程序之间转换焦点。这是一种过度的积极性,也是一种涣散的注意力。
这种注意力不能容忍一丝无聊,也绝不接受一种“深度无聊”,而这种深度无聊恰恰对于创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在文化领域的成就,包括哲学思想,都归功于我们拥有深刻、专一的注意力。”
他在《倦怠社会》一书中指出,通讯技术的发展,让社会越来越崇尚效率和生产力,而在这样的文化下,我们的时间也被不断加速、切割。
加速的时间让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很少出现停顿,甚至为了提高效率,一切间歇都被取消了。人们为了对抗无聊,常常在做某件事情的间隙里插入另一件事,比如:
跑步的时候会打开耳机听歌,如果不听点什么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坐20分钟地铁要背上20个单词,不然这段时间就像被浪费了;
洗澡、敷面膜的时候最好听个播客,让更多知识流入大脑……
如果拥有两个小时的空余时间,大部分人会选择听歌、刷短视频、使用电子设备等等,只有少数人会选择看着天空发呆、欣赏一棵被风吹动的树,与同伴或宠物玩耍。
而这些被大部分人认为“无聊”的活动,却是当代社会的稀缺品。因为它们是自然流逝、自发产生的,不是被技术或人为安排的。
哥伦比亚大学人文医学博士李子在《失控年代的生活重建法》里说道:
“这个需要我们去消费、去生产价值的社会,通过技术灌输给我们很多需求,如果不去满足它,我们就会觉得焦躁。所以相反地,我们更要去守护那种自然流逝的时间,去回归身处当下的体验。”
无聊是有好处的,是对属于自己的空间的一种守护,也给了自己很多注意周边、注意身体感受、甚至去思考自身的机会。
很多时候,什么都不做,任由头脑里的思绪碎片飘动,反而会意外形成一些思路,一些形状,这些恰恰就是原创性、创造性思维的起始。”
显然,目前我们身处的环境,极少能与无聊沾边——各种App都在抢占我们的碎片时间、做不完的工作、处理不完的人际关系……
但我仍然希望,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能跳出技术控制我们的“隐形牢笼”,沉下心去体验“无聊感”,学会顺其自然地享受生活。
我们不必时刻盯着电子设备上的时间,看到夕阳落下就回家吃饭,也可以让大脑进入无意识的状态,然后天马行空地思考,产生一些新的灵感再把它写下来……
重点是回归当下,让生活恢复到自然的节奏里,而不是习惯于被碎片化的时间分割,在忙碌中寻找人生意义。
03 如何重新构建你的“无聊感”?以下是一些关于重构“无聊感”的有效建议,大家可以收藏起来:
1、觉察内心的真实想法
如果你觉得自己“忙碌上瘾”,可以拿出一张纸,写下你对忙碌的真实感受。
比如:
“只有忙起来,拼命努力才会成功”;
“只有成功才能让别人认可我”;
“别人不认可我,我就要完了”……
然后试着以理性的思维去质疑这些想法的合理性,并努力探寻更为积极且富有建设性的替代想法。
比如:
“天道不一定会酬勤,努力不一定会成功”;
“你的人生不需要所有人的认可”;
“失败也没关系,人生并不会因此完蛋”……
2、找回你的“深度专注力”,享受“深度的无聊”
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中提到:
“如果一个人在行走时感到无聊,又没有办法忍受无聊的话,他会焦虑、烦躁地转来转去,并且急切地寻找各式各样的活动。
而那些对无聊更有耐心的人,将在忍耐了片刻之后意识到,也许是这种行走的方式令他感到无聊。这促使他去发明新的行走方式。
跑步并不是新的行走方式,它只是加快速度的行走。舞蹈或者漂移则是全新的运动方式。只有人类能够跳舞。也许他在行走时体会到一种深度的无聊,并在无聊的激发下,将行走步伐改为舞步。然而同线型、笔直的走路相比较,动作花哨的舞蹈显得过于铺张,完全不符合效绩原则的要求。”
所以,我们不要总是在闲下来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尽可能进入“心流”模式,去沉浸式体验“无所事事”本身,享受“深度的无聊”,反而会给生活注入不一样的生命力。
3、尝试不做计划,允许生活“失控”
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融入一些“非目标导向”的活动。
比如不带手机,去楼下的公园走20分钟,观赏一朵宫崎骏漫画里的云,阅读一本纸质小说,听古典音乐打半小时盹……
或者在旅游的时候,尝试不做“大学生特种兵”,而是睡到自然醒,慢悠悠地吃一顿美食,懒散地逛逛景点,用未知的心态去感受当下的每一分钟。
你会发现,不带期待地体验新事物、新风景,原来也很好。
尽管很多时候,时间计划表能让我们更好地掌控时间,但“随机”的心态能让我们收获更多“意外惊喜”。
04 写在最后开头提到的小红书博主@狼与接听人 ,在她的贴子里分享了一段关于“无聊感”的想法:
“人的小红书性让我们贪恋完美的5%,忘掉了那95%的无聊才是真正的我们。变化的可能性藏在碌碌无为里,前提是你要靠自己经历下来。”
除此之外,她还分享了自己在广州旅游的经历——
“最快乐的时刻不是打卡网红粤菜或者寻找广州塔绝美机位,而是在街头逛了半天临时起意去个景点,走到了才发现错过开放时间……
最后和朋友玩了一路的成语接龙回到住处,一种现代的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来自小红书用户 @狼与接听人
诚然,努力争取或许能让我们取得更多成就。但有时候闭上眼睛,停下来发发呆,顺其自然也蛮好。
毕竟,人生的成就不只有功名利禄,也可以是内心的诗和远方。
记得忙里偷闲,珍惜“无聊感”赋予你的精神力量。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夏木
编辑:笛子、一颗多肉
图源:unsplash
参考文献(滑动查看)
[1]Are you a workaholic? Here’s how to spot the signs,《世界科学》杂志[2]《厌“卷”》,亚瑟·乔拉米卡利,中信出版社
[3]《停不下来的忙碌:认知行为疗法》,作者暖阳
[4]《倦怠社会》,韩炳哲,中信出版社
[5]《人需要克服身上的“小红书性”》,小红书@狼与接听人
[6]成年人最奢侈的休息方式:发呆,公众号看理想,作者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