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4月,谭映天来到了湖南革命烈士陵园,她站在了一位女兵的墓碑前,手中握中一只牙刷,这一次,她要好好清理一下墓碑四周的石雕。
一封遗书:“殷殷未了情”
1938年春,江苏省铜山县柳新镇陈塘村沉寂无波。一天早晨,村保长接到了通知,“他们说,台儿庄打起来了,要我们家家户户准备起来,要接应伤员。”
陈开灵的奶奶便是在这次战役中遇见了那个女兵。
“之所以说是女兵,是因为他们把她接进来的时候,她穿着新军装。”那一天,陈开灵家的小院住进了五六个伤病员,但奶奶对她印象最为深刻,“她伤得很重,一张圆脸很苍白,看得出很美。”
混沌间,可以听见抬担架的民夫和其他人在讨论:“国军和日本鬼子就在台东十八公里处碰上了。”
“然后呢?”
“杀在了一起啊,国军的一个排长手里一把鬼头大刀,一口气砍死了十几个鬼子。”
几个孩子窝在一块,听得心惊胆战:“那排长可真厉害。”
“他牺牲了。临终前还在喊“杀啊”——”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她躺在土炕上,时而清醒,时而昏睡。“她醒来就流泪,问也不说话,边上的人说,是因为她的连长牺牲了。”老奶奶心中很是怜惜这个孩子。
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在台东遭遇的那个晚上,战斗异常激烈,她是战地救护员,眼见着连长倒在了血泊之中,她急忙上前准备抢救。
在她断断续续的叙述中,奶奶得知,“日本军官拿起军刀冲着连长砍了下去,连长没有活路了。这孩子逼急了,拿起石头就要砸死鬼子,等她下了手,再转过去看连长,她就中弹了。”
比起从前陈奶奶见过的那些老练的战士,她显得格外慌乱,“她意识很模糊,有时候说自己把鬼子的脑浆都砸出来了,有时候说连长牺牲了,自己没救他。”
当时,陈奶奶只当她是年纪小,经历过的战争较少,却没料到,她的伤势如此之重。
没几天,她感觉炕上的孩子精神头好了一点,谁料她一边问陈奶奶要了纸笔,一边低声呜咽,竟然写起了信。
随后,她将信件、两块银元和一张照片递给了老奶奶,“请您一定要帮我交给我的家人,他们在湖南。”
见奶奶试图劝慰她,她只能忍着痛哭道:“奶奶,我是护士,我知道我不行了,我肉里的子弹取不出来啊——”
“她看着比我的孙儿陈开灵还要小,我恨不得替她疼。这么多年过去,我年纪大了,什么事情都忘得差不多了,就是不敢忘了女娃娃交待的事,她说,“妈妈我疼,妈妈我想回家”。”
弥留之际,她拉着老人,不停地说着自己的过去,“她说她才18岁,是长沙女中的学生,是背着父母参的军。”奶奶守着炕上的人,直到这个年轻的孩子咽下最后一口气。
一张照片:“千里寻亲,终见归期”
在陈塘村东边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正是一片乱葬岗,东西南北,无论向哪头转,都能撞见高低不平的坟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陈开灵每年清明都穿过村口的小路,来到乱葬岗扫墓,“里面埋的是谁?”“为什么在这里?”每当问到这个问题,奶奶总会沉默地摇摇头。
后来,陈开灵上学了,奶奶拿出了一封信,他又问:“这是什么?”奶奶只是推给他,让他看。他这才想起来,奶奶是不识字的。
可那信上哪还有一行好字?当年战役结束后,还没来得及进城去寄,日军就杀了过来,家家户户都忙着逃命,陈开灵看这痕迹,便知道,奶奶这是压箱底,结果箱子进水了。
谁料,还没等他叹息,奶奶竟然囫囵地背了出来:“女儿离家参军没有告诉父母,如今身陷囹圄,可能身死他乡,女儿无悔。但请父母原谅女儿不孝,切勿过分悲伤,现将在校时的一张照片和身边的两块银元寄回,留作纪念。”
原来,奶奶虽然不识字,但在埋葬了女孩后,便在第一时间找了识字的人,人家念一句,她就背一句,直到将整封信背得滚瓜烂熟。她唯恐再生变故,弄丢信件,可谁知道,这么多年,信件没丢,可也早已沤烂了。
陈开灵这才意识到,这是一封遗书。他慌忙地去看地址和姓名,却发现也早已模糊不清了。
“奶奶不知道字已经糊了,一直叫我看,叫我寄过去。”
1995年,陈奶奶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再三嘱咐孙儿们,要帮助女兵实现遗愿。
直到20年,陈开灵才想到可以利用媒体寻亲。他将女兵的照片和故事刊登到了徐州的地方媒体,这一则寻人帖刊出后被快速转载,上海电视台、湖南卫视、《潇湘晨报》、《文汇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纷纷来电采访,一时间,全国各地记者辗转台儿庄、徐州、南京等地的档案馆,希冀帮助女兵回家。
到了最后,甚至连湖南省公安厅也参与到了这场寻亲行动中来,热度持续不下,但仅仅凭借“18岁的长沙女中学生”这一线索,仍旧是大海捞针。1937年,恰好有一批湖南学生奔赴前线,他们高喊着“生在湖南,死在徐州”的口号,前往各个军部,其中,女性不在少数。
徐州农民王家金听了女兵的故事后,专门复印了徐州媒体的报道,翻拍了多份女兵的照片,寄往长沙各地,“只要她的家人还在,她就一定能回家。”
虽然寻找亲人的过程分外艰难,但在确定了女兵是湖南人氏后,湖南革命烈士陵园便在第一时间将女兵的遗骸迁回了湖南。
直到一天,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捏着报纸,步履蹒跚地走到了在街头忙碌的陈开灵面前,她指着照片说道:“刘守玟。”
“什么?”他们一开始没有听清。
她提笔在纸上写下了“刘守玟”三个字,这段沉眠66年之久的历史,才得以重见天日。
烈士刘守玟:“落叶归根,魂归故里”
原来,在媒体的介入之下,家住长沙市区的王杏华老人看到了女兵的照片,时隔多年,但她一眼便能认出,这是她的老同学刘守玟。
经过追踪,可以确认,刘守玟来自湖南常德汉寿县新兴乡军刘村,出身于一个富庶的大户人家,提起刘守玟,村里的老人连连摇头:“当时刘家是有一个女孩子走了出去,再也没回来。”
王杏华老人说:“我们是同班同学,刘守玫是名大家闺秀,平时在班上不爱说话,成绩中等偏上,背着书包就上了战场。”
同班的黄莼老人也在王杏华老人的邀请下出面确证:“我们高中第一个学期,就有一门“护士训练课”,毕业那一年,碰上了卢沟桥事变,1938年,谢冰莹在长沙组织学生上前线,刘守玟就是其中一个。”
王杏华老人感慨道:“我们没人想到她会去,她太安静、太瘦弱了。”
新兴乡军刘村的刘氏族人获知此事后,强烈要求将刘守玟的遗骨迁回家乡,最终,刘守玟回到了故里,但位于长沙的革命烈士陵园里,依旧树立着一块丰碑。
黑白墓碑上,“抗日无名女英雄”七个朱砂红字并未因时间久远而黯淡,稻田中学(原长沙女中)校友会秘书长谭映天每年都会来这里扫墓,今年修剪松木,明年擦洗墓碑,有时一个人,有时带着三五个学生。
整整16年过去了,谭映天没有一年爽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