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是否真的如史书所载那般反复无常、背信弃义?
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这位三国时期的传奇人物?
在动荡的乱世中,频繁改换阵营的并非只有吕布一人。
张辽、贾诩等名将谋士,也都经历过多次易主。
吕布的选择,实际上反映了他在乱世中寻求自身定位的艰难过程,以及其政治抱负与现实处境之间的矛盾。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评价吕布诛杀董卓这一举动的历史意义呢?
通过对吕布和董卓关系的分析,人们应当对吕布的“反复无常”有新的认识。
从表面看,吕布先杀丁原,后诛董卓,确实给人以反复无常的印象。
但这种反复无常,绝非吕布的天性,它既反映了吕布的政治追求和对自己社会位置的曲折选择,也有着复杂的社会和政治斗争的背景。
吕布所生活的年代,天下分崩,群雄四起,战事不断,社会动荡。
原有的秩序被打乱了,新的秩序正在重组,在这种重组中,人们都在寻求自己的位置。
由于人们的社会理想、政治眼光、个人修养不同,寻求自己位置的方法和道路也各异。
像诸葛亮那样怀宁静之心以求致远,蓄志待时以求明主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急于找到施展自己才干的舞台。
在这种情况下,频频改换投靠对象的人绝非吕布一个。
例如曹操的名将张辽,先为丁原部将,后又进京依何进,何进被杀后又以兵属董卓。
董卓死后又归吕布。吕布为李傕所败,又从吕布东奔徐州。
曹操破吕布,张辽将其众降。
又如曹操的谋士贾诩,先在董卓部下任讨虏校尉,又在董卓女婿牛辅军中任职,董卓败后,又为李傕、郭汜谋士。
不久又离开李傕投段煨。
由于不为段煨重用,又离段煨投靠南阳张绣。
他先劝张绣与刘表连和,不久又劝张绣投靠曹操。
另一方面,有实力的集团领袖又如饥似渴地招纳人才,这也为人才选择投靠对象提供了外部诱因。应当承认,吕布是个人才,按当时的标准,也可以称得上英雄。
史载他“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
当时人有这样的说法:“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吕布也自恃其才而心怀平定天下之志。
他给韩暹、杨奉的信中说:“布有杀董卓之功,与二将军俱为功臣,可因今共击破术,建功于天下,此时不可失也。”
当他被曹操逮捕后又说:“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
吕布在当时无论是武艺还是知名度,都非张辽、贾诩之辈可比。
因此,吕布在当时成为一些人争取的对象。陈宫对张邈说:“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兖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
这番话正反映出吕布之才及为当时所争用的现实。
吕布择主与张辽、贾诩等人本无本质区别,而且前者对投靠对象的离弃要少于后者。
然而却偏偏是吕布落下了反复无常的名声。
这可能是由于张辽等人对前主只是简单的离弃,而吕布对前主则是弃而杀之。
吕布并非天性好杀,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他只是一个有虓虎之勇的武将,并非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而社会的政治需要及其本身的才能,又偏偏不断地把他推向政治斗争旋涡的中心,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弃旧图新的选择只能通过弃而杀之来实现。
这才是问题的实质。
吕布诛杀董卓,在历史上是一件有积极意义的事情。
其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为国为民除了一大害。
陈寿说:“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
从中平六年(189年)九月废少立献至初平三年(192年)四月被吕布所杀,董卓当政两年零八个月。
在这短短的两年零八月中,董卓的暴虐残忍确实是前所未有。
现将董卓的暴政概括如下:实行恐怖政治。
董卓进入洛阳后,整个城内毫无秩序可言。当时洛中贵戚室第相望,家家殷积。
董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
又奸乱公主,妻略宫人,虐刑滥罚,睚眦必死,朝中百官人人自危。
皇甫规的遗孀貌美,董卓逼娶之,皇甫氏不从,被董卓绑在车上活活打死。
为了威慑朝臣,董卓在郿坞宴请公卿,席间将数百名诱降来的北地反者当众杀害,手段极其残酷:“先断其舌,次斩手足,次凿其眼目,以镬煮之。未及得死,偃转柸案间。”
他听说天象有变,将有大臣被杀,便诬蔑卫尉张温与袁术交通,遂杀之于市,以塞天变。
对于反对派,他更是大行杀戮。
袁绍在冀州起兵后,董卓大杀其在京城的亲属,“尺口以上男女五十余人,皆下狱死”。
时长沙太守孙坚也参加了反董联盟,董卓在抓住孙坚的颍川太守李旻后,将其活活煮死。
凡是活捉的联军士卒,皆以布缠裹,倒立于地,热膏灌杀之。
涂炭百姓生灵。
董卓统治下的百姓也备受其残暴之苦。史载他“尝遣军至阳城,时人会于社下,悉令就斩之,驾其车重,载其妇女,以头系车辕,歌呼而还”。
为避关东反董联军的锋芒,董卓驱徙京师百姓悉西入关,临行焚洛阳宫庙及人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
徙往长安的数百万人口遭董卓的“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
当时人蔡文姬在《悲愤诗》中写道: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戮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机微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戹祸。
蔡文姬此诗,没有艺术夸张和虚构,没有臆造和想象,是一首反映当时真实情况的史诗。
搜刮民脂民膏。
董卓在位期间大肆铸钱,为了筹集铸钱所需铜,他除了凿坏五铢钱外,还把洛阳及长安铜人、钟虡、飞廉、铜马等铜物镕掉。
由于货币增加,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谷石数万。
董卓用这种办法拼命搜刮百姓财物。
据史籍记载,董卓于郿县筑坞堡,内存粮谷够三十年之用,藏有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锦绮缋縠纨素奇玩积如丘山。
综上所述,董卓确实是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独夫民贼。
所以,当吕布杀死董卓后,“士卒皆称万岁,百姓歌舞于道。长安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市酒肉相庆者,填满街肆”。
人们把他的尸体弃于街市,将他肚子内的脂肪点燃,又将他的骨灰扬洒在路上。
这充分表明,吕布诛杀董卓终止了他的暴虐,是大快人心、大得人心的。
第二,避免了一场讨伐董卓的战争。
董卓废少立献后,山东各路豪强结成反董联盟,当时袁绍屯河内,张邈、刘岱、桥瑁、袁遗屯酸枣,袁术屯南阳,孔伷屯颍川,韩馥在邺。
“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
唯独曹操率兵西进,准备占据成皋,作为进攻董卓的前沿阵地。
在荥阳汴水,与董卓军发生战斗,曹操士卒死伤甚多,自己也为流矢所中,所乘马受伤,多亏从弟曹洪以马相让,曹操才得脱身。
此后,曹操又到酸枣,动员张邈等人出兵攻打董卓,而张邈等人屯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接受曹操的意见。
曹操之所以主张立即出兵,是因为他担心“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
曹操是积极讨伐董卓的,但他当时的力量太弱,需要有一个积蓄力量的过程。
由于各路豪强的迁延蹉跎,曹操所担心的局面正在形成,讨董战争正在朝着日益持久的方向发展。
等到曹操的力量坐大,曹操所担心的局面恐怕早已大势铸成。
这意味着讨董战争将是一场长期严酷的恶战,中原还要遭受不知何时才能结束的战乱,更多无辜的生命还将继续死亡。
而吕布凭一人之力,使得一场讨董战争画上了句号,历史的发展少了一个曲折,这无论如何是值得肯定的。
结语
吕布诛杀董卓,不仅为国为民除去了一个暴虐的独夫,更避免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讨董战争。
这一行动终结了董卓的暴政,使百姓免受更多战乱之苦,无疑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这提醒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应简单地以成王败寇的标准论英雄,而应该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全面考察其行为动机和客观影响。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对历史有更深入、更公正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