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德华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从农村来城市生活了快20年,老家的人却仍旧看不起她呢?

剧评小短腿 2024-09-14 16:48:01

今天咱们聊聊《父母爱情》里的江德华。

这姐们儿从农村来到城里,跟着当官的哥哥生活了快20年,本以为能过上人上人的日子,没想到老家亲戚来了还是一如既往地瞧不起她。

这是咋回事啊?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其中的门道。

德华的城里梦:从农村到大城市的蜕变之路

德华这个角色可以说是很多农村女性的缩影了。从小在农村长大,嫁人后丈夫参军就再也没回来。婆婆还给她扣上了个"克夫"的帽子,整天被人指指点点的。好在她哥哥江德福当上了大官,把她接到了城里。

从此,德华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不用再面对婆婆的白眼,也不用忍受乡邻的闲言碎语。在城里,她有了更体面的身份——"司令的妹妹"。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城里人vs乡下人:德华的尴尬处境

德华来到城里后,虽然生活环境改善了,但骨子里还是个地道的农村姑娘。她说话做事还是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这在城里人眼中可不太"高级"。

比如说,德华最开始来到江家时,那可真是让安杰头疼坏了。吃饭吧唧嘴、上床不洗脚,这些在农村再正常不过的习惯,在城里可就成了"野蛮人"的标志。

虽然在安杰的熏陶下,德华慢慢改掉了这些毛病,但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还是停留在农村阶段。这就导致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在城里人眼中,她是个"乡下人";在乡下人眼中,她又成了"假洋鬼子"。

老乡眼中的德华:还是那个"克夫寡妇"

说到底,德华在老乡眼中的形象还是没有太大改变。为啥呢?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刻板印象难以改变:在农村,一旦给一个人贴上标签,那可就是一辈子的事儿。德华早年被说成"克夫寡妇",这个印象在老乡心里根深蒂固,哪是说改就能改的?

2.地位认知的偏差:在老乡眼里,德华不过是给哥哥家带孩子、做家务的。这不就是个保姆吗?哪里像个有地位的人?

3.嫉妒心理作祟:德华能来城里过好日子,而他们还在农村受苦,这种落差难免会引发嫉妒。"看不起"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关键对白:揭示内心真实想法

来看看剧中的几段对白,你就明白老乡是咋想的了:

老乡:江德花,你别进城吃了几天干饭,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克夫的寡妇扫帚星。

这段话直接戳到了德华的痛处。老乡还是用"江德花"这个名字称呼她,说明在他们眼中,德华根本没有什么变化。

德华:你还想上俺嫂子的床,你也不照着镜子看看你配吗?

德华这句话虽然是在维护安杰,但不经意间也暴露了她内心的自卑。她把自己和老乡划分开来,似乎在说:"我现在是城里人了,你们这些乡下人怎么配?"

城乡差距:不只是地理上的距离

德华的遭遇其实反映了一个更大的社会问题——城乡差距。这不仅仅是经济条件上的差距,更是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鸿沟。

城里人和乡下人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隔阂,这种隔阂不是靠换个地方生活就能轻易消除的。德华虽然在城里待了快20年,但她始终处于一个尴尬的中间地带:既融入不了城市生活,又无法回归农村。

德华的悲哀:身份认同的迷失

德华的悲哀在于,她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身份定位。在城里,她是江德福的妹妹、安杰的小姑子;在农村,她是"克夫寡妇"。但这些都不是她真正的身份。

德华一直在努力适应城市生活,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找到自我。她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左右着她的行为和思想。这才是她被老乡看不起的根本原因。

给德华的建议:做回真实的自己

如果小谦是德华的朋友,我会这么跟她说:

1.别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你都不需要去迎合他们。

2.发掘自己的长处:你有什么特长?做饭?带孩子?把这些变成你的优势。

3.学习新知识:多读书、多学习,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

4.保持自信:你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需要活在别人的阴影下。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