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合肥日报(张正朋 摄)
3月18日下午,合肥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会上宣布了安徽省委的决定:张红文同志任合肥市委委员、常委、书记;虞爱华同志不再担任合肥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张红文生于1975年4月,陕西澄城人,长期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工作。2020年9月,他“由企转政”,任安徽省副省长,分管科技、工信、金融、数据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于第二年进入安徽省委领导班子。
此番履新合肥市委书记,是张红文首次主政一方。即将年满49岁的他,也是目前全国省会城市“一把手”中仅有的两位“75后”之一,另一位是兰州市委书记张晓强(注:1975年11月生)。
作为近十年长三角增长最快的万亿城市,“科里科气”的合肥近年发展风头正劲。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下,安徽将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作为旗帜性抓手,合肥在全省科技创新空间布局中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接下来,张红文将如何带领这座城市继续奔跑?
图片来源:合肥日报(孙新力 摄)
由企转政“1975年生”“工学博士”“导弹与运载火箭设计专业”,是张红文履历中的亮点。
2020年9月29日接过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的任命书前,张红文一直在与航天工业打交道:17岁考入北航导弹与运载火箭设计专业,大学毕业后,他从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三院第三总体部三室设计员做起,开启了导弹研发之路。
后来,张红文继续进修,就读哈尔滨工程大学控制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就读北航飞行器设计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安徽省政府网站显示,入仕前,45岁的张红文已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以下简称“三院”)院长,出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副总经理。
按照官方介绍,“三院”是一家飞航技术研究院,既创造了我国武器装备发展历史上多项第一,又在空天装备、智能系统、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商业航天等重要产业方向有所建树。
2014年12月,时任“三院”副院长的张红文迎来了一次“高光时刻”,荣获“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与其同年获此荣誉的,还有袁隆平、李兰娟、王坚、曲道奎等。
图片来源:央视视频截图
当时的颁奖词介绍了张红文作为巡航导弹专家的“成就”:“他主持我国巡航导弹的发展战略研究和重大项目研发工作,技术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反舰巡航导弹跻身国际先进行列。2014年,他和团队在巡航导弹的突防技术方面又取得新突破。”
颁奖典礼上,张红文曾作过一场3分钟的演讲。他回顾了我国老一代反舰导弹的艰苦研发历程,从中提炼出“团结奋进、负重拼搏、科学求实、敢为一流的精神”,并称这种精神不断传承,“始终感召着我们这些年轻一代不断创新、不断前行”。同时他说,广大科技工作者也被激励着,“在科研攻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超越”。
2018年9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培训部中青一班以“领导干部与家国情怀”为主题举行秋季学期第一次跨支部学员论坛。时任“三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的张红文,与另外11位来自中青一班的学员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2020年9月,这位巡航导弹专家转任地方。2021年,张红文正式担任安徽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成为安徽最年轻的副省长。
如何“接棒”今年2月26日,安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召开,提出坚决扛起在国家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的使命。事实上,创新是近年来安徽一直在擦亮的金字招牌。当地以打造科技强省为目标,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相关动作频频。
图片来源:合肥日报(张大岗 摄)
来到安徽,“科技工作者”出身的张红文,分管了“对口”领域,主要负责科技、工业和信息化、金融、国防动员、数据资源管理、军民融合方面工作。近期的公开报道显示,张红文高频出席科技创新这类主题的会议、活动——
去年10月,张红文主持2023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开幕式;11月,聚变产业联盟启动大会暨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用户年会召开,张红文出席并致辞;11月底,安徽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皖北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研讨会在蚌埠召开,张红文主持会议并讲话;紧接着,张红文又到合肥,为安徽工业互联网“十大领军人物”颁奖。
来到2024年,张红文出席了全省人工智能产业推进会,也围绕科技金融、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有过新的指示。2月27日至28日,安徽党政代表团赴广东省考察交流,举行两省合作发展交流座谈会,张红文参加了相关活动。
从多个场合的讲话、致辞可以看到,发展技术的思路,张红文对于产业生态、应用场景的强调。
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张红文提到要系统梳理产业链条和发力方向,因地制宜完善产业布局;关于核聚变,张红文提到产业化是技术突破和商业应用的加速器,要坚持产业思维,一体推进“科技+工程+产业+应用”,前瞻开展产业研究。
今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全国各地新一轮发展必答题。城叔注意到,很多地方还处于“加快形成”阶段,2024年合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法已经来到了“提质扩量”层面。
作为我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合肥坚持“科创+产业”双向发力,“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产业已跑出“黑马”的速度。
最近,合肥支持创新的环境有了新的突破,获批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核心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以及“大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入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接棒合肥市委书记一职,这位与科技创新打了近三十年交道的“75后”,会如何续写一座特大城市的“黑马”故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每日经济新闻。访问yuanben.io查询 【PMC2O1UP】获取授权信息转载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