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时常会听人说,女孩子嫁人,最好不要嫁两个儿子的家庭,除非家庭条件很好,不然嫁进去肯定要受不少委屈。
为什么呢?
最主要的还是担心未来公婆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偏爱的那个不是自己所嫁的人。
不可否认,多子女家庭中,做父母的,的确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毕竟父母也是普通人,有多少能明白对待孩子们要“一碗水端平”?怎么做才算是一碗水端平?但,若是父母尽量顾及到每一个孩子,或者说只是对过得较差的那个多帮一些,并没有不管另一个孩子,这样的话,也并不是不可以理解。
最怕的是什么?
明明父母偏心某一个孩子,对某一个孩子投入、付出了很多,却始终认为自己对孩子们很公平,被偏爱的孩子怎么伤害他们、如何不孝顺,他们都不会埋怨一句,依然维护得不行,可被忽视的孩子哪怕说了一句他们觉得不中听的话,都会被指责“不孝顺”。
很多时候,父母的“偏心而不自知”,才最是伤人,也最是影响家庭的和睦。
02
今天的案例是一位男性读者大俊的分享,和那些“极少去抱怨父母,即便父母对他们再忽视,他们也甘之如饴,且上赶着尽孝心”的男人不同的是,这个男读者明白自己母亲的偏颇,能从不公的“待遇”中,正视自己的委屈和难过,没有一味地维护和顺从母亲。
大俊今年35岁,结婚五年,有一个四岁的女儿,原本他一家三口过得平静又幸福,但自从三天前,母亲出了院后,住到他家,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为什么呢?
大俊有一个小他三岁的弟弟,他母亲以前一直都在帮他弟弟照看孩子,可以说是一点也没帮过大俊。
也正因为此,对于大俊母亲的到来(他父亲在他女儿快两岁时因病离世),他妻子颇有怨言,觉得他母亲能出力、帮忙时都帮了他弟弟,结果身体不好了,他弟弟和弟媳害怕会是拖累,就把母亲赶到了他家,让他们照顾,真是不公平。
大俊也理解妻子,他们当初结婚时,他父母就只给了三万块钱,没房没车,还是他拿着自己的积蓄、再加上岳父母给的十三万块资助,才首付了现在住的这个房子。想着父母在钱上帮的少点,那肯定会多为他出点力的,谁知道,他有女儿后,想让母亲帮着照顾,结果,母亲只照顾了月子,之后扔下一句“帮你弟那么久了,突然不帮,他两口子该生气了!而且你弟俩儿子,比你压力大,你就一个闺女,你还是当大哥的,就让一下”,毫不犹豫地去了他弟弟那里。
因为这,大俊的妻子气得不行,她不愿让娘家人出着钱还再出力,于是辞了职在家照顾孩子,一直到今年过完元宵节,女儿上了幼儿园后,她才重新工作。本以为苦日子熬过去了,以后就顺顺当当的,哪曾想,还没过多久的轻松日子呢,大俊的母亲就来了家,且还有一种要长住、养老的意思。
对于母亲,大俊其实也是有点不满的,从小到大,母亲就一直偏爱他弟弟,什么事都会优先替他弟弟考虑,哪怕是他弟弟自私、不孝顺,母亲依旧觉得弟弟是最好的儿子。
就像这次,母亲在医院住了八天,弟弟前前后后加在一起就露了两次面,弟媳呢,是出现了一次,但是在母亲出院那天。她拎着两大包东西,说是把母亲所有的东西都整理了一下,要交给大俊,因为这几年,母亲住在她家里,全靠她和弟弟两口子照料,给大俊省了不少的心,如今也该大俊这个当哥的尽点孝、表现表现了。
弟媳这样做,母亲非但没有觉得不妥,反而还替她和弟弟开脱,说她两口子也不容易,带着俩孩子,工资也不多,没能力再顾及。
甚至在大俊说了弟弟一句“坏话”时,母亲还生气地责怪了他,说他还没开始给老娘尽孝,就已经有怨言了,真是在外面大城市呆久了,忘了本了;还说他这些年在外本事不知道学了多少,就知道光学着和自家兄弟计较了。
这还不是让大俊最无语的地方。
母亲来他家后,不但当着他妻子的面明确表示,“这是我儿子家,我老了,就得跟着我儿子过”,而且还时不时地挑剔他妻子:
说他妻子从见了面开始,就拉着脸,只喊了一声“妈”后再没有说别的话;嫌他妻子没有当老婆和儿媳的样子,只要在家,饭也不做、卫生也不打扫,更不伺候婆婆,不是把自己关在卧室,就是带着女儿下楼遛弯儿,就除了吃饭时会露个脸;指责他妻子没有眼力见儿,不懂得关心长辈,不知道替丈夫分担,婆婆病了那么久,竟然连管都不管、问都不问,全都是让自己的男人请假照顾。
“我这不来还不知道,你在家过得那么窝囊,都把媳妇惯成什么样了!还好没来你家帮着带孩子,要不然我得跟着受多大的委屈啊?你看你弟,你弟只要在家,他说啥,你弟媳就得听啥!你可得向你弟学学呀!别的不说,妈病了那么久,你媳妇都不请假照顾,全让你这个大男人忙来忙去!你说,这娶回家来是干啥!她是立了什么大功吗?还是比你能挣钱?我看,你在她面前,就差抬不起头了!你这个样子,以后我在你家咋能过得舒坦啊!”
母亲的态度,让大俊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他觉得,母亲到了他家,如果“低调”一点,或者是平和一些,那他还有点底气,至少可以在妻子面前说话硬气一些,可母亲如此理所应当,一点也不顾及他的处境和感受,真是让他心塞的不行。
他不明白,为什么都是做儿子的,都是一个爹妈所生,弟弟就那么被母亲关注,而他,似乎不管咋做,都不被母亲看见,难道就因为弟弟“大男子主义”、能管得住老婆吗?
“妈,有些话我真是不想说,但现在也不得不说!你突然来了我这,就好好养身体不就行了吗?管那么多干什么呢?只要我把你能伺候好,不就行了?你总说我弟咋样咋样,他就算再好,但在我这里就是不合格的:用到父母时,慌急慌忙地争、抢,生怕让我占了一点便宜;用不到你了,见你身体不好了,就让弟媳打包了你的东西,让你跟着我过,这样自私的人,他哪里是好儿子?你和爸给弟弟做了多少贡献,弟弟回馈了你们多少,我不清楚,难道你自己不知道吗?还让我和他学,我向他学啥?学习如何无情吗?
至于我妻子,您大儿媳,您没养过人家,也没帮过人家,和人家没情分,人家让您住在家里已经很不错了,您还挑啥呢?您小儿媳就对您很好吗?忘了您被小儿媳咋撵出来的了?
我是您儿子,照顾您、养您,的确是应该的,但也请您多少体谅一下我吧!我是家里的长子,是在大城市安了家,但我也有自己的难处和不易啊!”
没有想到大俊会说这些,母亲自然动了怒,她称大俊比他弟弟有心眼儿,一点不好的小事都记在心里,和自己的母亲都能算账算这么清,真是白读了那么多年的书!
“我说一句,你有一堆话回我,你就那么有理吗?我咋对不起你了,把你辛辛苦苦拉扯那么大,还亏欠了你是吧?你弟比你小,压力也比你大,我才想着多拉他一把,省得你们兄弟俩差距再变大了!哪个当父母的,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们都能过得好?我在你弟家七年多,还没见他嘟嘟囔囔说那么多,咋一来到你这里,你就一堆话等着我!这往后,我是不是得天天听你这么唠叨?你自己经营不好家,自己没有个贤内助,不能把怨气撒我身上啊!”
见母亲依旧固执,大俊也不愿再多说,他扔下一句“您在我家住一段时间可以,但养老不行!等您好了,就送您回老家,如果您现在就开始养老,那让您小儿子和我商量一下,看怎么安排了”,之后再也不理母亲,任凭母亲扯着嗓子骂他。
03
大俊说,他说到做到,等这周末,他母亲彻底好了,他就把母亲送回老家,到时趁机再去弟弟家一趟,说一下母亲养老的事。
“我是觉得,我妈这个人,思想和观念都已经定型了,你再怎么做她的工作,再怎么给她讲道理,再怎么埋怨她疼我弟比疼我多,她也听不进去的,到头来,只会让我自己生闷气而已!既如此,我就让她做她自己,她想疼谁、说谁好就随她,至于她的话,我不会一一照做。孝顺也是有度的,我只做自己该做的事、尽该尽的责任。”
其实,大俊说的有一点倒是没错,那就是:很多时候,偏心的父母是绝不会认为自己偏心的。
也就是“偏心而不自知”。
这个“不自知”有两个方面:一是真的不觉得自己偏心,觉得自己对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的,是有的孩子不知足,非得想要更多;
二是,心里也清楚自己偏心,但表面上装作不知道,就是执意要帮那个自己喜爱的孩子。
人,都是欺软怕硬的,做父母的,也不例外。
哪个孩子脾气好,哪个孩子好说话,别人可能不知道,但父母肯定是清清楚楚的,甚至他们更明白,哪一点是那个被忽视孩子的弱点,怎么做,能让被忽视的孩子原谅他们的伤害、并对他们毫无怨言地“孝顺”。
面对父母极度的偏心和不公怎么办?
不用去想着如何说服、甚至用行动去感化他们,因为一次两次三次,他们忽略了你,那么,即便是你做得再多,他们也只是会口头上夸你两句,绝不会在心里开始偏向你的。
作为子女,尽到最基本的孝心就好了,超出自己能力的、或者说有可能会让自己的小家变得不安宁的,狠下心来,能不做就不做。
父母既然能随心、做他们自己,那么,你也可以做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