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比合群更加重要的,是交换价值

萱萱谈情感 2024-05-17 03:27:02

商业鬼才史玉柱曾因巨人大厦资金链断裂题,危机爆发,一夜之间负债累累。

为了度过危机,他四处找人帮忙,希望有人可以带现金入股,帮他化解危机。

他原以为自己交际圈甚广,不至于筹不到钱。但他没料到,那些曾经簇拥在他周围的人,此时不是对他避而不见就是找借口推脱。

他钱没借到,闭门羹倒是吃了不少。

他的遭遇正应了作家马伯庸的一句话:“人性从来都是趋利避害的,可以背叛忠义仁德,但绝不会背叛利益。”

人到中年,才渐渐明白,任何关系都经不起推敲。比起合群,更加重要的是“价值交换”。

合群,未必会过得快乐

有人说,人的一生之中会遇到八百多万个人。

但实际上,真正和我们产生交集的人十分有限。即使有一些人会和我们产生联系,也未必会成为我们的朋友。

尤其是到了中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更加明显。

有的人嘴上对你说着嘘寒问暖的话语,心里却可能是腹诽鄙夷。

他们脸上的笑容比阳光都灿烂,也保不齐会在背地里咒骂你。

你推杯换盏的次数再多,也换不来推心置腹。

觥筹交错时气氛再热烈,也终究要一个人面对曲终人散,杯盘狼藉。

你的无助不会因合群而减少,你的孤独感也不会因不合群而增多。

形只影单,不等于难过。

人声鼎沸,也不等于快乐。

你不必强行融于人海,不合群就不合群好了。

如果你实在为自己的不合群感到困扰,不妨读读这句话:

“大家都是世上一粒尘埃,碰触过的更多,附着一起的很少。看清自己心里留了几个人就好。”

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

演员沙溢曾在一档节目中讲过一件事,他说,有一天晚上他翻看手机,发现除了他儿子给他发的信息外,没有其他人给他发信息。

他以前总以为自己很重要,但那时候才发现,其实,每个人在别人心中都没那么重要。

或许,到了一定的年纪,人都会发现,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

曾经可以和你彻夜闲聊的朋友,如今半年不联系一次。

你有满腹的心思,翻遍了整个通讯录,却找不到人可说。

你想要倾诉,才发现对面的,早已经不是可以倾诉之人。

梁永安教授说:“自由的生活,必然从孤独开始。”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从学会与孤独和解开始。

梭罗享受他自己的孤独,才写出了《瓦尔登湖》。

第欧根尼白天提灯笼上街,想要找一个真正的人。因为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人,大家脑子里一塌糊涂,根本看不见这个世界。

孤独,并不可怕。不肯接受孤独,不能享受孤独才可怕。

自己,才是人生的贵人

古代的时候,有位翟公,他曾当过廷尉。他在位时,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他的家门口就像市场一样热闹。

后来,翟公被罢了官,就再也没有宾客上门了。他的家门前过于冷清,以至于麻雀经常到这里来觅食。

宦海多变,没过多久,翟公官复原职。又有许多人前来拜会他。

看透了世情冷暖的翟公感慨万千,他提笔在门上写道:“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经历的事多了,见过的人多了,你就会明白:人,本就是趋利避害的。一切关系的本质,其实都是交换。

诚如作家寇士奇所言“永远不要盲目相信一段关系,因为不存在凭空的感情。那些走得长远的人,要不互相引领,要不互相温暖,要不互为臂膀,都是有前提的。”

身在高位,别人看重的不是你,而是你的位置。

家财万贯,别人看重的是你手中的资源,不是你。

但是,人,永远不要怕被人利用。

能被人利用的地方,有时候就是你的价值、你的天赋所在。

对于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成为自己的依仗,不对他人存在太高的期待。

成为自己的贵人,不断开发、精进自己。

变成一个对别人有利的人,其实也是成全自己的一种方式。

归根到底,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程。

感谢他人的陪伴,也别忘了享受自己的孤独。

感恩他人为你提供的价值,也莫忘了自我发掘,为他人提供价值。



0 阅读:19

萱萱谈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