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的韩系电池厂商

电池宛 2024-07-10 22:15:58

  曾经非常强势的韩国电池厂商,如今被中国电池企业打得节节败退。

  7月3日,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韩系动力电池全球市场装车量占有率为22.3%,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而仅TOP10中的六家中国企业总市场份额就高达64.5%,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韩企与中企之间的市占率差距进一步扩大至42.2%。

  同期,全球各类电动汽车电池装机总量为285.4 GWh。其中,宁德时代装机量达到107 GWh,以37.5%的市占率稳居榜首。比亚迪装机量为44.9GWh,市占率以15.7%排在第二。LG新能源的装机量35.9GWh,市占率以12.6%排名第三。SK on装机量为13.9GWh,市占率以4.9%位列第四。三星SDI装机量为13.7GWh,市占率以4.8%位居第五。

  “今年受电动汽车需求放缓影响,一直持续增长的韩国动力电池产业亮起了红灯。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上韩国电池的份额在减少,无法抗衡来自中国企业的电池产品。”韩国媒体如此评论指出。随着全球整车企业采用电池的战略,从原来的以性能为中心转变为以价格为中心,韩国企业的竞争力正在减弱。

01

利润下滑,起火,停产

  与电池市占率下滑相映照的,是韩系三巨头业绩的大幅下滑甚至亏损。LG新能源公布的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其营业利润仅为1573亿韩元(约合8.29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大跌75.2%。实际上,如果不是依靠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1889亿韩元(约合9.95亿元人民币)税收减免,其实际业绩状况已滑入亏损的泥沼,亏损额达316亿韩元(约合1.66亿元人民币)。

  三星SDI第一季度营业利润预估仅为2442亿韩元(约合12.8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锐减34.9%。而SK On今年一季度的亏损预期约2000亿韩元(约合10.54亿元人民币)。反观中国企业,宁德时代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5.1亿元人民币,比亚迪一季度净利润为45.69亿元。

  另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韩国2024年上半年二次电池出口额遭遇重挫,同比下降 21.2%,总额仅为 39.7亿美元(约合288.67亿元人民币)。而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数据,今年1-5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为221.33亿美元(约合1609.33亿元人民币)。

  对于韩国电池企业的不佳表现,韩国媒体将其归因于受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需求缓滞的影响,以及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中国电池企业具备超强的价格竞争力。目前具备成本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由中国企业掌握主导权。此外,中国企业还应用了CTP技术,能量密度提升至三元电池的85%。“这克服了磷酸铁锂电池性能短板”。

  实际上,不仅是磷酸铁锂电池,中国企业相对韩国企业主力产品三元电池领域的价格竞争力也很强。比如,宁德时代的三元系电池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正在迅速扩大。“在三元系电池领域,中国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低廉,而技术上也不落后。”韩媒称。

  屋漏偏逢连夜雨。近期,韩国电池企业麻烦不断。据报道,6月24日韩国京畿道华城市一电池工厂发生火灾。6月28日,LG新能源表示,该公司将暂停建设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储能系统(ESS)电池生产线,而在两个月前,该产线刚刚开始开工建设。

  今年4月,LG新能源宣布,其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电池厂已开始建设,预计将于2026年投产。该工厂总投资达7.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8.72亿元),总产能规划53GWh,包括36GWh用于电动汽车的46系列圆柱形电池和17GWh用于储能系统的磷酸铁锂软包电池。不知该工厂停建,是否与安全隐患问题有关。

02

关键材料被“卡脖子”

  除了市场不断被中国企业蚕食,在原材料领域,韩国电池企业也严重依赖中国电池材料供应链。目前,韩国制造正极材料所需的镍、钴、锰等金属原料化合物及前驱物质,大部分来自中国。负极材料方面则更甚,人造与天然石墨93.7%的产品进口自中国。

  中国是全球负极材料的绝对霸主。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量为176.21万吨,同比增速为20%,其中中国负极材料产量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7.3%。出货量方面,全球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167.95万吨,其中中国占比高达95%。

  “全球球形石墨100%,合成石墨69%的生产和精炼,皆由中国主导,其他国家在短期内根本无法找到替代方案。”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韩国企业重建一个不依赖中国的石墨供应链,至少需要3-4年,且远不能满足市场的庞大需求。今年年初,中国政府批准向韩国主要电池行业厂商出口球形石墨材料和石墨负极材料成品。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约九成的石墨也是从中国进口。

0 阅读:0

电池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