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厥文是从一个爱国工商业者成长为一个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工商界杰出代表的一生,他通过亲身经历认识到,中国的富国强民之路只有社会主义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领路人。
胡厥文
胡厥文1895年10月7日出生在上海市嘉定县的一个开明绅士之家。1913年他考入北京工业专门学校 [,在北京学习的日子里,正值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横行时期。袁世凯为了要称帝,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利诱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卖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一切更坚定了胡厥文走实业救国之路的信念:只有办实业,发展工业,生产各种用品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制造飞机大炮武装军队,才能富国强兵,把帝国主义赶出去,才能使中国扬眉吐气。
胡厥文1918年大学毕业后,经人介绍进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工厂——汉阳铁工厂,从学徒工做起,开始了“实业救国”道路的摸索。
1922年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工厂——新民机器厂,主要业务是生产纱厂机器零件和承接纱厂机器的维修,后又转向胡厥文生产彩色油墨机,开始闯出一条设计和制造机器的新路。在办企业的过程中,胡厥文先后建起四家工厂,摸索了一条机器工业与日用品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机器制造工业武装日用品工业,以日用品工业开拓市场,发展生产。
1927年上海机器制造业同业集会,成立了上海商民协会机器同业公会,胡厥文被推选为同业公会主任委员。在主持同业公会的十年间,胡厥文以公正无私的精神为大家服务,从自己工厂的活动范围,进入到上海工商界的更广阔的天地,继续“实业救国”的探索。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大举进攻,惊醒了胡厥文“实业救国”之梦,他开始投身到民族解放的运动中去。1932年淞沪战争爆发,胡厥文团结上海工商界同仁,赶制一批批手榴弹、地雷、穿甲弹,送往前线,给十九路军以坚强的支持。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胡厥文作为上海机器五金业企业家的代表之一,前往南京请愿,向国民政府表示:“本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旨,决定把工厂立刻迁到后方去,积极生产,支援抗战。”
在胡厥文与其他爱国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把包括机械、造船、纺织、炼钢、化工等行业的146家工厂,1.48万吨物资和2500多名技术人员和工人迁到了重庆大后方。
上海民营工厂内迁不仅规模大,而且数量多,技术水平高。内迁的60多家机器厂被人们誉为抗战时期后方机器工厂的中坚力量。除了机器制造业外,还有不少其他民营厂在当时也是全国第一流的,这些厂构成了大后方民族工业的主力军。
抗战胜利后,在中华民族面临人民民主力量同专制独裁势力进行决战的严峻关头,胡厥文认识到,中国目前最急需的不是实业,而是和平和民主。有了和平和民主,才能建立富强的国家,便毅然加入到民主运动的洪流中,也正是这时候,胡厥文有机会接触了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等中共领导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945 年为了争取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胡厥文和黄炎培等人发起组织了工商业界自己的政治团体——民主建国会,团结爱国工商业家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配合中国共产党为建立和平、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而斗争。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与工商界最早公开接触的时间是6月2日,在外滩中国银行四楼召开的这个座谈会从下午两点一直开到晚上7点半,市长陈毅、副市长潘汉年、曾山等人都参加了会议,多达300名的上海工商界资本家如盛丕华、王志莘、荣毅仁等人受邀出席。在会上,胡厥文代表工商界人士表示:“上海工商界过去受到不正确宣传的蒙蔽,对共产党确实抱有相当疑惧,自从《商报》刊载中共各项工商政策以后,始获了解,于是一变过去疑惧心理,满怀希望,必定真诚拥护人民政府,随时随地作本位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胡厥文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投入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他热情地组织工商界同仁学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宣传《共同纲领》,鼓励同业爱国守法、努力发展生产。胡厥文参与了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的筹备工作,领导上海工商界加强团结,恢复与发展生产,改造旧的同业公会,组织政治学习,参加三大革命斗争,并在1952年2月当选为上海市工商联副主任委员,5月被推选为上海机器工业同业公会主任委员。
胡厥文、陈云、荣毅仁在交谈
从50年代,胡厥文在民建和工商联中倡导并提出“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工商界积极配合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起到了良好的引导鼓动作用,也反映了爱国工商界人士的共同心愿。
胡厥文与周总理交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胡厥文开始思考如何调动民建、工商联成员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积极性,为“四化”建设服务。
1979年胡厥文与胡子昂、荣毅仁、古耕虞、周叔弢一起被邀到邓小平同志家中做客,听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对外开放、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等问题的重要讲话,受到很大鼓舞,积极在工商界中广泛宣传,动员两会成员在参政议政和经济建设的许多方面,迅速开拓新的局面。
“五老火锅宴”
胡厥文领导中国民主建国会与全国工商联密切配合,提出“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为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献计献策,做出了积极贡献。
胡厥文题字中国民主建国会
在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中,胡厥文认为应当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1982年和1983年,他分别对中共的统战工作和整党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评价。
1986年,针对“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和统战工作的新情况,胡厥文与全国工商联主席胡子昂联名提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的意见》,强调坚持和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
党和国家也给这位诤友很高的荣誉,胡厥文曾任政协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副市长,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一、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常务理事、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主席、名誉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一、二、三、四届常务委员。
1989年4月16日胡厥文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胡厥文一生光明磊落、作风正派,是非爱憎泾渭分明,处事注重大事大节,他待人宽、对己严,善于团结同志。胡厥文有知人之明,又有用人之量,对同志披肝沥胆、关怀备至,他又是书法家和诗人,他的书法高古、洒脱,他的诗词豪放、热情,这也是他正直、豪爽性格的体现。
胡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