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中国文字可否称“汉字”,兼说许慎是“汉文字学”之奠基者

作家老沈的文笔 2024-10-23 10:38:40

有人在网上说,“汉字”这个说法很有问题,“汉代”“汉朝”两千年前才有,可是同源文字,比如甲骨文金文早就有了。

这个说法似乎有道理,然而却多少有些“吹毛求疵”了。

举个例子,“汉族”目前占中国总人口的91%还多。这一“族”显然不是“汉代”“汉朝”突然形成或才“入驻”中国的,那干嘛叫“汉族”。

“汉代”“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延续时间较长,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且政治、经济、文化、风俗都十分成熟完善,对周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朝代。

所以,此一时期、此一地域的主要民族,被称为“汉人”“汉族”;他们说的话,被称为“汉话”“汉语”;记录这种语言的文字,也就被叫做“汉文”“汉字”。

其实,就这么简单。

汉朝的人,绝不认为自己的历史是从这一朝代才开始的,而认为盘古开天地,女娲造男女,三皇五帝到其时。

他们,不仅不割断历史,反而为享有久远的文明传承而自豪——典型证明就是“汉学”,其中文字训诂是重头——汉学之文字之学,亦是“汉文”“汉字”成名的重要因素。

《中国大百科全书》有“汉字”条目。其云——

“汉字,中国汉族人民自古以来一直用以记录汉语、交流思想的工具。”

又——

“汉字历史悠久,……汉字开始产生的时间,还难以确切断定。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商代的文字已很发达,最初产生文字的时代必然远在商代以前,……很明显汉字是从图画发展而来的。由图画而变为笔画简单的文字,再有笔画简单的文字进一步创制大量的新的文字。”

《中国大百科全书》还有“汉字学”条目。其云——

“‘汉字学’的名称是现代才有的,古人称之为“小学”,近代又称为‘文字学’、‘中国文字学’、‘汉语文字学’”。

又——

“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就有教授童蒙识字的教科书。……秦统一六国后,实行统一文字。在《史籀篇》的基础上,对籀文进行改造,努力使偏旁划一,笔画简省,字形整齐方正,形成了小篆。这次对文字的整理,在汉字发展史上有重大影响。到了汉代,汉字形体由小篆变成了隶书,使汉字进一步朝着符号化方向过度。”

汉代,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几部汉语言文字的重要专著皆问世于此时。

《尔雅》,是中国第一部解释“词义”的词典。

扬雄的《方言》,则针对“广土巨族”的中华特点,解释不同地域方言与记录方言字词之关系。

最重要的著作,是此时许慎按照刘安、刘歆父子的“六书”理论,着重从汉字造字方法角度,解析小篆和籀书等先秦文字形音义的《说文解字》。

《说文》十四篇,另有《叙》一卷,全书收9353字,重文1163字,并创540部首——“始一终亥”,“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分别部居,不相杂厕”。

《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字典,也被国外学者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

《说文》的古文献重大意义,以及其在文字学上的创造性,极大影响了后世历代中国学者。

晋代吕忱著《字林》七卷,仿照《说文》体例,解说隶书文字。

南朝梁顾野王著《玉篇》三十卷,亦以“部首”分篇,是第一部专门解释楷书的字书。

魏晋南北朝,除楷书外,行书、草书发展迅猛,致使字体书写日趋混乱。唐平定统一后,文字学的重要任务,是“勘正字体”,这也成为唐代文化的重要内容与特征。

唐末五代,被称为“大徐”“小徐”的徐铉、徐锴兄弟二人,深入研究《说文》,分别著有《说文解字系传》和《说文解字校订》,对《说文》的传世,继续扩大了影响。

宋代,文字学界除了继承既往《说文》研究传统外,在金石文字研究方面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先河。

明代,梅膺祚著《字汇》,首将许慎的540个“部首”,归并为214个,并创造了同部首中按笔画多少检字之方法。

清代,是汉字学大发展时期。此时,研究《说文》的学者达百家以上,成就卓著者多逾十几家。最著名的,被称为“《说文》四大家”——即,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

近代以来,尤其在甲骨文被发现之后,加之金文研究的深入,汉文字学呈现了崭新面貌——得以重新审视汉字的起源及演变,可以进一步考证《说文》的得失与对错。此一时期的汉文字学,对汉字甲乙进一步整理、促其更规范化,使之更好地记录汉语和为社会服务,成为重要任务。

如前述及,汉字,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同源文字”。

汉字发展至今,始终“恪守”方块字形,连续延绵,从未中断,没有走纯粹的以拼音符号来记录语言的道路,而坚持了形音义紧密结合的方向。

以上特点,既使汉字独立于世界文字之林,又为汉文字研究有史可依、有迹可循;为探讨汉字结构形体演化,字音古今变迁,字义原本及其引申等等,提供了足够充分的条件。

可以确定的是,汉字是一种音节文字,一个字代表语言中的一个音节。同时,一个汉字基本就是一个词,每个字都有一定的音义。而且,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开始,就呈现出结构规律和完整的系统性。这些特点,致使尽管汉语方言纷纭反复,然而用汉字记录下来,东西南北各地的人群皆能看懂。

即便商周文字和秦汉文字亦是如此。

这是其他民族的文字都不具备的优势,由此也成为我们这个自古以来“广土巨族”的中华文明,具有更强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

0 阅读:0

作家老沈的文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