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作画技法中侧锋用笔的特点在于一面光,一面成锯齿形。他写雁荡山、武夷山景色时,多用此笔法。
他的侧锋技法,以表现出山石的质感和立体感。这种技法使画面中的线条更加生动、自然,富有变化,同时也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节奏感。黄宾虹的侧锋用笔,不仅是一种技法的运用,更是他对自然的感悟和表达。他通过侧锋的运用,将自己对山水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使作品具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雁荡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奇峰、怪石、飞瀑、流泉等自然景观而闻名。黄宾虹的雁荡山作品,多以写生为基础,描绘了雁荡山的壮丽景色。他的作品中,山峰峻峭,云雾缭绕,树木葱茏,水流湍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黄宾虹以其独特的艺术眼光和精湛的技艺,将雁荡的奇峻和秀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侧锋的运用,他巧妙地勾勒出山峰的轮廓,使其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画笔一面光的部分,流畅地描绘出山体的线条,展现出大自然的柔美与和谐;而锯齿形的一面则增添了画面的质感和力量感,使山峰更加雄伟壮观。
雁荡山水册页取材于黄宾虹浙南写生旧稿,作于七十七岁羁留北京期间。册页共十二页,每页均有所本,又是与实景不同的高度抽象。从中可见黄宾虹独到的审美精神与笔墨特点。在他的笔下,雁荡的景色仿佛活了过来。观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
武夷山也是中国著名的山水胜地,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而著称。黄宾虹的武夷山作品,同样以写生为基础,描绘了武夷山的奇峰异石、峡谷溪流、森林植被等自然景观。作品线条流畅,墨色浓郁,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作品《武夷胜景》笔细而不纤,在密不容针的体貌下而不腻。知白守黑、虚实相生的章法,反映了出晚期黄宾虹虽自80岁后转向浓黑深沉。
在笔墨技法上,黄宾虹在画中运用了各种笔墨技法,如擦、点、擢、皴等,使画面富有变化。他的用笔自由灵动,墨色丰富,能够表现出山水的质感和神韵。
在气韵生动中,他注重气韵的表现,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生动的气息和神韵。画面中的山水仿佛具有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在虚实相生中,他善于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使画面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他通过巧妙地处理画面中的虚实关系,营造出一种深远、空灵的意境。
作品《武夷高峰》描绘的是武夷第一高峰——三仰峰与九曲溪交汇处的自然景观。取峡江行舟式构图,布局在黄宾虹画作中较为少见。据画风判断,应是其八十余岁前半段所作,淡墨、花青、汁绿轻涂的山体,风格颇为清新,但波折的线条、山体的留白则显露出典型“黑宾虹”的面貌特征。画中舟行峡江,左右危崖壁立,中间留白,水天共一色,更突显山峰“从舟中望若天际”之势。
作品《武夷山水》画面巨峰拔地而起,山溪流淌,草木葱笼。沿山路曲折而下,山间有庄园,清溪于山脚汇成平湖,一小舟载客获物徐徐而来,有探望之意。画面在意境深邃中,蕴含着他对自然、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让观者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一种宁静、超脱的氛围,同时也能够引发自己的思考。
总而言之,黄宾虹的作画技法和艺术风格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图文供稿/虹•艺术空间
文/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