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抗战期间各预备师概况及历任师长

知行说军事 2024-03-30 04:43:25

抗战全面爆发后,为弥补基层军官和士兵的巨大损失,国军以地方保安部队招募新兵或补充兵训练处加师管区新兵等方式,组建过若干预备师。

这些预备师往往意识薄弱,素质较差,一般要抽调现役军官先进行训练。

经过训练后,预备师的结局也各不相同,有的编为正规师直接参战,有的撤销编制补充进其他部队,也有的一直存在至抗战胜利。

预备第1师

1937年9月21日在陕西三原成立,由原陕西保安团扩编而成,下辖第1、第2、第3、第4团。1938年2月12日裁撤,所部分别补充进第36师、第88师。

历任师长:

龙慕韩,1898年生于安徽怀宁,黄埔一期生,担任第88师师长参加兰封会战后因指挥不利于1938年6月17日被枪决。

1939年3月3日在陕西西安再次成立,由原预备第14师改称,下辖第1、第2、第3团和补充团,此后长期戍守陕西,1945年7月1日改编为第22师,抗战胜利后开赴北平受降。

历任师长:

谢辅三,1904年生于安徽合肥,黄埔潮州分校一期生,抗战期间担任过第16军副军长、暂编第4军军长、第27军军长,1949年辞去军职移居香港。

冯龙,1909年生于湖北武汉,中央军校一期生,1949年12月在川西投诚,1950年潜逃至台湾。

预备第2师

1937年9月21日在贵州贵阳成立,由原贵州保安团扩编而成,下辖第5、第6、第7、第8团(后改称第4、第5、第6团和补充团)。1938年6月参加武汉会战,此后长期戍守云贵川。1943年1月参加滇西反攻,期间第5团团长李颐阵亡,抗战胜利时驻防云南。

历任师长:

冯剑飞,1899年生于贵州盘州,黄埔一期生,抗战期间担任过贵阳警备副司令、贵州保安处处长,1949年在昆明投诚,1951年镇反期间被处决,1986年恢复名誉。

陈明仁,1903年生于湖南醴陵,黄埔一期生,抗战名将,曾率部在九江、昆仑关、滇缅等地与日军血战。1949年在长沙起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顾葆裕,1906年生于上海松江,黄埔四期生,他治下的预备2师先后隶属第11集团军和第20集团军,一直作为总预备队使用,1949年去往台湾。

杨宝谷,1907年生于湖北仙桃,黄埔四期生,1949年去往台湾。

预备第3师

1937年9月21日在江苏淮安成立,由原安徽保安团和江苏保安团各一部扩编而成,下辖第9、第10、第11、第12团,1938年3月15日改编为第52师,参加过武汉会战。

历任师长:

冷欣,1900年生于江苏兴化,黄埔一期生,抗战期间担任过第52师师长、第32补训处处长、第89军军长、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副总指挥、陆军副参谋长。参与过芷江受降和南京投降仪式,并负责携降书赴重庆面呈蒋介石,1949年去往台湾。

1939年3月3日在陕西西安再次成立,由原第13军、第24师、第49师补充团合编而成,长期戍守陕西,1945年7月1日改编为第94师。

历任师长:

周开勋,1896年生于云南腾冲,云南讲武堂毕业,抗战期间担任过第57军副军长、达梁师管区司令,1949年在昆明起义。

陈鞠旅,1899年生于广东梅州,黄埔五期生,抗战期间荣获“武功奖”,1949年在成都起义,后受李文、冯龙等人逃跑牵连而入狱。

预备第4师

1937年9月21日在湖南衡阳成立,由原广东保安团扩编而成,下辖第13、第14、第15、第16团,1938年2月2日改编为第190师。

历任师长:

梁华盛,1904年生于广东高州,黄埔一期生,抗战期间担任过第190师师长、第10军军长、第5集团军副总司令,1949年去往台湾。

1938年5月10日在湖南常德再次成立,由原第5补充兵训练处改编而成,下辖第13、第14、第15、第16团(后改称第10、第11、第12团和补充团),参加过武汉会战、枣宜会战、常德会战,期间第10团团长蓝挺阵亡。1945年4月2日裁撤,所部分别补充进第6师、第16师。

历任师长:

傅正模,1904年生于湖南醴陵,黄埔一期生,抗战期间历任第83师副师长、第5补训处处长、第54军副军长,率部转战多地。1949年在长沙起义,担任过第21兵团副司令员,1958年被划为右派,1978年恢复名誉。

王中柱,1904年生于湖南祁阳,黄埔三期生,抗战期间担任过应城交通警备司令、第75军副军长,1949年去往台湾。

预备第5师

1937年9月21日在湖北咸宁成立,由原湖北保安团扩编而成,下辖第17、第18、第19、第20团,1938年1月25日裁撤,所部补充进第109师。

历任师长:

蒋伏生,1939年1月3日在江西鄱阳,由原鄱阳游击队扩编而成,下辖第13、第14、第15团和补充团,参加过南昌会战、上高会战、浙赣会战。1945年4月2日裁撤,所部补充进第105师。

历任师长:

曾戛初,1905年生于江西吉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抗战期间担任过鄱阳湖警备司令、第28军副军长,1949年去往台湾。

王和华,天津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抗战期间担任过炮兵学校教育长、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干训团教育长、清萍师管区司令。

预备第6师

1937年10月18日在福建漳平成立,由原福建保安团扩编而成,下辖第21、第22、第23团,参加过武汉会战,1938年10月20日裁撤,所部补充进第60师。

历任师长:

范汉杰,1896年生于广东大埔,黄埔一期生,抗战名将,担任过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厅厅长、第27军军长、第38集团军总司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辽沈战役中被俘,1960年获特赦。

吉章简,1902年生于海南三亚,黄埔二期生,抗战期间担任过上海保安总团总团长、甘肃保安处处长、新编第7军军长,1950年去往台湾。

1939年9月3日在江西赣州再次成立,由原江西保安团扩编而成,下辖第16、第17、第18团,抗战胜利时驻防湖南宜章。

历任师长:

郭礼伯,1905年生于江西南康,抗战期间担任过第195师师长、第79军军长,1949年去往台湾。

吴德泽,1894年生于江西南康,保定军校毕业,担任过第12集团军总司令部高参、潮汕守备区司令,1946年退役。

预备第7师

1937年10月18日在南京成立,由原湖南保安团扩编而成,下辖第25、第26、第27团,1938年10月16日改编为第53师。

历任师长:

曹日晖,1904年生于湖南永兴,黄埔一期生,担任过第1师2旅旅长、第53师师长、第90军军长,1949年去往台湾。

1939年8月5日在陕西武功再次成立,由原第26补充兵训练处的4个补训团合编而成,下辖第19、第20、第21团。此后长期戍守陕西、新疆,抗战胜利时驻防新疆阿克苏。

历任师长:

严明,1903年生于湖南祁阳,黄埔四期生,曾长期率部监视陕甘宁边区,1946年3月在陕西宜川阵亡。

李禹祥,1903年生于湖南蓝山,黄埔一期生,新疆三区暴动中被俘,1946年获释,1949年去往台湾。

侯声,1903年生于广东梅州,黄埔四期生,担任过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部特务团团长、第29集团军参谋长。1949年在新疆起义,后移居香港。

预备第8师

1937年10月18日在湖南长沙成立,由原四川军管区、河南军管区各一部合编而成,下辖第29、第30、第31、第32团(后改称第22、第23、第24团和补充团),参加过徐州会战、晋南会战、豫中会战,抗战胜利时驻防陕西西安。

历任师长:

凌兆尧,1893年生于湖南炎陵,保定军校毕业,担任过第71军副军长、第六战区江北游击总指挥,1949年在长沙起义,1958年被错划右派,1978年恢复名誉。

陈素农,1900年生于浙江温州,黄埔三期生,担任过第71军参谋长、中央军校教育处长、第97军军长,1951年经香港去往台湾。

陈孝强,1902年生于广东蕉岭,黄埔二期生,1940年率预备8师在太行山作战时被歼灭俘虏,出任过汪伪师长,1949年去往台湾。

林伟宏,1906年生于广东平远,黄埔潮州分校四期生,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多次负伤,战功卓著,平津战役中投诚。

预备第9师

1937年10月18日在湖北武汉成立,由原湖北军管区一部扩编而成,下辖第33、第34、第35、第36团(后改称第25、第26、第27团和补充团),参加过武汉会战、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浙赣会战,期间第35团团长毛岱钧阵亡。1945年7月9日裁撤,所部补充进第49军。

历任师长:

张言传,1890生于云南会泽,黄埔二期生,担任过第70军副军长、第86军副军长,1949年在昆明起义。

胡琏,1907年生于陕西渭南,黄埔四期生,担任过第11师师长、第18军军长,指挥了石牌要塞之战,1949年撤往金门。

陈集辉,1907年生于广东东莞,黄埔二期生,担任过第14师副师长、漳州守备区司令,1949年去往台湾。

预备第10师

1937年10月18日在浙江杭州成立,由原金岩师管区、温处师管区、杭嘉师管区各一部扩编而成,下辖第37、第38、第39、第40团(后改称第28、第29、第30团和补充团)。预备10师可以说是各预备师中战功最为卓著的,1941年9月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并凭借战功获颁国军部队最高荣誉“飞虎旗”。1943年10月参加常德会战,师长孙明瑾、参谋主任陈飞龙阵亡。1944年6月参加长衡会战,坚守衡阳47天,击毙日军第120步兵联队联队长和尔基隆大佐,终因寡不敌众于当年8月8日被歼灭,师长葛先才、参谋长何竹本、第28团团长曾京被俘。

历任师长:

蒋超雄,1905年生于江苏常州,黄埔一期生,担任过长江水上游击挺进4支队司令、暂编第8军副军长,1949年在浙江投诚。

方先觉,1905年生于安徽宿州,黄埔三期生,抗日名将,参加过徐州会战、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期间指挥第10军面对六倍于己的日军坚守47天,是抗战期间正面战场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1949年去往台湾。

孙明瑾,1905年生于江苏宿迁,方先觉升任第10军军长后接任预备10师师长,常德会战中壮烈殉国。

葛先才,1904年生于湖北汉川,衡阳保卫战中随方先觉投降,后逃回重庆,1949年去往台湾。

1944年12月27日在陕西城固再次成立,以收容的原预备第10师官兵和四川师管区新兵合编而成,下辖第28、第29、第30团,1945年6月22日裁撤,所部补充进第190师。

历任师长:

胡云飞,资料不详。

预备第11师

1937年10月18日在江苏镇江成立,由原独立第32旅扩编而成,下辖第41、第42、第43团,1938年1月22日改编为第192师。

历任师长:

胡达,1893年生于湖南湘阴,保定军校毕业,抗战期间担任过第192师师长、苏浙游击区副总指挥,屡立战功。1945年退役,1949年在长沙参与起义。

1938年1月29日在湖北孝感再次成立,由原第33师改编而成,下辖第41、第42、第43团,参加过武汉会战,同年7月21日裁撤,所部补充进第3师。

历任师长:

赵定昌,1904年生于云南凤庆,黄埔一期生,曾率预备11师在九江与日军血战5天。抗战胜利后出国经商,1948年返回昆明定居。

1939年6月20日在河南西平第三次成立,由原新编第5师改编而成,下辖第31、第32、第33团和补充团。参加过枣宜会战、豫南会战、豫中会战,1945年3月2日改编为第91师。

历任师长:

蒋当翊,1908年生于湖南零陵,黄埔三期生,抗战期间担任过鄂豫边游击挺进第1纵队司令、第12军副军长,1949年去往台湾。

赵琳,1902年生于山东泰安,黄埔三期生,1949年撤往海南岛,随后去往台湾。

1945年3月2日在广西南丹第四次成立,由原第91师、暂编第16师合编而成,下辖第31、第32、第33团,参加过广西反攻,抗战胜利时驻防广西桂林。

历任师长:

王铁麟,1909年生于安徽黟县,参加过桂柳会战。

预备第12师

1937年12月30日在河南开封成立,由原河南省保安团扩编而成,下辖第45、第46、第47团,1938年2月7日改编为第195师。

历任师长:

彭进之,1891年生于湖北仙桃,保定军校毕业,抗战期间担任过第195师师长、第17军团副军团长、重庆卫戍司令部参谋长,1947年退役后在武汉居住。

预备第13师

1937年12月30日在贵州松桃成立,下辖第49、第50、第51团,1938年7月27日裁撤,所部补充进第82师。

历任师长:

罗启疆,1902年生于贵州松桃,云南讲武堂毕业,率部参加过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1940年4月因急性盲肠炎去世。

预备第14师

1938年1月3日在陕西西安成立,由原陕西保安团扩编而成,下辖第53、第54、第55、第56团,1939年3月3日改称预备第1师。

历任师长:

谢辅三。

0 阅读:22

知行说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