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队书记到中央委员,他曾任重庆市委书记,51岁被降为县委书记

雅可谈过去 2024-09-08 16:24:54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全国兴起“农业学大寨”的热潮,四川省农业战线出现一颗璀璨的明星,它就是万盛区青年镇的堡堂村,在大队书记王茂全的带领下,堡堂村“立下愚公移山志,大战攻克困难关,舍得磨掉手上皮,誓叫荒山变良田”,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堡堂大队书记王茂全的故事。

1933年,王茂全出生于四川省万盛青年镇堡堂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当时的中华大地战乱纷飞,日寇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硝烟弥漫之下,中国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过得非常艰难。

幸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然后又战胜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数以万计的老百姓获得了新生,在国家的主导下,农民分得了土地,在随后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农业合作社纷纷建立起来,王茂全的家乡也先后成立初级社与高级社。

作为村里少有的出类拔萃的年轻人,王茂全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初级社与高级社社长,还在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王茂全被任命为南桐矿区青年公社堡堂大队党支部书记。

王茂全所在的青年公社堡堂大队原是一个“田瘦土薄石头多,十年九旱灾情多”的穷山村,全大队的粮食产量只有21.8万公斤,为了改变堡堂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王茂全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带领社员开展学大寨的运动。

他们组建起大队农科队和生产队农科组,引导群众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同时实行科学种田与改田改土相结合,改进栽培技术,提高了复种指数,通过这样科学种田的方法,堡堂大队的粮食产量迅速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

堡堂的变化,获得国人的关注,参观者络绎不绝,比如说1973年,时任山西省委书记、大寨党支部书记的陈永贵前来考察,对堡堂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与此同时,四川省委在重庆召开“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肯定堡堂是“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并提出“全省农业学大寨,赶化林、超堡堂”的口号。

1973年9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以《艰苦奋斗的带头人——王茂全》为题,播放了堡堂大队“农业学大寨”的先进事迹。

做出一番成绩的王茂全获得组织的肯定和认可,先后担任重庆市委常委、重庆市委书记、重庆市副市长等职务,还在1975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并于1977年的十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虽然身居高位,但王茂全从来没有搞特殊,从军队退役的儿子想要让父亲解决自己的工作问题,王茂全却说:

“只要肯干,在农村也有出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的路线与方针发生重大变化,作为特殊时期被火箭提拔的干部,王茂全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下坡路,1984年,51岁的王茂全降职为江北县委书记,面对人生中的大起大落,王茂全泰然处之,就像他所说的那样,“只要肯干,在农村也有出息。”

2009年7月17日,王茂全病逝,享年76岁。

6 阅读:7172

雅可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