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大荒集团绥滨农场贯彻落实“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水稻生产中“品种选择、技术应用、栽培管理”三道大题,以先进的种植理念、高效的种植技术、优质的管理服务在55.2万亩黑土地上答出“高分卷”,向国家和集团递交了水稻全面丰产丰收的优异“成绩单”,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创建北大荒“三大一航母”农业现代化“大基地”贡献了绥滨力量。
答好水稻品种“选择题”
俗话说“一粒好种,千粒好粮”。种子是粮食的“芯片”。“如何提升水稻单产?”“如何提升水稻抗病虫害能力?”“如何提升水稻品质?”……农场带着这些问题首先从水稻“芯片”的选择上寻找答案。
今年,绥滨农场坚持“好芯片”产好粮、多产粮的工作思路,探索水稻提单产的“芯”方法,通过打造10块水稻品种展示示范田,让66个水稻品种进行田间“大比武”,进一步挖掘这些品种的增产潜力,最终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水稻优质高产新品种,同时在各重要农时节点,以管理区为单位组织种植户召开现场会、培训会,让种植户更加了解这些品种的特征特性,引领农场加快水稻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不断提高莲汇6612、龙垦2063、垦川102等高产优质品种种植比例,为水稻丰产丰收奠定农“芯”基础。
“我们紧盯水稻生长的各个时期,组织管理区种植户到‘田间课堂’示范点进行参观学习,让种植户实地观察各水稻品种的田间表现,从而提高种植户对各品种的认知度,引导种植户选择更加高产的水稻良种。”广信管理区主任冯宝科说道。
与此同时,农场不断加深与优质种业企业的交流合作。9月,农场总经理带领农业战线人员先后来到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北大荒垦丰佳木斯水稻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实地参观先进实验设备、良种加工工厂和水稻品种示范田,从种子生产加工、品种田间表现、市场销售反馈等方面,近距离接触各类水稻“芯片”,探索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芯”策。
作为参观学习的一员,东井管理区主任刘德勇表示:“通过参观学习,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各品种在分蘖力、成穗率、抗病性等方面的优缺点,为来年品种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今年以来,农场联合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绥滨农场龙门福地分公司开展3次品种推介会,向种植户展示了龙粳31、龙盾7203、龙垦2021等10余个水稻主栽良种,有效引导种植户选好种、选优种,累计受益种植户达1000余人,为本地水稻种植明确了“芯”方向。
答好科技应用“填空题”
先进的农业技术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仅靠单一技术来提高水稻产量终究提升幅度有限。在探索水稻增产的“赶考”路上,农场农业科研人员结合工作实际,持续完善推广绿色高效生产模式,不断推进水稻生产节本、增产、提质。
农场在红山管理区打造了460亩高产示范区,通过将现有成熟的智能双氧催芽、棚内智能机械应用、拖拉机无人驾驶、旱平免搅浆、测土配方施肥、侧深施肥、水田智能导航、江水智能灌溉、收获机无人驾驶等14项技术措施进行整合,形成了一套集“智能化管理”与“少人化管控”为一体的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可实现节本增效35元/亩,辐射带动农场种植户开展水稻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作业,加速种植户从“会种植”到“慧种植”的转变,让种植户们享受上应用水稻生产高效技术集成的“红利”。
“仅在育秧时,我家通过应用了智能播种机,相比过去人力播种,提高了2倍的作业效率,而且解决了育苗作业时人手不够的困扰,节省了人工费,每栋育秧大棚可节省成本180元。”种植户徐高山高兴地说道。
今年,农场在每个管理区内建设至少一块示范田,并结合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在绥名、军绥两条公路示范带上打造水稻10个千亩方、2个万亩片,切实提高技术到位率,目前集成技术应用率达到76%,让水稻种植尽显“科技范”,为实现水稻大面积均衡增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答好栽培管理“问答题”
水稻栽培管理在水稻生产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农场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成立了素质水平高、专业能力强、服务质量优的农业技术服务队伍,常年活跃在生产一线,为种植户提供全程高质量指导服务,帮助其做好极端天气应对、高标准机械作业及本田管理等工作,不断提升水稻生产标准化水平,从而达到节本增效、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比往年,今年农场五六月份出现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对水稻生长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何战胜恶劣天气”就成为了农业生产必须攻克的一道难关。
为解决这一问题,农场一方面严格执行“浅湿干”灌溉,在水稻插秧、返青期保持本田2周时间的3cm浅水层,在水稻分蘖前期湿灌2cm,在分蘖期至拨节期及时晒田,在孕穗期至开花期浅水灌溉2~3cm,在灌浆成熟期开展2cm水层干湿交替灌溉,通过进一步增加水稻根系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强化茎杆和叶片光合作用,促使干物质积累增加,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另一方面通过应用侧深施肥、变量施肥、生物有机肥、绿色高效农药、生物防治等措施,确保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减少传统化肥和农药使用,极大地降低了田块倒伏率、混合型病害发病率和生产成本,有效提高稻米产量和品质。
“由于今年有效积温较低,导致水稻生育期滞后,分蘖较往年略少,我们通过采用多次撤水晒田保根、控制肥量等方式,已有效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农业发展部农业科科长李超介绍说。
克服低温天气是农场答好栽培管理“问答题”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今年,农场还适当调整插秧机作业参数,将原来30cm的行距调整到25cm进行合理密植,提高单位面积的穗数,并分别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用无人机增施一遍腐蚀酸叶面肥,进一步确保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可实现每平方米增加5穴、每平方米综合增加穗粒数140粒,从而达到提升水稻产量的目的。
同时,农场还积极组织了农机服务队、农技服务队、党员干部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科技推广服务队等各类服务队伍30余支,通过技术指导、跟踪问效、帮扶就困、田间培训等方式,从春耕到秋收全程服务种植户,截至目前共开展“田间课堂”40余次、外出学习6次、农业拉练培训活动30余次,为水稻丰产丰收奠定良好基础。
新时期,新挑战,新航标。下一步,绥滨农场将继续坚定不移的沿着党中央国务院指引方向奋勇前行,锚定“种好中国粮食、端稳中国饭碗”的工作目标,在科技上求创新,在经营上破瓶颈,在管理上抓质效,在服务上升温度,在安全上保常态,全力推进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农业整体标准化提升,为北大荒深入实施“三大一航母”建设工程、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打造绥滨“样板田”,做好新时代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绥滨答卷。(龚剑 赫英俊 李超)
来源:绥滨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