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被盗,殃及东方文物?中国稀世珍宝是如何流失海外的?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2023年8月16日,大量收藏于大英博物馆库房中的珍贵文物不翼而飞,被盗的珍宝包括了从元前15世纪到公元前19世纪之间的稀世藏品。目前博物馆已经提升了安保级别,当地警察也已经立案调查。大英博物馆陈列了大量价值连城的中国文物,它们是如何流落到伦敦,有没有再次失窃呢?
成立于1753年的大英博物馆是一座仿古希腊风格的建筑,1759年1月15日对外免费开放。为收藏英国扩张时期掠夺过来的文物,大英博物馆里还分设了古埃及文物馆、希腊与罗马文物馆、东方文物馆,东方文物馆里收藏了大量中国古代图书与出土文物,这里我们介绍中国稀世珍品流落在外的原因与时间。
《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作品,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也是大英博物馆东方文物馆内镇馆之宝。原本已经流失,藏于大英博物馆中的《女史箴图》临摹本出自唐代张华手笔。清代乾隆皇帝珍爱此画,藏于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在火烧圆明园之前,被英国士兵偷走,并以25英镑卖给了大英博物馆。
《墨竹图》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苏轼诗词出名,书画也同样颇有造诣,可惜传世之作只有4幅,其中作品之一的《墨竹图》就被藏于大英博物馆,而收藏于台北博物院的《墨竹图》只是北宋画家文同的临摹本。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苏轼的《墨竹图》也在战乱中被洋人掠劫,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时期之解缙、姚广孝等人主持编纂的一部包罗万象的集成类书,全书22877卷。原本已不可考,存世之副本命运多舛,屡遭火灾与战乱之浩劫。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翰林院遭劫掠,《永乐大典》存世仅800余卷散落于世界各地,其中部分藏于大英博物馆。1901年6月11日,英使馆迫于压力退回330册。
“双羊尊”是约公元前1000年商朝晚期的一件酒器。10.6公斤重、15.1厘米高,筒形口,羊角大弯曲,是一件极具艺术价值的青铜器。“双羊尊”在湖南宁乡出土之后,收藏于圆明园内。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后,“双羊尊”被掠夺并流失海外,后被收藏于大英博物馆中,被称为“镇馆之宝”之一。
“景泰蓝龙纹大盖罐” 是明宣德皇帝御用品,因此在烧制时罐口与罐内均有镌刻“大明宣德年制”和“御用监造”标识。大盖罐是用厚重之黑彩、深沉之红彩、配上大面积之黄彩打造的一对景泰蓝,深得宣德皇帝喜爱。只可惜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掠劫,现一只收藏于瑞士苏黎士博物馆,另一只则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洛神赋图”也是东晋顾恺之作品,画卷长572.8厘米、宽27.1厘米,描绘了三国时期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洛神赋图”原本早已失传,现存四幅南宋宫廷画师的临摹本。其中最接近顾恺之原貌风格的临摹本,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被洋人掠夺以至流失海外,现藏于大英博物馆中。
大英博物馆内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6万多件,包括唐代画家李思训的《青山绿水图》、五代江南画派巨然的《茂林迭嶂图》、北宋山水画名家范宽的《携琴访友图》等。还有西周康侯青铜簋、邢侯簋、汉代玉雕驭龙、唐代黄玉坐犬等出土文物。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除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掠劫之外,还有大量“西方探险家”以科考为名从中国盗抢得来。
从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及各种相关消息分析,大英博物馆库房中的黄金和珠宝文物被盗一案,也可能没有殃及到收藏中国文物的东方文物馆。为盗者必被谴责,今日之盗伦敦者与昔日之盗中华者有何异?所以吾辈需努力,誓将孤悬海外的中华国宝早日迎回家。也愿伦敦警察尽快破案,尽将盗贼揖拿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