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考研上岸的考生不少,但落榜的更多。无论上岸还是落榜,基本都是考生自身的原因。
我们今天来看看,考生落榜的原因都有哪些吧?希望你没有这些问题。
01 外部因素
▲择校/专业选择不当
考生在择校和选择专业时,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最终的选择不适合自己。目标选择错了,后续的每一步都会非常吃力。
如:擅长初试但不擅长复试的考生,却选择了复试成绩占比高的院校。
▲没打好“考研信息战”
考研信息搜集不准确,导致流程操作有误。考研不仅是学习战,还是信息战。各项信息繁杂、更新速度快、且填报时间有限。如果“信息战”没打好,很容易错过重要信息而导致无法参加考试。
▲院校歧视
部分院校很可能在复试招生时考虑考生的本科背景等因素,导致一些考生在复试时落榜。
▲工作压力
对于在职考生来说,需要同时面对工作和学习的压力,有的还需要兼顾家庭和子女。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报考资料有误/不全
部分考生因准备不足导致报考资料有误或不全,最终无法参加考试。其中也包括报考院校提示修改或补充后,考生并没有看到,或因种种原因没有按提示操作直至通过。
02 内部因素
▲未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
为自己制定的备考计划不合理,也没有根据自身情况及时调整,导致每天的学习内容非常混乱,进度也时快时慢。最后,备考进度跟不上,考试重点找不准。
▲知识点不牢
有些考生只顾刷题,喜欢从刷题中倒推知识点。这样的话,知识点过于分散,不成系统,容易导致基础不牢。刷题可以用作知识点的查漏补缺,而不是倒退学习。
▲不良的学习习惯
不良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是学习效率的杀手。每天的学习时间不短,刷题的正确率却不见提高。
英语单词不会背?看这里,附记忆方法
学习效率低?如何保持长时间专注学习?
▲心理素质太差
考前焦虑,考试期间紧张、失眠。复试时,面对老师的提问张不开口,一开口不是声音太小就是发抖到自己都听不清。
▲缺乏读研动力
跟风报名,对于考研没有十足的动力。在漫长的备考过程中,很可能因为一些突发或偶发事件而放弃考研。
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来之不易。考研的成功与失败更是由多方面原因组成的。考生只有解决掉自身问题,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