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易枢:中法战争的后遗症,劣币淘汰良币的经典案例

易云聊历史 2023-07-27 18:00:07

咸丰十一年(1861年),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在北京发动政变(辛酉政变),夺取大清帝国最高统治权。政变后,形成了恭亲王奕䜣主持外朝,慈安太后、慈禧太后两宫垂帘听政的体制。后来,慈安病逝,慈禧得以独掌垂帘听政之权。同治四年(1865年),慈禧罢黜了恭亲王奕䜣的议政王权位,奕䜣的的势力受到削弱,但毕竟奕䜣的的血缘(咸丰皇帝的亲弟弟,同治皇帝的亲叔叔)和威望摆在那里,奕䜣在朝中的地位和声望始终是不可小觑的。

而且,奕䜣非常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他领衔军机处期间,大力重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在地方上办理洋务,兴办企业和军工,时称“洋务运动”,大清国一时间走向了中兴(时称同光中兴)。

有这样一号人物在朝中,慈禧想专权的野心自然就遭到了遏制。同治十三年(1875年),同治皇帝暴死,慈禧拥立4岁的爱新觉罗.载湉为帝,是为光绪皇帝。光绪的生父是醇亲王奕譞,奕譞又没有多少政治智慧,对慈禧构成不了威胁,慈禧也就大力扶持拉拢奕譞以制衡奕䜣,奕譞也由此逐渐进入大清国的权力核心,慈禧已经在布局以奕譞取代奕䜣的计划。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机会说来就来。光绪十年(1884年),占据中南半岛的法兰西共和国在越南大肆扩张,越南作为大清帝国的藩属国,国内发生这样的大事,自然就引起了大清国的重视。当时主持军机处的奕䜣召集重臣商议后一致认为越南远在中南半岛,距离内地遥远,大清犯不着为了遥远的越南与法国人兵戎相见。

于是,奕䜣授意广西前线的清军避免与法军接触,并撤回在越南的清军,同时派遣谈判代表到越南与法军谈判。可惜,因为清军的主动撤退使得法军高层误判为清军懦弱无能,法军由此对清军产生了轻视之心,法军在清军撤出越南后很快控制越南全境,并将侵略触手伸向了大清国的广西境内,侵占了广西境内的重镇镇南关(友谊关)。

镇南关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举朝震惊,一时间中外舆论哗然,作为军机处领衔大臣的恭亲王奕䜣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威望也遭到了极大的削弱。慈禧瞅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授意言官们大肆弹劾恭亲王和军机处。之后,慈禧以 “委靡因循、丧师失地”的名义,将恭亲王奕䜣以及军机处全班军机大臣全部罢黜,并以奕譞、奕劻、世铎等满洲亲贵重组军机处。当年为甲申年,是故称之为“甲申易枢”

命世铎主持军机处,庆郡王奕劻主持总理衙门,并命遇有重大事件,先与醇亲王商办。奕譞为幼帝生父,照例不能主持朝政,但有“商办”之名,实际隐操枢府大权。——《清史稿》

奕譞、奕劻、世铎等人的能力远不及恭亲王奕䜣,世铎领衔的军机处也远不及奕䜣领衔的军机处,是故时人评价此次事件为“易中枢以驽马,代芦服以柴胡”。而新的军机处则以慈禧太后唯命是从,慈禧也由此解除了自己专权路上最后的障碍,成为了大清帝国说一不二的主人。

0 阅读:73

易云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