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话:“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何意?有道理吗?

历史酿的酒 2022-03-19 15:14:23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分支,便是俗话。俗话也称为俗语、谚语、民谚,俗话有两个鲜明的特性,其一是通俗易懂,其二是言简意赅,许多俗话在坊间流传,已经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口口相传,传承至今的。

俗话往往取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它涉及的类目比较繁杂,几乎是衣食住行,无所不包。有这么一类俗话,是关乎到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这类俗话对古人的日常生产生活,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对现代人们而言,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是礼仪之邦,就有这么一句俗话,是涉及到传统礼仪,传统风俗的,为——“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呢?时至今日,还受用吗?

第一、红事礼到人不怪

古人的太极、阴阳哲学中,事物都是对立的,有喜就有悲,其中喜对应的是红事,是一切值得庆祝的喜庆,例如,新人结婚、金榜题名、升官进爵、乔迁新居、小孩满月等等。当然,很多情况下,如果没有指明,红事一般指代婚庆。

《孟子》曾经提及:“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人们庆祝红事,宴请宾客,其初衷,也是最为主要的目的,是分享这份喜悦。同时,宾客参加喜事,不仅仅表示祝贺,同时也被认为能冲冲喜、沾沾喜气。

因为红事主要是分享喜悦,所以更看重的是礼貌和心意。人能参加红事,最好不过了,如果因为特别的原因,不能到达现场,礼数周全,心意真诚,人们也会体谅,更不会去怪罪。

红事看重的是礼节,而基础是双方之间的情谊深浅,请与不请、到与不到,取决于彼此之间的交情,而白事则不同,因此,坊间还有另一句俗话:“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来”

第二、白事礼到人不收

我国有着悠久的丧葬文化,这也是礼仪的一部分。从古至今,人们都非常注重丧葬礼仪,这也表达了人们对于逝者的尊重,对于生命的敬畏。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律,每个人都逃不过的劫,如果一个人寿终正寝,高寿而亡,则被人们称为是“白喜事”

为何说“白事礼到人不收”呢?

其一、上文所说,红事是情义,是分享喜悦,而白事则不同,白事是生离死别,是悲壮、是痛苦,而要分担这种离别之苦,仅仅是送礼是明显不够的,而是要人到,人到也表示对逝者的尊重,毕竟死者为大。

其二、古人非常注重丧礼,丧礼有着很多的礼节,而逝者的至亲处于生离死别的悲伤当中,需要守灵,很多事情不能亲自操办,需要人们的帮忙,因此,相对于礼到,人到更为重要。

总结:

红事送礼,也称为“礼金”、“份子钱”,而白事“送礼”,也称为“上礼”、“祭帐”或者“香仪金”

清朝诗人杨静亭曾有一句诗,描述道:“居家不易是长安,俭约持躬稍自宽;最怕人情红白事,知单一到便”,如今,人们也偏离了红白喜事的初衷,红事是举办者分享喜悦,不在于份子钱的多寡,而白事是分担哀思,在于人心,而不是香仪金的多寡。

0 阅读:377

历史酿的酒

简介:静静地,做一枚历史观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