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业界建议燃油车增税25%,怕吃苦头,德意高层立即宣布访华

谷火平 2024-06-18 15:09:48

对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盟紧随美国之后对中国挥舞“关税大棒”,这一招可谓是又阴毒又狠辣。中国电动汽车靠着性价比优势抢占欧美市场,西方国家为了保护本土产业,直接动用政府干预手段。以欧盟为例,自7月4日起,欧盟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7.4%到38.1%的关税,这势必会让中国电动车出口产业遭遇负面影响。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随着欧盟不按套路出牌,中方也开始筹划一系列对等反制、其中,中国业界就建议燃油车增税25%,这一风向信号让德国、意大利等国胆战心惊,两国当即宣布访华,希望为缓和双边贸易关系进行努力。

早在欧盟内部商讨对华新关税政策时,德国就明确提出反对。原因很简单,德国汽车特别是燃油车在中国市场占据庞大的市场份额。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占据德国车企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大众、宝马、奔驰作为德系车三大龙头,都把中国作为最大的出口市场。受到新能源汽车的冲击,燃油车销售市场本来就不景气,再加上俄乌冲突的影响,德国不仅丢掉了庞大的俄罗斯市场,又经历了美国的疯狂收割,整个德国的工业体系都处于风雨飘摇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燃油车增税25%,德国汽车出口产业将雪上加霜,进而会影响到德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基于此,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上任后首次开启访华之旅,就是为了在进出口贸易领域和中方达成共识。

除了德国之外,同样担心中方反制的还有意大利。此前,中意经贸合作蒸蒸日上,而在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持续施压下,意大利于2023年退出“一带一路”。此后,意大利还紧随美国和欧盟脚步,参与了对中国加征关税的行列,而中方也持续在肉制品、乳制品、酒业等领域开展双反调查,致使意大利的外贸出口产业遭遇重创。失去了,方知曾经拥有的美好。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也即将筹划访华之旅,而她的到来,显然是为了缓和中意关系而来。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桥梯。可以说,和欧美国家的“关税大棒”相比,我们手中握有的反制牌有很多张,而且可以反制得光明磊落,依法合规。就以业界建议的对欧盟大排量汽油车征收25%关税来说,这符合当下新能源市场的潮流,也不违背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数据显示,2023年,欧盟对华大排量汽油车出口规模约180亿美元,这远远超出了中国电动车的出口规模。如果中欧在电动车领域爆发关税战,欧盟显然损失更大。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有庞大的制造业和市场,既有持续运转的内循环市场,又有多个可以挑选的外部市场。失去了美国和欧盟市场,中国电动车在中东、东南亚、南美同样可以风生水起,而对于欧盟来说,乳制品、肉类产品、葡萄酒以及众多奢侈品都要高度警惕中国可能采取的报复性关税。以乳制品行业来说,按照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欧盟对华乳制品出口额达18.2亿美元,包括荷兰、法国、德国等欧盟国家都极度依赖中国市场。如果中方针对欧盟乳制品征关税或设置贸易壁垒,中国可以通过新西兰市场扩大合作继续稳定进口额度,而丢失中国市场的欧盟各国则要遭殃了。可以说,中国的反制既可以举全力于一点,又可以全面开花。一旦同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隔离,欧美不仅将在产业领域损失惨重,更会动摇国本。

1 阅读:139

谷火平

简介:谷火平关注国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