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总碰到那么一些病人,反反复复的发生脑梗,甚至有些刚出院后就又住院了,甚至一个月要住两三次院。
他们往往把所有的检查都做了一遍,脑血管没有问题,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抗栓药,也按医生的要求规律的吃着,甚至在住院期间也输了治疗脑梗死的药物,那么还依然发送到脑梗死,患者肢体无力的症状越来越重。
这样的患者很是不理解,有的开始对自己的治疗方案产生怀疑!怀疑自己的医生给自己治疗的方案不合适。
每一个脑梗死的患者都不是一天发病的,他们的血管从正常到发展成脑梗死时,一般需要很长时间,甚至需要10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有些人很不幸毛孔水的血管病变发生在大脑的关键部位,大多数位于运动功能区或者运动神经纤维束附近,此时出现轻微的脑缺血甚至脑梗死的病灶,就会引起患者严重的功能缺损症状。
内囊预警综合征是一组临床表现为反复刻板样发作的短暂性运动、感觉、言语症状,短时间内发作至少3次,一般累及面部、上肢或下肢中的2个或以上部位的临床综合征。
首先、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最主要的治疗方案就是抗栓药的应用,例如规律的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抗栓药物。
但由于部分人群(自身基因决定)存在对氯吡格雷的药物抵抗,使氯吡格雷的抗血栓疗效明显下降,需要增加氯吡格雷的剂量,或改用其他类型的抗栓药物。
其次,针对脑卒中的人群,合理的控制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及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必不可少。简单的服用相关的降压药、降脂药及降糖药等并不是最终的目标。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我们的血胆固醇浓度、血糖浓度、血压等达标,降到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大限度预防脑梗死的复发作用。
总之,预防脑梗死的复发并不仅仅是每年输几次液那么简单的。需要脑卒中的人群,在控制自己基础疾病的基础上,调整合理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根据医生的建议规律的服用抗栓药,并做到定期的体检,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