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低于预期的报道 带来市场波动
市场的调整源于财新上述一系列报道!无论从负责财政审议的人大的时间、还是财政政策的力度,都给了一个低预期的氛围。
《财新》报道,全国人大会议可能推迟至11月初召开。
如果这一消息属实,那么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我们希望将美国大选结果作为决定国内财政刺激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美联储的会议安排,下一次利率决议会议将在2024年11月6日至7日!
美国总统大选是在2024年11月5日举行 !
此外,财新杂志说规模在6万亿,我们认为可能规模会更大,我们1299个县,按有些县好一点,有些县差一些,平均算50亿债务,6万亿只能解决一年的问题。
参考上一次化债,也就是2015-2018年期间,通常3年为一个时间轴,约12.2万亿的置换存量政府债务的规模。具体的发行规模分别为:2016年4.9万亿,2017年2.8万亿,2018年1.3万亿。因此这次的化债行动在规模和方式上可能有所不同,仅仅按照媒体报道的6万亿,解决当前上面要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指标,还是不够的,留意后续政策的持续发力。
所以,回归真实,这轮化债,10w亿!
不少人把行情当做99年的519,行情,那么我们也拿99年来说事!
1999年随着我国入世不断推进,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很多历史遗留呆账几乎无法解决,而入世后,这些银行背负大量负债或不良贷款,难以与国外银行进行竞争。
于是我国政府在1999年10月中旬,成立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其中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对应接收中国银行不良资产,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对应接收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应接收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对应接收中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当时财政部为四家公司各提供了100亿元资本金,央行发放了5700亿元的再贷款,AMC获准向对口国有商业银行发行了固定利率为2.25%的8200亿元金融债券,并用这些钱向四大行收购1.4万亿元不良资产。
化债,其实类似去年就发了1.4万亿特殊再融资债,所以如果是大规模的化债,肯定是一个大幅超预期的数字,远超6w亿。
客观分析,小心求证,感谢关注,欢迎转发。
Ps:补充下,当下四大amc公司的发展情况
在发展的过程中,四大AMC都开始了各具特色的经营模式:
东方彻底退出非金融类业务,2012年斥资78亿收购了中华联合保险。中华财产保险,在全国财险市场份额占据第四,2012年收入过200亿元,净利27亿元。有一种说法是东方几年内会向保险业务转型。
长城重点服务中小企业,同时将办事处的转型发展作为整个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12年,长城有23个办事处年利润过亿人民币。他们也针对中小企业,开发了中小企业财务顾问及不良资产收购综合服务业务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票据)等业务模块。
华融一直走的是大客户路线,近几年签约客户达252家,合作客户1693户,主要是通过与政府、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大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获得持续性的客户资源。也因为此,目前华融集团的资产总额3100亿元,超过了此前一直领先的信达资产的资产规模。该公司官网上有一句话颇有亮点:大客户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凸显中国华融「听党的话,跟政府走,按市场规律办事」直面市场的经营特色。
信达的不良资产处置的营收和利润一直领先于其他三家,同时他是四大中唯一一个获准处置地产等非金融类资产,因此能更直接的参与到地产信托之类的项目中去。而且信达是四大中第一个改制并进入战略性投资者的,「至2012年3月,信达资产引入4名战略投资者,包括社保基金入股8%,以及渣打、瑞银、中信资本合共入股8.54%,合计入股103亿人民币。」。8月19日的最新消息,信达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预计融资规模达20亿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