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半年,干点啥可能相对挣得多点呢?

一坨杠精 2024-07-23 14:46:44

从去年起,其实 每个月都会有年入几十个到2个小目标的报道案例出来,而且很多都是G媒发的,大家可以看一下:

看的大家可能都心痒痒了,每次看完这些报道,都让人产生一种想要跟着去开咖啡馆、卖卤味、摆地摊的冲动。

不但能大把大把挣钱,还能被主流媒体报道,成为网红,开豪车,住洋房,迎娶白富美,逆袭走上人生巅峰。

主打一个名利双收。但是你冷静下来想一想,好像这又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总感觉,都是骗獐子岛特产的,因为当前的互联网,尤其是短视频自媒体和直播,无限放大了一些“侥幸”的案例,尤其是短视频,搞的人人以为钱非常好挣呢。

而G媒和塔,处于宏大叙事和转移注意的目的,也对此推波助澜,就怕你去思考为什么大家挣不到,从而让你产生自己挣不到钱是自己还不够努力的赶脚。

其实越是这个时刻,就一定越要清醒点,认清自己,认清现状,一定要和主流和宏大叙事认知反其道而行。

什么意思呢?比如报道上说“年轻人回县城开咖啡馆日入5万”,这时候千万要小心了,一定要跟他们说的反着来,就要去大中城市,而且坚决不要开咖啡馆,就是不要创业。

在例如“90后自M体创业2天入账74万”,这个报道可能有人看过,3个90后,做非law集资搞了74万,其实就是忽悠其他人众筹开民宿。

所以你看!总之,报道要:“反着看”,“刨根问底的看”

因为在现实中,普通人的薪资大多徘徊在3000至8000的区间,月入过万的人,在网上看着很多,但其实却是很少的一部分!

在准二线的城市,大多在都3000至7000之间;进入二线城市,4000至9000的区间才是常态。不信你可以自己查查数据啊!而到了准一线城市,4000至10000是正常水平,拿到上限的,也都是技术性行业和岗位。

到了一线城市,才能达到6000至15000的区间。月入过万才成为相对的常态。而整个瓦坎达,一共才4个一线城市!

正因为当前经济不强,大家都挣不到了,所以利维坦不希望大家深度思考,才让G媒推出一个又一个的“神话”,希望引领一种钱非常好赚,你没挣到还是你自己不努力的态势。

以此希望大家都去创业。这样即占用大家的大脑和时间,让你没精力去思考,还能缓解消费萎靡的情况。所以从去年开始日子风向有点变了。

你看看热搜上,经常出现类似这样的消息:

例如95后美女大学生靠收破烂月入过万。

报道说是因为新生代们,富有个性张力,不再拘泥于传统,不囿于成见:所以他们更愿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广大多数人认可的那种“体面”的工作。

嗯,这个有可能,因为确实可能有人喜欢收破烂,不喜欢办公室。然后还有这个了。去年Y视报道95后夫妻夜市摆摊一天收入9000元。

说在义乌,一对95后的小夫妻,一边摆摊炸串,一边搞直播,吸引了不少人,销售也很好。他们从中午干到晚上,一天差不多干也就10小时,日销能达到9000块钱。

除去土豆、豆腐、调料的成本,净利润大概是7500元一天。怎样?是不是羡慕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但总是感觉有点自M体“日入过万”那味了,这个可是G媒啊,这样......

结尾还做了一个调查:你愿意上班还是摆摊?中Qing报的报道:年轻人开始热衷“摆摊”。

报道说,摊主本来没想挣什么钱,主要就是想体验下生活,没想到轻轻松松年入百万,还说:随着经济越来越好,行业不断洗牌,抓住机会体验一下吧。

这谈吐,格局,意识,一个摊主小哥站位还挺高,难怪他能赚这么多,摆摊之前是不是做M体的?

咱们赚不了那么多,咱们比不上8套播放的,努力的人在帝都F斗几年,就能买二环边的四合院。还有说唱歌手转行卖烧烤,也能年入百万的。

但看看时间,这哥们是22年夏天开始干的,那一年12月才上新版本,口罩才过去,不过才四五个月,这个年入百万是咋出来的?

夏秋和初冬的时候,这个哥们也在营业?那个时间段为什么他能开业?是不是该查一查?

咱不多说,咱就说那个炸土豆的夫妻吧!

一份炸土豆或者炸豆腐大概10块钱,因为再贵销量就少了。那么一天9000块的营业额,大概得卖900份。

咱就算他俩是超级赛亚人,不吃饭不休息不去厕所直播不用互动,每天连续工作10小时不间断,每小时也得做90份。

也就是这两人平均45秒,就能卖出一份,这个比机械化程度很高的“开封菜”(KFC)还要快好几倍。

带风向带进下水道,还把清明上河图画成清明上盒图。

此外,计算500斤土豆,加上250斤的豆腐,除以900的份数,平均每份竟然能有0.83斤,也就是一斤半还多点。大家经常吃小吃摊的,这种管饱的分量才买10块钱,这可是从来没见过的,难怪这二位生意那么好。

这对夫妻的小吃摊,完全就是餐饮企业的典范和标杆,营销4P做的太到位了。你看啊,产品:量大又足;价格:物美价廉;推广:同时还在开直播吸粉;渠道:开拓线上还能挣打赏,做网红,还上了Y视。

下一步就该是舌尖上的足疗了,错了,是舌尖上的美食,完全可以被当作餐饮界的教学典型,麦当劳、肯德基、喜茶等餐饮连锁,都应该来这里深度学习考察了。

咱们先从商业和数据角度看,看看小吃摊的生意是否真的那么好?

拿一些数据试着去分析分析。摆小吃摊能赚钱,很多人一般都流于日常感受来判断的,还有各种报道中的勤劳神话,以及“我有一个朋友……”

这种小作文。然后看数据,也是能找到的。

借用《中投顾问:中国地摊经济数据分析(2020)》给出的结果显示:常见的地摊经营种类,主要有废品回收、摊位果蔬售卖、载客载物、手机贴膜、日用小商品售卖、加工食品售卖、修鞋修伞配钥匙维修服务、以及烧烤小吃等。

平均下来,在南slave摆地摊的日营业额,一般在100-800元之间,利润率一般在30-40%之间。

也就是说,普通摊一天大概每天能赚30~320,越收入在1钱到1万之剑,年收入在1万到10万之间,当然这之间的差距很大。如果要多赚,那么早点小吃和废品回收,这两个市场就要抓住。

报道里中的95后小夫妻抓的就是小吃,至于废品回收,对于年轻人而言可能有点拉不下脸去做。不过上边的报道也说了,说毕业的大学生每天捡破烂,也能月入过万了。

当然,搞小吃摊也是要有前期的投资成本,意思就是也是投Z行为,是有成本的。

如果摆摊,那么每个月差不多有300元左右的摊位费,还要去办摊位证照,以及基础的设备就是集成燃气、锅炉的移动餐车,交通费的成本也不能少的。大概估算一下,这个固定成本大概5000左右一年。

就按调查数据中说的,最高年赚10万的有点魔幻的数据来算,净利润大概是9.5万。每年除去过年,给孩子父母过生日以及有个头疼脑热休息一天等必要不出摊的时间,咱们就按照工作350天算,这个比996还激动了,风雨无阻,寒暑无视。

平均一天能赚271块钱。按摆摊时长10小时算,时薪就是27.1元,已经超过了帝都魔都等一线城市的开封菜的每小时的时薪——14.5-16元。妥妥的人生赢家了,毕竟摆摊的入门门槛低,成本也低。

对比程序员,还要学习好多年,摆小摊可能准备一星期就推着车子开始了。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摆摊的收益,要比去开封菜当服务员来得多。但一定要注意,这是最乐观的数据,也是你懂的的M体报道的数据。

要是按照数据范围的下限计算的话,时薪就两块多,不如去开封菜当服务员了。所以说勤劳致富,就有点尬了,因为如果是真的,那么世界首F应该是头驴;而且前一段爆火的本原逻辑视频里,开保时捷的应该是那个棒棒,而不是车里的人。

当然,摆摊调研报告这东西,只能印证当下,不代表未来也一直这样。所以咱们看看未来,在M体的引导报道和推广支持下,摆小吃摊的收入能否持续增长呢?也有数据的。

参考《2020年中国地摊经济行业研究报告》内容,个体经营户年增长人数增长率那时一年比一年高,从15年的12.8%0到了19年的19.8%。

夜间经济的规模和预测呢,在年增长率在16%左右,目前呈现出降低趋势。

两者叠加可以得出,地摊经济的增量趋势,有点赶不上需要摆摊的人数增长趋势。说人话就是,出去摆地摊,也会越来越卷的。而且摆摊行业从业人员,其实跟外卖快递网约车一样,也属于灵活就业,也就是说也存在着缴社bao难,无法享受Y保,劳动保护措施较差等自身局限性。

所以说句实话,报道咱们就不想了,反正大家也都明白,但是网上的争议有,可是你看看这一段到这么密集的宣传:摆摊、烧烤、收破烂…年轻人找到发财新风口?又开始拿年轻人做话题流量了,都想把青年攥在手里,所以啊,你得擦亮眼了!

不过这些还都不算啥,还有更厉害的人呢,因为网上流传出一张图片:

这个就有点赛博朋克了,你看这名字都不上心,这本月的KPI能完成吗?可不少人信以为真了,好像真的发现了金矿,还开始跃跃欲试了,这个情景,真的很像十年前。

犹记得那2013的初春,所谓的“大众创Y,万众创X”那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情景犹在眼前。如今呢?的确有创业创新成功的标杆,但是有几个,说的上名字的有几个?

留存下来的又有几个?在想最近看见青年人烧香拜佛就说奋斗的青春美丽......

还要运转的本原逻辑,结果被豪车破防,又开始悄咪咪的剪视频......

大学生流行的孔乙己文学被diss了:觉得要放下读书人的架子,脱掉内心的长衫,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

再结合这些报道来看,所以汇成一句话:不要摆烂,不能躺平,起来摆摊。

都告诉你了有人摆摊日入9000,有人摆摊年入百万,连搞说唱的这么时尚的人,都放下架子去卖烧烤。

有什么不行的?看完这些,模模糊糊得回忆起一些记忆的片段:咱worker要为G家想,我不下G(摆摊)谁下G(摆摊)......看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配合45度摔刷甩一下杀马特的长发)。

综上所述,浅层次来说,看报道的时候,要长个心眼,一定不要把个别当全部,拿特例当常态,拿结果当过程。就像报道的这些,可能是真的,但是全南slave下来,有几个这样的?

例如之前十年做电商的,的确有杰克马,兄弟东,并夕夕等成功案例,但是更多的是99%的都挂了。

看到的都幸存者偏差,就是所谓的一将功成万G枯,一个人成了,聚光灯,鲜花和流量都给了他,剩下的一万人,也就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所以不要心存侥幸,报道呢可以选择性报道,用成功的那些案例来举例,还不能说人家报道不对。毕竟报道的人和事,也是客观存在的嘛!

要知道,这些报道呢,往往喜欢抓住一个成功点吹。

所以说摆地摊当然能赚钱,可是要赚大钱,那却并不容易。往深层次来说,也是宏大叙事没办法了:

今年的经济拉,就Y困难已经很明显了,是个人都能感觉出来(没感觉的到,很羡慕你,你是zhou公子)。

但是以工D赈,考G扩编解决的也有限,又创造不了那么多岗位,各行各业都拉夸。生产制造已经萎缩,甚至消失了好多,还有许多轻加工制造的,也都转移了,到海外了。

金融就不用说了,全都是泡沫,类似p2p那样的,口罩三年更拉夸。互联网现在都在收缩,大厂C员保命,许多岗位不招了,甚至35就让你毕业了,自己做自媒体短视频的,也卷出天际,想要红了能变现也太难了。

F地产,经过一个月的刚需承担后,现在这些天又下来了,大家都在观望,都谨慎了,汽车最近接连降价,但是不买账,因为都知道是新能源车逐步取代油车的清库存,落在谁身上,都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服务业和个体,就不用说了,上街看看街上的店铺,这三年和今年,消失或者变更了多少,就知道了。愁啊,如果真的绷不住,大家研究历史,就不好玩了。

就只能让大家抓紧去摆摊吧,自负盈亏,之前说的共同F裕不作数,摆摊整点钱吃饭吧。

怕你放不开不去摆摊,在家研究历史,所以放出这么多的报道来,想想整十年前?

一个大轮回啊,不过自己需要擦亮眼啊!

0 阅读:38

一坨杠精

简介:少林寺驻武当山办事处大神父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