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豪宅:历经3任传奇主人,世界首富也未必买得起

炎黄小刺史 2024-02-20 18:46:21

说起中国第一豪宅,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位于北京后海的某栋超级豪宅,占地几千平方米,价值十几亿。

但实际上真正的中国第一豪宅,早在300年前就已经存在。它的一根柱子就顶现在的一套豪宅,即便是世界首富也未必买得起整座宅子。

那么,这座“中国第一豪宅”究竟是哪里?他又是如何被建造出来的呢?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皇帝宠臣的骄傲之作

1780年,乾隆决定把最宠爱的女儿十公主许配给了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

这让一直怕遭到清算的和珅欣喜若狂,他决定斥巨资建造一座富丽堂皇的府第,好迎接公主进门。

和珅选择在什刹海西南的一片风水宝地建造新宅。

这里地势开阔,遥望皇城塔楼;背后是北京西山的龙脉,正房朝南向顺应地势;东侧还有月牙河水系环绕,池水盈盈。

按照当时风水家的说法,什刹海附近正是仅次于紫禁城的风水宝地,住在这里必然金榜题名、荣华富贵。

和珅看准了这一点,下决心要将新府第建在这里。

但是这地皮再好,也已有人居住。上面共有两百多户平民百姓,其中也有几户达官权贵的房产。

可和珅毫不在意,动用权力强制拆迁,夷为平地,才腾出这近四万平方米的空地。

选好地皮,和珅立刻着手联系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运来上乘的建造材料。

和珅下了血本,从南方运来上百根楠木杉木作柱梁枋栿;从西北运来汉白玉和青石为台基勾留;从各处山野运来万计的廊砖和琉璃瓦;

甚至据说还从皇宫建材库中挪用了金丝楠木......建材堆积如山,工匠云集京城,和第在四面楹立的围墙内拔地而起。

有一次和珅路过施工现场,看到有几根柱子的木料有微弱的瑕疵。他当即勃然大怒,命令把全部木料推倒重新运来,这就是他对建材的苛刻要求。

大有“富贵在望,不容参差”的架势。

工匠们的手艺也是一流,花纹繁复,雕饰细腻,工程量大且难度高,前所未见。

四年后,这座气势恢宏的府第终于建成,高大的府门雕着双龙戏珠,所有房屋瓦片均为皇室专用的黄绿琉璃,十分壮观。

和珅借助乾隆的宠信,建起这栋仅次于皇宫的奢华私宅。

但是这引起了其他皇子的不满,他们认为和珅这个出身草根的臣子,怎么能拥有堪比皇宫的府第呢?这明显有僭越皇权之嫌。

更有几个相好的皇子私下埋怨,和珅这样妄图永世富贵,怕是会招来杀身之祸。

果不其然,1796年乾隆驾崩后,嘉庆帝即位,立刻展开打击和珅的行动。

永璘觊觎已久的宝地

嘉庆先令和珅主持乾隆的葬礼,等事毕,旋即宣布和珅数十条罪状,下令抄家。查抄出了八亿两之巨,相当于当时朝廷十五年的税收,随后将和珅赐死。

和珅死后,他那建造于什刹海畔的豪华府第被嘉庆皇帝封赐给了他的同母弟永璘。

其实,永璘早在和珅还活着的时候,就对这座富丽堂皇的宅邸垂涎三尺。

更年轻些的时候,永璘曾与其他皇子聚会时说过,自己对皇位权力不感兴趣,只求有朝一日能分得和珅的这座宅邸居住,那他就心满意足了。

嘉庆皇帝在清算和珅后,想到弟弟永璘过去的心愿,就把和珅的宅邸封给了他。

为了配合永璘的郡王身份,嘉庆还吩咐内务府按照郡王的标准,对这座宅邸进行了改建,这座府第也改名为“庆王府”。

不过,考虑到和珅的儿媳固伦和孝公主还住在宅邸内,嘉庆并没有把整座宅邸全部赏给永璘,永璘只得到了这座宅邸的一半居住。

一直到1823年,也就是道光三年,和珅的儿媳固伦和孝公主去世后,这座宅邸才正式完全成为永璘的私产。

但是,此时永璘本人也已经去世一段时间了。

根据清朝的等级承袭制度,永璘的后人只能承袭辅国将军的爵位,不再适合继续居住大型王府。

所以,永璘的后人还是全家迁出了这座宅邸。

奕䜣的中兴之作

1851年,已经登基为帝的咸丰皇帝决定把这座空置的宅邸赏赐给他的亲弟奕䜣,并正式把它命名为“恭王府”。

奕訢刚搬入恭王府就召来京城最好的宫廷大师傅,参照皇宫造办处的规制,对恭王府进行修缮装修。

额枋上补齐了黄绿琉璃瓦,正殿改为凤凰花纹;厅堂的紫檀木家具打磨上油,换上了新的锦缎软褥;所有出入廊柱更换为罕见的金丝楠木......

在奕䜣的经营下,这座已经有百年历史的恭王府焕然一新,恢复了它作为王室财产的光辉与荣耀。

但是,好景不长。奕䜣与太后之间最终矛盾激化,他逐渐失去了太后的信任。

在失势后半生的岁月里,奕䜣只能静静地居住在这座恭王府内,看着它日渐破败,而自己的政治抱负也成为泡影。

从私宅到公园,百年沧桑

辛亥革命后,奕䜣的后人溥伟曾一心想要帮助清室复辟,为此不惜抵押了恭王府。

几经转手后,这座宏伟的王府终于在1925年被一所教会学校买走,改建为女子学院。

解放初期,这里一度成为师范学院的院落。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音乐学院也曾迁入恭王府办学。

由于管理不善,恭王府的古建筑遭到了严重破坏。花园部分直接被分割成工厂厂房,许多珍贵的古建被拆除。

曾经的王府,沦为了普通人的宿舍和工作场所。

上个世纪70年代,时任国务院总理得知恭王府被严重损毁的情况,亲自作出批示:一定要保护好恭王府,并在条件具备时对外开放。

在总理的关心下,国家投入重金对恭王府进行全面修复。原本居住在里面的单位逐步搬出,损毁的建筑也得以修缮。

按照原状复原了宫门、戏楼、碑刻等,恭王府重新焕发出历史的光彩。

1988年7月,经过6年修复的恭王府正式对外开放。

现在它已经成为北京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来此参观感受历史。

恭王府建筑艺术

恭王府集中展示了中国古典宫廷建筑的精华,其布局严谨、建筑艺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被称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规范”。

整个恭王府状如毗邻皇城的別業皇宫。它的正殿、东西配殿等主体建筑,完全仿照皇宫设计,极尽奢华气派。

这些建筑多为两进,带有抱厦,每进之间还隔有房廊。结构严谨,布局合理。这种从正殿到后宫再到花园的布局,成为清代宫廷建筑的标准样式。

正殿悬山顶,单檐歇山,层层递高,最高点达17米。它有七开间,正中三间最大。每间都有精美的彩画、楹联点缀,而正中的三间则绘有五爪飞龙,更显皇家气派。

东西配殿也演变出多种形式,如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等多种错落的山墙顶层。这种变化丰富的屋顶形制,成为清代宫廷建筑的一大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恭王府的建筑多采用贵重的紫檀木、金丝楠木等建材,这些木材只有皇室才能用得起。

这也从侧面展示出恭王府主人的权势。

室内极尽奢华华美。墙壁雕龙刻凤,画梁彩栋,富丽程度不亚于当时的皇宫。这细腻精湛的手工艺术,充分展现出中国古代建筑业的辉煌成就。

我们可以说,恭王府代表了18世纪中国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准。其建筑风格和艺术造诣,已成为研究中国古典宫廷建筑不可多得的实物教材。

恭王府的历史意义

恭王府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第一豪宅”,不仅因为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更因为它的特殊地位超越了富人的居所。

它不仅是一座房产,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恭王府,见证了整个清朝的兴衰历程,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它如同历史的活化石,记录下18世纪中国最鼎盛的时期。

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当时皇亲国戚的富丽生活和奢靡随意。这些王公贵胄们不知民间疾苦,整日沉溺在皇恩和财富带来的荣华之中。

同时,它也记录下了晚清时期的动荡衰败。外敌入侵和内忧叠加,令这个古老帝国逐步走向终结。

如今,恭王府已经不再是某个权贵家族的私产,而是归属于全体人民。我们为它翻新,它也回馈我们以历史记忆。

可以说,这个曾反映帝国兴衰的老宅子,如今正在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走进公共生活,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

我们都期待它能够永续发展下去,成为一处生动的历史教科书,讲述中国的故事。

参考文献

【1】风水宝地恭王府——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引用日期2023-02-15]

【2】历史沿革.恭王府官网 [引用日期2019-06-30]

【3】北京五大古建筑保护背后的周恩来身影.人民网·周恩来纪念网 [引用日期2023-02-16]

8 阅读:9372

炎黄小刺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