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罗马帝国经济的繁荣与腐败,罗马是如何从黄金时代走向危机的

晗史如烟 2023-02-27 17:07:06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罗马本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但它却经过长期的对外战争,凭实力把地中海变成了自己的“内海”,在公元前 509年进入共和时期。

自罗马共和国建立开始,便横扫四方,成为了一个横跨非洲、欧洲、亚洲,称霸地中海的空前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罗马在西方文明和世界经济史上是举足轻重的,而罗马帝国经济的发展最少不了的便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这“三大支柱”。

但罗马帝国成也在此,败也在此,三大支柱最终也成为了其衰败的推手。

一、罗马帝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早期罗马帝国的农业经济,随着农业工具、耕作技术的改进和提高,逐渐发展。

后来由于各行省耕地面积的增加,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多,于是,种植葡萄和橄榄等经济利润较大的农产品,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

北非的突尼斯、阿尔及利亚、高卢南部、西班牙的东部和南部海岸也都开始栽培葡萄和橄榄,呈现经济繁荣的景象,而高卢北部盛产粮食,大量运销外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农业生产中心也开始在罗马帝国各地出现。

与此同时,帝国前期的手工业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其生产工具和技术与罗马共和国时期相比已有所改进。

这一时期,手工业生产部门增加,产品种类繁多,技术分工细密,这在许多考古发掘中均可考证到。

这个时期各行省的手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期间许多行业甚至形成了相对应的中心,而亚历山大里亚作为东部地中海地区的大都市。

其工业在内战后更是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更是以一己之力,为整个地中海地区提供了大部分的手工业产品。

随着手工业产品类型的增多,其分工也变得越来越细密,产品之间的竞争关系也逐渐显现。

此时,手工业的发展不仅在各大首府出现,它在一些大庄园里也有所发展,甚至与城市手工业工厂产生了竞争关系。

公元1世纪时流行的工业制品以美观为主要特征,例如印纹陶器在技术上精巧异常,美不胜收。

公元 2世纪时,这一特征却逐渐消失,同样的陶器,虽然在实用方面仍坚固实用,但造型却显得单调呆板,毫无灵气。

各制品的风格和主题也是互相承袭,毫无创新。这种情况在珠宝首饰、金属雕刻艺术品、玉雕、家具和家用器皿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随着手工业的发展,罗马帝国各地所生产制造出来的产品,已经出现了“瓶颈期”,造型已趋于简单化和定型化。

这一时期罗马帝国的工业进步,主要是由于帝国各地的城市建设带动了需求,交通运输的建设也便利了工业品流通,各地消费者及消费量迅速增加。

又由于贸易的发展和经济活动空间范围的扩大,工业品输出可以达到远方的市场。在这些工业中,建筑业、金属工业、制陶工业、纤维工业和家具制造业比较发达。

建筑业的兴旺主要是由于城市的繁荣,刺激了建筑业的发展,比如说庞培城,它有着可容纳5万观众的大剧场,以及宏伟的罗马隧道和凯旋拱门等。

征服战争和武器制造则带动了金属工业的发展。在大规模征服战争结束后,金属工业的需求主要来源于农具的制造、各种手工业工具的制造。纤维工业主要是棉纺织品和毛纺织品加工业,是罗马帝国最重要的工业之一。

二、罗马帝国经济的繁荣离不开城市和贸易的发展

(一)罗马帝国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繁荣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罗马帝国经济发展到鼎盛阶段的一个标志。

罗马帝国初期,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

历代统治者把曾经的羊肠小道和贫民居住的破败街区,逐渐改造成了具有庄严神殿和巨大公共建筑的,宏伟的世界首都,据估计,当时罗马城居民人数在 70万人左右。

当时还出现了许多新城市,均兴建于帝国初年。罗马帝国的这些城市,虽然面积大小、人口多寡、财富和政治上的重要性各有不同,但是却有着都管辖“市辖区”的共同特征。

这个“市辖区”的前身,可能是古城邦原有的领地,也可能是后期指定分配给某个城市的土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个城市都有着自由治理的权力,而在这些城市之上则是罗马中央政府。

一般来说,中央政府除了税收外并不干预城市的管理,城市的自主权是比较完整的,而城市的繁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罗马帝国经济的发展。

(二)罗马帝国贸易的发展

“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帝国的统一,把各地的贸易也连接了起来,商业活动畅通无阻。

久而久之,这一切便在西欧各省引起了一种新的商品需求,如酒、橄榄油、工艺性的金属器皿、精美陶器和玻璃器皿等。因此,早期帝国的区域贸易和对外贸易空前兴旺发达。

对外贸易虽然不占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其贸易额却是很大的,利益收入十分可观,而且贸易活动十分活跃,商品的输入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范围广泛,几乎涵盖全球,奇珍异宝数不胜数。

这一时期罗马帝国同中国之间的贸易不断发展,但来往贸易的货物中,大部分都是常见生活商品,而出口到东方去的商品,则多为手工业制造品,和一部分的特色原料和食物。

罗马帝国形成了几个大的国际商业中心。这些主要集中在地中海的大港口,或在意大利,或在地中海沿岸。

由于这些港口位于大商路的终点,每个港口除输出本区特有的物品外,还从罗马之外输入大量货物。

波斯布鲁斯的各港口、黑海东部各港口以及巴勒斯坦各港口都是这样的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有力地促进了罗马的商业贸易。

早期罗马帝国时期商业贸易的发达还体现在银行业的发展。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就需要更多的现金对企业进行改进。

同时,许多作坊主和商人手中也积累了大量现金,因此无论是对银行,还是以此为业富翁来说,贷款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同时银行业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罗马帝国境内的贸易。

三、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衰败

罗马帝国的繁荣在安敦尼王朝时期达到了顶峰,然而,在维持了六十多年的繁荣后,罗马经济的“黄金时代”从此落下了帷幕。

从公元 2世纪中叶往后的三十多年里,政局动荡和混战的不断发生,严重地破坏了罗马帝国城市和乡村的经济。

而蛮族的进攻和波斯的不断入侵,则切断了帝国东方各主要工商业中心之间的一切主要商路。

只注重创造和维持繁荣经济的城市逐渐凋零,最后只残存了少数城市(那些曾经成为工商业中心的城市)。

由于贫困化在广大居民群众间普遍覆盖,导致消费者日益减少,市场逐渐缩小,而且政府所规定的价格又太低,工业自此走向萎缩,大工业作坊更是逐渐绝迹。

同时,农业也经历了危机,因为工商业的不振,导致农业原本的资源被剥夺,再加上国家的苛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和产品被掳走。

战争、徭役和繁重的捐税使农村居民日益贫困破产,大量人口流浪各地,使得农业经济处于萧条的状态。

从公元 2世纪末至1世纪末,罗马帝国城乡出现了全面混乱的现象,史称“三世纪危机”,实质上就是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危机。

除此之外,商业和运输业也成了一种不可逃避的世袭负担,即帝国政府采取强制手段,把各行各业居民及其后代都捆绑在了自己的土地和职业上。

这一时期,频繁的内外战争和海盗的猖獗,使得商业贸易被迫停滞。

在此形势之下,罗马的商业也开始迅速萎缩,倍受打击,从生活基本必需品开始,整个商业就此衰落。

商业的萧条除了海盗和战争的外部因素外,还有消费水平不断下降,城乡经济的萧条,人口减少,从而造成罗马帝国经济的衰退,自此一蹶不振。

公元 476年,日耳曼人入侵,最终使罗马帝国宣告灭亡。

随着帝国的瓦解,大部分以其存在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消失了,但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贸易仍在继续进行,这种模式成为中世纪欧洲新的经济形态的基础。

结语:

这座称为“永恒之城”的罗马,早期不仅政治安定,而且经济景象十分繁荣。

罗马借助商业贸易和侵占扩张,广泛与世界交流,其经济制度的发展促进罗马走向强盛,但同样,后期罗马的衰亡也与经济的崩盘有着重要的关系,可它衰亡的真正原因,回顾历史就会发现,真正的原因是“贪婪”。

参考文献:

《罗马人的故事》

《罗马人的遗产》

《罗马的货币制度》

《罗马衰亡的原因》

1 阅读:48

晗史如烟

简介:晗史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