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棵树,重刷《我的阿勒泰》后找到和《怦然心动》的相通之处

丹翠聊剧杂谈 2024-06-02 10:14:44

城市长大的人恐怕很难有机会像《怦然心动中》朱莉那样爬上一棵树看日出日落,或者像巴太和文秀一样看彩虹。看着白哈巴村的那棵树成为旅游打卡地,人们排着队爬到树上眺望风景,我很想知道他们是追剧成真的圆梦行为?还是有着同男女主一样广阔的格局和心境?

十多年前看《怦然心动》时,对朱莉在树上看小镇人来人往、日出日落后感受到的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美并不懂得,也不明白朱莉爸爸告诉她画中的牛、草地、阳光单独看起来很普通,组合在一起就产生了魔力是怎样的寓意,甚至不知道“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是西方哲学先贤亚里士多德提出的。

有些道理如果不是悟出来的,谁告诉你都没有用。就像“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这句话,当生命在日复一日中历练,在不断向高处攀爬时经历成功与失败的往复,才明白其中的奥义。

如今再看《我的阿勒泰》,当文秀和巴太坐在树枝上眺望远方、讨论彩虹布拉克的含义,电光火石般想到朱莉,猜想导演或许也是想表达这更深层次的含义。

巴太和文秀其实都是阿勒泰的少数和局部,一个是非牧民且追求作家之梦的汉族姑娘,另一个虽是牧民却也想着离开牧场追求驯马事业,哈萨克族的游牧环境和特性是“整体”,两个“另类”的年轻人是“部分”,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形态出现时,整体就具有了全新的功能,那就是适应时代的发展,让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所以巴太的爸爸苏力坦从这两个孩子,也就是从“局部”看到了“整体”,走公路、交出猎枪、不再养鹰、同意儿媳带着孩子改嫁,他接受了自己喜爱的事物一点点消亡。所以,巴太和文秀看到的不止是彩虹,他们看到的是美好的未来;他们谈论的也不只是踏雪名字的由来,他们谈论的是对自己所追求事业的坚持和热爱。

如果只谈爱情,也是同样的道理。朱莉二年级时就被布莱斯迷人的眼睛吸引,后来她明白原来自己是被布莱斯的一个极小的“部分”吸引,当布莱斯其他的部分:虚伪、说谎、懦弱同时出现且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影响了布莱斯整体功能的发挥,整体的功能变的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他身上的光环在朱莉的眼中消失了。

巴太和文秀的爱情亦是如此。有的人认为:文秀不美丽、巴太是糙汉,我认为这些外貌协会的人太肤浅了。吸引巴太的是文秀的勇敢、善良、正直、孝顺和写作才华这些“部分”,而吸引文秀的是巴太的温和、善良、勇敢、乐于助人和驭马才能这些“部分”,正是因为两个人身上具备的“部分”之和合理有序,使得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使得他们在彼此眼中闪闪发光。

如果只看颜值这一个“部分”,三观跟着五观走,有可能会在经年累月中发现对方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的浅薄和丑陋“整体”?愿每一个人在生活中多注重对方的内在品德,愿每一个人都能像布莱斯和朱莉、巴太和文秀一样,遇到彩虹般绚丽的人,让你觉得其他人都只是浮云。

​​​​​

0 阅读:0

丹翠聊剧杂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