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这样3则信息:
一是六大行日前公布的2023年房贷数据显示,房贷规模缩水6000亿元;
二是二手房新增挂牌量3月比2月增加了35.6%;
三是目前已有30多个城市推出“以旧换新”政策,以打消“未卖掉旧房不敢买新房”的顾虑。
看似不相关的几条信息,其实有着本质联系,起码体现了以下3个新信号。
一是反映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购房者不敢轻易购房;
二是不仅新房市场萎靡,二手房市场压力更大,一些人看到楼市长期得不到反转,等不及就索性把房子挂出来变现,这里面有急需资金的原因,更多的是对未来不确定性担忧增加,落袋为安的人在逐步增加。
三是对现有住房不满意,希望把老房子卖掉,然后置换成新房,其实就是改善一下居住品质。但当下市场别说卖高价,就是寻找客户都难,这事实上与价格关系不大了。地方自然是看到大家的顾虑,越来越多的城市推出“以旧换新”。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以旧换新”概念在最近很火,可从实际看,无非是直接收购、与中介合作以及发放补贴3种方式,但效果可能并不是大家想象地那么好。道理很简单,资金不会凭空出来,羊毛出在羊身上。
比如直接收购二手房用于保障房,从地方实行的来看,最高也不过市场评估价的8折,最低甚至有6折的,这种情况你会卖吗?估计出手的不多。
与中介合作更好理解了。委托中介帮你卖新房,价格还不是中介说了算,如果真要卖掉,自然也是很低的价格,而且还可能存在两头吃,得利的肯定不是卖房者。而且,新房那边也固定在一个池子里(其实就是不好卖的房源聚集池,位置口碑自然没那么有竞争力),你确定你会置换成这样的房子?
最让人安慰的就是购房补贴,毕竟这个是真金白银的嘛。但最近也出状况了,不少地方购房补贴遇到“兑现难”现象,人家明确表示经济压力大,财政压力也大,只能是且走且看了。说白了,都在开空头支票,前面出手置换房子的人没拿到补贴,你觉得后面的人还会跟进吗?答案很明显。
转了一圈,如果经济不恢复正常,大家兜兜里没有钱,其实是玩了个寂寞。在这些信号的作用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一个现象,即便是在同一座城市,二手房市场价格比新房还差,房价下探的幅度明显要大很多,比如,新房打个7折、8折不得了了,但二手房能直接给你来个“拦腰折”,甚至“膝折”。鉴于此,以下3类房子将变得“最难转手”,原因你可能没想到,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分析。
第一类是新建设区域的房子。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地方债务余额为40.7万亿,与发达经济体相比的话,占GDP的比值其实是相差无几,换言之,再大举借债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这也是国家为什么在去年底就提出,要优化“央地债务结构”。这其实是很好理解,如果地方一味举债又还不上的话,其影响显而易见。国家更多的以发行国债替代,很明确地说,地方如果经济本身不是很突出的话,除了一些战略层面的急需,想使用国债其实是没那么容易申请的。
说了这么多,啥意思?用某位业内人士的话可以读出一二,“10年以上的新区,大体轮廓有了,问题不大,但5年内新规划建设的新区不要幻想太多,难起来”。说白了,经济发展压力大本身就是趋势,现在又遇上口袋没钱,大开大合的高速建设期已成为过去式,此前规划的大饼难实现,这对周边的小区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某国家级新区,在3年前房价直冲4-5万,现在呢?遍地都是2万多的房价,问题是看房人还寥寥。这些新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型配套不全,要产业没产业,要学校没学校,
商业配套、交通等都大打折扣。
要知道,当时的房价都含有这些因素的溢价,未来这些积极因子没有了,而且还会产生恶性循环,因为这些地方由于当时饼画得大,来买房人中,投资客占有相当的比重,现在大型配套没有,新接盘的人也不可能来,你说这些房子转给谁?
第二远郊和都市圈的房子。
这一条就不多解释了。前面说这轮楼市跌幅最深的其实就是这些地方,无论是环京、环沪,还是环深,包括一些规划的国家都市圈等地方,以前两三万一平米,现在就只有大几千一平米了,以前一万多的,现在只有小几千一平米了。很明显,他们比所在城市的市区跌幅大多了,不比新区跌幅少。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郊区在楼市火热期,地价较高。一些开发商在主城拿不到地,顺便在郊区也抢一块、两块,大家看到开发商都这么有信心,比如地价都1万一平米了,房子怎么也得卖2万一平米吧,所以,当时新盘卖1.5万是不是很便宜?还搞成摇号卖房,但遇到楼市不行时,城区的房子都不好卖,谁还会买你远郊和都市圈的房子?
二是一座城市终究不会把核心资源转移到远郊和都市圈。楼市火热期,往往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开发商为了卖房子,地方为了卖地,画了很多的饼,一会这个大企业要来,一会某某规划又出炉。其实,当我们冷静下来想想,城市招商引资本身就困难了,主城都还有大量空置的办公楼、废弃的厂房,谁还会把好资源搬到远郊和都市圈边上,去辐射周边的城市吗?显然不现实,后面更不可能,没那么多资源的。
第三是老高层房子。
有人说,我住的高层住宅感觉还不错,视野好,也没什么设备故障,这可能是不少人目前的体验。原因就在于,我们的高层住宅快速发展也就十多年时间,大家并没有真切体验到老高层住宅的弊端。但是,近两年来,不断有高层住宅火灾,甚至大风事件出现,人们对老高层住宅的质疑在不断深化。
特别是火灾,新华网曾发文章题为《公安部发布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十大提示》,其中提到,国内配备的消防高举车大都在50米以下,大多数消防水炮、水枪高度也是50多米,超过50米,基本难有有效的外攻手段。其实呢,这个高度还是等级很高的大城市才有的,配备数量也不多,一般城市连这个高度都达不到,主要是造价太贵了,一台车要大几百万、几千万。君不见,一些救火实录视频中,消防水枪根本都够不到起火部位。
因此,不少人开始担忧,随着高层住宅楼龄增加,一些设施设备开始老化,更容易引起火灾,逃生将是个难题,如果再遇到大风、地震等突发事件,不能不让人忧虑。说直白点,未来这样的事件如果频繁出现的话,人们对老高层住宅的好感会不断弱化,会加速降低其价值的预期。反正,自南京电动车事件、南昌大风事件后,身边一些朋友都在讨论趁市场回暖把高层房卖了。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转变,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目前越来越多省市开始制定新规,未来将供应低密住宅用地,这其实是明显分流高层住宅接盘客户的。有低密改善品质住宅,谁还会花大资金买鸽子楼?
最后,用经济学家李迅雷最新的发言说:
这轮房地产调整的时间可能比较长,历史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同时面临总人口减少、老龄化加速、宏观杠杆率接近300%、房地产周期开始下行等如此复杂的局面。
说得很直白,未来楼市恢复不会一蹴而就,但即便恢复了,这些复杂的局面因子也不可能同时消失,房地产市场分化也在所难免,以上提到的这几类房子“难转手”或是大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