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老抗美战地重游(一)寻找三所的战地

来自彩云之南 2024-06-24 09:42:53

我们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143野战医院的老兵,我们组成了一个8人战地重游团,坐上了中老列车,去老挝找寻我们五十多年前援老抗美的战地。

什么是援老抗美?每当我说起援老抗美,许多人会这样问我。这不奇怪,援老抗美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是一个保密的国际救援军事行动。    现在,随着时间的流逝,援老抗美已经解密,并写进军史。在公众媒体上,我也看到了许多有关援老抗美的信息。     这是我在百度百科上看到的,由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发布的援老抗美的权威解释:“老挝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为支持老挝人民捍卫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事业,应老挝人民党和老挝王国民族联合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决定为老挝提供军事和物资援助,并帮助修建公路。1961~197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关院校为老挝培训了6批战斗部队、军官和各种技术人员2000余人。这些学员成为该国抗美救国战争和军队建设的骨干力量。1962~1978年,中国先后派出18个工程大队、3个民工大队无偿帮助老挝修建公路,直接投入施工力量7万人、主要施工机械2250多台,共计修建7条总长822.4千米、路面485万多平方米的沥青公路,桥梁131座,涵洞2677个。为保障筑路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根据老挝人民党和政府的请求及中老双方协议,中国于1969年3月~1973年11月先后派出高射炮兵第705大队和第302、第303、第304支队共2.13万余人,担负援老筑路工程的防空作战任务。在4年多的时间里,共进行防空作战95次,击落美军飞机35架、击伤24架。中国援老部队在施工和对空作战中有269人光荣牺牲。对中国人民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为老挝取得抗美救国战争胜利所作出的贡献,老挝人民党和政府曾给予高度评价。”

我们143野战医院,就是这支援老抗美大军中的一个医疗保障队伍,我们医院从1971年9月出国征战到1974年5月光荣回国,我们在老挝的热带雨林里度过了两年另七个月!  那时,我们都很年轻,我们的院领导都是四十多岁,我们“年长”的医生和护士也就三十岁左右,大批的人员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还有一群十多岁娃娃兵,笔者就是其中之一,到老挝时,我刚满14岁。  我们的战地,就是我们的野战医院,是我们亲手在渺无人烟的热带雨林中建盖的。那时,我们住在军用帐篷里,晚上睡在简易的床板上,点的是煤油灯,我们管它叫马灯。早上,天一亮,我们到炊事班吃完早点以后,背着枪,拿着砍刀和绳子,扎紧裤管口,并在上面涂上防蚂蟥药,就钻到了密林里,砍树做大梁,砍竹子做篱笆。到了下午收工时,每个人都用绳子捆上一捆胜利成果,汗流浃背地回营了!

料备好了以后,我们砍掉了一人多高的飞机草,挥汗如雨地用锄头平整了一块块地基,男战友挑大梁竖立柱,女战友削竹条编篱笆,油毛毡盖顶,硬是在老挝的密林深处建起了野战医院。

我们盖的房子,可以躺在床上数星星,时不时黄蚂蚁、蚂蟥、蛇会来钻我们的被窝,我们还是很欣赏和享受我们的房子,因为这是我们辛苦劳作,克服了许多困难而得来的胜利成果。

我们143野战医院,出国的有院部和两个医疗所。院部和一所在老西线的7公里半。三所搬迁过多次,最后落脚在纳堆的一个桥旁边。二所抽调了一部分人员参与出国任务,还有一部分人员留守在昭通。  我们的医疗所是“麻雀虽小,五脏齐全”,每个医疗所都建有病区和生活区。病区里有门诊、医护办公室、药房、消毒室、内科病房、外科病房、手术室等等科室。生活区有我们的宿舍、炊事班、会议室、操场、菜地、水井、冲凉室等等,我们还养猪、种菜、磨豆腐。

在这样的战地里,我们收治了患病受伤的援老抗美指战员,为他们治好了病,健康返队,我们定期到部队巡诊,送医送药到部队。我们圆满地完成了援老抗美筑路医疗保障任务。我们也收治了患病的老挝群众,救死扶伤,履行了国际主义业务,为中老友谊作出了贡献。

1974年5月回国以后,尽管战友们在以后的岁月中各奔东西,有的复员,有的转业、有的调离,有的已经离开了143医院。可是这段援老抗美的经历,是我们军旅岁月中的精华,让我们终生难忘,铭刻在心。这些在老挝密林中的战地,也常常让我们魂牵梦绕。  我是一个战地情结很重的人,早在2012年,我就跟随在新浪网认识的援老抗美各部队的战友到老挝去战地重游,寻找战地。由于准备得不充分,感觉这次出行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从那时起,我就想,我一定要和我们143医院的战友一起来寻找我们的战地,圆我们的战地梦。  我的这一愿望在2024年5月21日成为了现实!我们的143野战医院战地重游团成行了!

岁月如梭,转眼离我们援老抗美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当年的十多岁的娃娃兵,现在都成了两鬓斑白的老年人。  就是要趁着我们现在还走的动,一定要结伴到老挝,来一次战地重游,重走青春路,共同去找寻阔别了50多年的战地。  我们坐上了中老列车,列车宽敞干净,运行平稳,车速很快,早上8.10分发车,中午12.45就到了磨憨。从昆明到磨憨,只用了不到5个小时的时间,这也太快捷了!战友们感慨不已!不禁地回想起50多年前我们出国的情形。

1971年9月底,我们是坐在汽车团的大卡车走昆明到磨憨这条路的。那时由于道路情况很差,全是些沙灰路和泥巴路,且蜿蜒崎岖,车速根本快不起来。我们坐在自己的背包上,经常被汽车甩得掉在车厢地板上。每到一个休息点,都有战友下车呕吐。一路上,在各地的兵站吃饭住宿。我们整整坐了六天车才到达磨憨。    我也想起了我2012年前走这段路的情景。当时,我们是坐着中巴车走这段路的,清晨出发,一直到傍晚才到磨憨。一路上连行驶带吃饭共花了十几个小时,人还挺累!  而现在,坐上了动车,只用了4.5个小时,人还挺轻松!  由于旅行社在昆明就给我们办好了签证。所以在磨憨口岸的通关速度是很快的。我们很快就办理完出境手续,大家赶快在国门前合个影。

很快,我们就站在了老挝的国门前,大家抓紧时间拍照留念。

这时,我们的中国导游把我们8人定制小团交给了老挝导游小王。  小王导游是一个聪明能干的老挝小伙子,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导游,懂六国语言。  小王导游先带我们到一个餐馆去吃了午饭。又在店里兑换了老挝基普。我用300元人民币兑换了90万老挝基普。我由此得出1万基普﹦3元人民币。

吃完饭后,我们向小王导游提出,要去寻找医院三所的战地。三所的战地在老挝纳堆,离磨憨口岸20多公里。我们的汽车朝纳堆方向开去,小王导游在车上给我们讲解老挝的风土人情。当我们的汽车经过纳堆的一个桥时,车内三位三所的战友顿时欢呼起来,她们喊到:“快停车,就是这里!”

车刚一停稳,我们全部人都兴奋地下了车。三所的战友激动地摸着桥栏,感慨万千,个个都喊着,就是这里了!我真没想到寻找三所的战地会这么顺利!三所的三位战友在桥上兴高采烈地指认着当年她们在桥上留下的痕迹!白爱云战友说:“我看到这个桥的一刻,我心跳加快,热血沸腾,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我兴奋地欢呼,我们找到三所的战地了!”

白爱云战友指着桥上的一处桥栏说,当年她就是在这照了一张相,今天也要在这照一张。

晓华战友指着桥头边的一条小路说,当年他们就是从那里下到河里给病人洗被服。

张旭战友摸着桥栏,十分感慨地说,想不到这个桥经历了50多年风雨,还是当年那个模样,我们在桥上桥下照了不少照片呢。

我们战地重游,寻找三所的战地,首战告捷,其它战友也信心大震,满怀喜悦地为三所的战友拍照录像。

当年,在这个桥上,三所的战友在这里拍照留影。在桥下,三所的战友在河中为患者洗衣服洗被服。这座桥,给三所的战友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也成了三所战地的一个重要标志。

现在终于知道了,这座象征着三所战地的桥叫南通桥,是援老抗美工程兵为老挝人民修建的一座桥,历经了50多年的风雨,仍然完好无损。以后找三所的战地,就找纳堆南通桥就可以了。

原来这座桥的一头,有一个路标牌,三所的不少战友,都在路标牌下留过影。

现在,这个路标牌已经被损坏了,只留下一点牌墩的残骸。

这座桥的另一头,曾经建有一个大门,上面有个横标,写着:热烈祝庆三号友谊公路胜利竣工的字样。不少战友都在这拍照留念。

当然,现在这个大门也不存在了。

我们过了桥,又上了一个过去被称作“威虎山”的坡,来到了三所战地。

这片空地就是当年那个在密林中的三所的战地。中间是一条路,路两边用铁丝网围上了。路左边有树有房屋。路右边比较空旷,停着几辆车。

三所的战友激动地指着眼前这片空旷的场地,说这里是所部,那里是某科室,这里是炊事班,那里是病区等等。大家沉浸在战地重游的喜悦和回忆中。

在这里,我们悼念了战友寇小娜。寇小娜是医院的娃娃兵。她13岁入伍,14岁出国,工作积极,还荣立了三等功。她却由于当时的各种原因,如个人违反了部队纪律,个人年轻脾气倔,部队管理不周等等因素而在17岁的花样年华时永远离开了我们!这件事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我们每次战地重游,都要来喊喊她,悼念她,愿寇小娜战友在天堂安息!

我们这次战地重游,寻找三所战地的工作就这样圆满地结束了!下一步,我们要去寻找院部和一所的战地。  当我们的车走在纳堆到勐赛的公路上时,白爱云战友认出了这条路就是她当年从三所到院部的公路。又根据我们来之前,战友们提供的回忆信息,三所和院部一所相距80公里。  当时,找寻院部一所的时间不够了,导游决定,今晚先到勐赛入住,明天再从勐赛出发,回过头来寻找院部一所的战地。

关心我们寻找战地的朋友们,想知道我们第二天找到院部和一所的战地了吗?请且听下回分解,寻找的经历很精彩!视频:援老抗美战地重游(一)寻找三所的战地

0 阅读:6

来自彩云之南

简介:一位来自云南的女兵建立的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