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养殖业注定要走小型自动化道路

猪哥技术 2024-05-08 09:06:44

今天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畜禽养殖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我的认为是,最终的方向必然是种养结合,中小型规模,自动化道路。

首先说说我们国家的气候条件,应该说和欧洲还有美国的气候是截然不同的,气候条件的不同决定了所采取的饲料的使用方法,养殖模式上的不同,这点在昨天帮主的文章里有体现,我图省事,干脆就给他复制过来了。

欧洲大部分地区都是阴雨天气为主,全年气温也都不高,日照也不是很充分,非常不适合把饲料原料晒干,这样的自然环境也不适合种植大豆。只能种植麦类、苜蓿,玉米等作物,同时因为土地不够多,也不合适合大机械化式的生产,也没工业化烘干的基础。这就导致了欧洲人选择了最经济、最实用的青贮方式保存原料。

反观美国,作为外来人口主导建立的国家,在灭掉本土印第安人以后,获得巨额的土地,且北美整体气候,光照,要比欧洲更适合玉米,豆粕的种植及晒干,同时随着大机械化农业的实现,烘干也成了一个低成本的选项,非常利于运输,保存,出口。

原料保存方式的差异,饲料成本上的差异,又注定了饲养方式的不同。欧洲人那种半干不干的物质,除非人工直接喂猪,要是通过管道,料线的话,是非常不利于输送的,但是直接加水搅拌成水料后,就可以非常方便的使用管道均匀的输送到猪槽。同时因为欧洲地地有限,饲料产量有限,加上水料本身容易变质也就自然而然的选择了分餐饲养。

反观美国,饲料原料是干的,加上土地众多,吃不完的饲料,代表成本是非常低的,很自然的就选择干料任由猪吃了,

以上分析完毕,我想结合我国的环境,我觉得我们应该走的是干料,分餐的饲养模式。而不是现在又再鼓吹的液态或者液态(发酵)饲养模式。至于为什么说鼓吹的液态发酵饲养是完全不适合中国国情的

回过头来咱们再分析一下我们中国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首先是土地紧张,特别是平整的大块土地很紧张,北方平原基本是耕地,在耕地红线的大背景下基本是扩建无望,南方多山多丘陵,小面积的占用一部分进行设施农用地变更尚且有可能,大面积占用基本没有希望。再就是气候条件,南北方都有问题,都不适合养猪,适合养猪的只有云南这块,气候条件会好一点。

而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北方用保温的方法增加保温耗能去养猪,南方用增加降温通风的方法去进行高能耗养猪,甚至这几年受非瘟防控思想出现了南方使用封闭式猪场全负压通风的模式去养猪,能耗就可想而知了,高到恐怖。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们国家的养猪观念,特别是选址观念,确实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其实很多东西,国情决定了我们养殖过程中应该走的方向,比如南方气温高,水资源丰富,应该就是适合开放式猪舍加屋面喷水降温。比如北方,天生就适合走保温加干清粪的养殖模式。

还有这两年备受关注的资源化利用,全国统计了各地认同的资源化利用模式,就有两百多种,各有各的弊端,真正合适的我想南方只有“水肥一体化”这条路,将粪污进行干湿分离后,固体粪污堆肥发酵,液体粪污利用小型的增压水泵,将粪水和清水按照比例输送到周边的农田果园里面去,成本低,运行简单。也适合南方多山多丘陵农田小块且分散的现状。

北方的资源化利用,自然应该是走干清粪+全量粪污还田+翻田设备的道路,因为北方水资源匮乏,且气温较低,不走这条路还能走哪条呢?

所以昨天帮主说的,我们国家适合走干料饲喂的道路,我是深度认同的,我前几年出差去越南,那个地方高温高湿,盛产木薯,提取完木薯粉后,剩下大量的木薯渣,淀粉含量也不低,可以说热带地区的饲料原料天生就是廉价的,加上气温高湿料保存也不方便,在那种地方就很适合用液态料加发酵的方法去饲养牲畜,而国内竟然出现把干料配水去发酵,搞液态料饲喂,我觉得当初能够想得出这个点子的人,一定是985,211毕业的天才了。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我是猪哥靓,和大家共同交流沟通生猪养殖行业的各种信息,不卖兽药不营销,诚交各位养殖同行。

1 阅读:11

猪哥技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