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断流了25年,该如何拯救呢?

北斗维斟酌历史 2024-06-06 05:34:32

永定河,是海河的干流,其上游叫做桑干河,河流全长747公里。历史上,永定河曾经叫做“无定河”,因为该河流上游位于黄土高原,河流的含沙量非常大。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堆积,逐渐成为了地上河,经常泛滥成灾,被称为“小黄河”“浑河”。一旦有大的洪水,河流就会改道,所以称为“无定河”。

和黄河一样,早期的永定河也是相对稳定的。随着黄土高原不断被开发,植被不断被破坏,森林不断减少,永定河的泥沙也越来越多,永定河的淤积也越严重。自金代以来,永定河有81次决口、9次改道。《水道提纲》称:永定河“自元、明以来,则元以前,无大变迁,旧时永定,灌溉稻田,水有所分,淤有所积”,“废稻田为陆地,则洪水高涨堤防竟兴,水灾渐多,循以南北,而雄、霸以北,无宁岁矣。”

到了清朝时期,无定河的“悬河河道”给京畿一带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于是康熙下令整治河道,使得固安以北的河道稳定了下来,称为“永定河”。经过这次治理,永定河稳定了40年。到了乾隆年间,永定河再次泛滥起来。

永定河不断泛滥的同时,其水量也不断减少。永定河水量减少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由于气候变迁,中国南北的降水量在减少,使得永定河获得的水源减少了。第二,黄土高原的森林破坏,使得地表无法涵养水源。第三,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加对水资源需求增大。50年代以来,人们在永定河上游修建了一些水库,将水拦截调取。使得永定河之水锐减。

到1996年,永定河竟然断流了。这可是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的断流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调水。早在1993年,从黄河调水到山西的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就被批准,第二年正式开工。该工程就是将黄河之水调取到山西,以补给汾河和桑干河(永定河的上游)。

2017年,黄河水终于从万家寨引到了桑干河,这是首次在山西实现实施跨流域生态补水。在在引水过程中,黄河之水被抬高了356米,可见工程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但由于黄河水量本身也不足,因此该工程的引水量十分有限。在2023年,黄河向永定河补给了2.1亿立方米,只相当于永定河年径流量的十分之一。

除了引黄工程之外,南水北调也为永定河提供了水源。2021年8月,南水北调中线大宁水库开闸,来自于丹江口的汉江之水首次补给到了永定河。到2023年,在多个补水工程的配合下,永定河终于实现了全线通水。

通水后的永定河

实际上,南水北调对永定河的补水量也非常少,比黄河对永定河的补水量更少。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在2023年一共调了了85亿立方米的水,是汉江径流量的14.7%。这些水量要供应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五个省市,能够补给到永定河的就非常少了。

整个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设计的年调水量为148亿立方米,中线为130亿立方米,还没有动工的西线为170亿立方米。即使全部建成,开足马力调水,那一年也只能向北方调水448亿立方米,没有黄河的年径流量大。而这448亿立方米的水资源要分给北方各省,最终每个省得到的也不会太多。

可见,南水北调的调水量无法再根本上解决北方缺水的问题。如果想真正解决北方缺水的问题,我认为还是上马大西线调水工程。按照郭开的设想,这个大西线调水工程可以给北方调水2000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水量的4倍。这些水被分配到北方的11个省区市,那平均每个省可以得到181亿立方米的水资源补给。

很多人可能对181亿立方米没有多少概念,我们来通过河流径流量对比一下就知道了。黄河的年径流量为300—600亿立方米,海河(七大支流合起来的流量)为200亿立方米,渭河为75亿立方米,汾河为45亿立方米。这样对比一下,我们就知道这个数据非常客观了。

因此,未来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必然还是需要大西线调水工程。

0 阅读:3

北斗维斟酌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