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坐镇湘军大营的曾国藩,面对挥手可灭之的太平天国残部,陷入了沉思之中,自古以来“飞鸟尽,良弓藏”,有功之臣被屠戮的案例数不胜数,而身侧的曾国荃等人也多次劝他举义造反,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等部下送来一件黄袍,就可以登临南京台城,举起反清义旗,开创不世功业。
当然,曾国藩是有这个资本的,毕竟其作为当时满清最有权势的汉人,可以说在江南足以只手遮天,湘军战力之恐怖,是可以那个时代满清势力的翘楚,从长江中游打到江东腹地,一场场血战,踩着无数人的尸体,以起义军的鲜血洗礼了一座又一座城池,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平定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起义。
湘军全盛时期
当时,曾国藩直接统辖的部队达12万人,算上其他湘军将领手中的兵力,可达30万人。若是再算上与湘军有关联的武装,或者说是湘军派系的武装,总计在五十万人以上,这些武装几乎占了当时满清所有能战兵力的一半以上。可以说,当时曾国藩就是满清拳头最硬的人。
更重要的是,曾国藩背后有着整个汉人集团的支撑,毕竟随着满清的衰落,天下苦满洲鞑子已久,再加上八旗兵荒废多年,自乾隆时代之后,满清全靠盟友蒙古人帮忙撑着,更导致了当时满清的刀不握在自己手中,满清当时的名将似乎只有僧格林沁一人能堪大任,然而这位满清后期名将,同样是蒙古人。
在这样的情形下,曾国藩,作为晚清名臣,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政治智慧,在动荡的晚清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为何一生忠诚于清王朝,即便在手握重兵、权倾朝野之际,也从未有过造反之心?那么,曾国藩为什么不造反呢?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原因。
湘军起事
首先,湘军不得人心,湘军作战方式为以战养战,在剿灭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曾国藩及其手下将领们杀人盈城,外号曾剃头。而且曾国藩的湘军是没有军饷补给,所以湘军作战的并不是纯粹为了剿灭叛乱,这其中是有很深层次的自我目的。湘军出兵过程中,一路军纪很差,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自宋明以来,掌握赣江水运发家致富的江西,被湘军劫掠一空,当然并不只是江西如此,但凡湘军过处,形同土匪过境。
然后,湘军内部并不团结,派系众多,除了曾国藩兄弟率领的嫡系外,还包括江刘系、王左系。这两派的创始人江忠源、刘长佑、王錱等人与太平军作战的历史更悠久,资历也比曾国藩要老,曾国藩若是造反时分配的利益不足以打动这些人,恐怕无法调动其军队。另外,依托湘军的其他主力部队,尤其是左宗棠,和曾国藩的关系并不好。曾国藩所能调动的,可能只有弟弟曾国荃、以及手下有勇无谋的鲍超、李臣典、李续宾等人。
还有,从历史背景来看,曾国藩生活在一个封建制度逐渐崩溃、列强环伺、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他深知,如果此时内乱频发,只会加速国家的衰败和民族的沉沦。因此,他始终坚守“内圣外王”的治国理念,致力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同时,他也深知造反的严重后果,一旦失败,不仅自己身败名裂,更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曾国藩
其次,从个人原因来看,曾国藩有着深厚的儒家思想背景。他自幼饱读诗书,深受儒家“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他一生都秉持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条,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深知,作为一个读书人、一个士大夫,应该以身许国、忠诚于君,而不是背叛朝廷、谋求私利。
再者,曾国藩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他深知,造反并非易事,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严密的政治组织。而他虽然手握重兵,但军队中的将领和士兵大多来自南方各省,与北方的满清贵族和旗人有着深刻的矛盾。此外,他还需要面对列强的干涉和打压。因此,他深知造反的风险极大,成功的可能性极小。
此外,曾国藩在晚年还提出了“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口号,希望通过引进西方科技和教育,来增强国家的实力和竞争力。他深知,只有通过改革和自强,才能挽救国家的危亡和民族的沉沦。因此,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忠诚和信念,不愿意走上造反的道路。
湘军围攻天京
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影响了曾国藩的决策。比如,造反的成本和代价是曾国藩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他有着强烈的家族观念和荣誉感。他深知,一旦造反失败,不仅自己会身败名裂,更会给家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因此,他始终坚守着家族的荣誉和利益。同时,他也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国家的重任和民族的期望,因此不愿意因为个人的私欲而背叛国家和民族。
综上所述,曾国藩不造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深知造反的风险和后果,也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始终坚守着儒家思想的影响和个人的信仰和原则,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希望通过改革和自强来挽救国家的危亡和民族的沉沦,而不是通过造反来实现个人的野心和利益。因此,他成为了晚清时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无论如何,曾国藩在各方面利益权衡之后,没有选择踏出造反的那一步,给当时久经战乱的江南百姓留了一条活路。
淮军
而关于曾国藩造反的假想,自古以来就有,传言其学生彭玉麟曾写纸条给曾国藩,说“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曾国藩吓得急忙一口吞掉了纸条,以防微杜渐。曾国藩抓住李秀成的时候,李秀成就给曾国藩提到过造反,之后没过多久曾国藩就把李秀成给杀了。表明,曾国藩对于造反这件事,心中存在一定芥蒂,至少不允许别人将这件事表露在明面,想来曾国藩肯定是经过一番思量的,哪怕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但是曾国藩肯定想过。
那假设曾国藩真的举兵造反,真的有可能会成功吗?从简单到困难,列举一下,曾国藩要想造反成功必须要做好的几件大事!
1、清除湘军中满清将领,这个不是什么难事,毕竟湘军很多都是曾国藩的亲朋好友。而且湘军的核心基本都是湖南人,尽管在过程中吸纳了其他方面的势力,清军方面也有多隆阿、塔齐布等名将任职湘军,但是湘军仍然以曾国藩为核心,只需要略施手段,就能清除异己,所以这一项是最简单的!
左宗棠大军
2、拉拢左宗棠和李鸿章,这点很关键。毕竟,作为当时汉军中的名将,左宗棠掌握相当一部分兵力。说起来拉拢左宗棠也应该可行,虽然左宗棠和曾国藩之间有很深的矛盾,但左宗棠并非一心效忠清廷的顽固,因为左宗棠还曾经想过投靠太平天国。而且曾国藩对左宗棠有恩,虽然有矛盾,但是只要利益分配均匀,是有一定机会能拉拢这位强者的。
然后就是拉拢李鸿章,这一点也是可行的,毕竟二人有着亦师亦友的关系,而且李鸿章掌握着强悍的淮军,这是一支武装势力不亚于湘军的精锐,若是曾国藩能够拉拢李鸿章,那对于曾国藩来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诚然,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都非曾国藩死忠,这些人即使一时之间不能拉拢到自家阵营,但是也会观望时局和事态的发展,当曾国藩所行之事顺利,这些人自然会搭上快车。
3、争取有识之士,也就是招揽更多人才,具备新思想的先进人才,其实这一点的关键在于,曾国藩想要建立一个什么类型的国家,一个推行孔孟程朱之道,用封建伦理道德去治国的家天下封建王朝,还是引入新思想,建立一个新时代的国家。以曾国藩的人生格局,大概率是前者,这样能争取到的人才,特别是具备新思想的人才比较有限,所以难度相对比较大。
湘军恐怖战力
4、政治宣传,大力宣传满清卖国,利用清朝内部矛盾,分裂清朝。曾国藩需要通过宣传,将清朝形象拉下来,特别是可以抓住清朝不断割地沙俄等卖国行为,进行大量反面宣传,给予清朝重击。
5、博取民心,师出有名。自古以来,但凡造反者,势必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曾国藩所缺的正是这个。前文说了,湘军自起兵以来,名声很差,而曾国藩为了扭转形象,势必需要做些什么。其完全可以将太平天国留下的财富合理分配给江南百姓,假借重建江南民生的名义。此举势必会引发清廷的不满,而这正是博取民心和造反之名的重要手段。
6、取得洋人的支持,毕竟大清衰落,命运已经不能由自己人掌握,相比强硬能战的曾国藩,洋人自然是愿意扶持满清政府。这一点曾国藩如果不许诺重利,很难得到洋人的支持。但是从另一角度,洋人对于曾国藩的造反大概率会乐见其成,毕竟清朝越乱,对洋人越有利。
7、其自身跳出封建礼教的束缚圈子,曾国藩极其崇尚程朱理学,他是一个有道德感的人,时刻拿大圣人的那套来要求自我,要求手下的人,自己推翻自己,曾国藩做不到,所以这一点对于曾国藩来说,是最难的!
他若造反,不会象刘福通似的给别人作嫁衣吗?他的手下和各地诸侯不会群起打他壮大自己吗?在说,自太平天国之后,汉地十八各省实力大增,权力下到地方,类似于藩镇割据,光绪变法想从地方收回权力,所以变法失败!
造反的目的是什么?他已经拥有,何必造反?
造反不了,没钱没粮食没人,江南几个省比如湖北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和河南,人口在太平天国时期十不存一,彼时清朝北方成为新的人口财富地。然后军械也不足,慈禧对他没那么大方。最后洋人不会支持他,慈禧的软弱才是洋人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