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事业最神秘的女人,隐姓埋名30多年,只为祖国实力抢先世界

历史睿眼观 2024-04-16 05:53:01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奇女子。

她放弃得诺贝尔奖的机会,为我国核工业事业隐姓埋名30年,贡献出最关键的力量。她斩断亲情,“抛夫弃子”十几年,只为参与祖国的发展。

她的名字叫王承书,是我国著名的工程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家以及科学院院士。

斯人已逝,但她的精神和意志却一直推动着中国前行。或许只有把她铭记于心,才是对她最好的致敬。

女中豪杰,投身物理  

王承书出生于1912年6月26日,她来自于上海的书香世家,在家中排行老二。

年轻时期的王承书也和其他普通女孩一样,在最美好的年纪遇到了自己引以为傲的东西。

不过,她的爱好却要比其他女孩更独特些,因为她喜欢上了最复杂的物理学。

即使那时还不到20岁,可王承书却有着跟别人不一样的思想境界,并且她早已意识到战乱时期的中国,如果没有自己的科学成果,将来还会被其他国家欺辱。

从那时候起,仿佛冥冥中早已注定,她将来会制造出与外国抗衡的武器。1930年,王承书被保送到燕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她顺利与自己的恋人张文裕喜结连理。

就在两人结婚后,有个消息便传入了王承书的耳朵里,那就是美国老太太在去世前留下了笔遗产,而这笔遗产可以用来支持亚洲未婚妇女去美国留学。

这个消息瞬间引起了王承书的注意,于是在1941年的时候,她便靠着自己争取到美国巴尔伯奖学金。

也正是因为这笔奖学金,让她在美国待了整整十五年的时间。

那时候也有很多人对她的行为感到不解,因为对于一个刚结婚不久的女人来说,这样的选择,无疑是吃饱了撑着,闲着没事儿干。

就在别人议论纷纷的时候,这时候的王承书却直接对大家说了句:“我读了大学受了教育,当然也有我自己的理想,谁说女人结了婚一定要靠男人养?我就偏不这样做。”

在那个年代像王承书这样敢作敢为的女性并不多,而她也说到做到,最终去往了美国大学学习。

在密歇根大学深造期间,王承书又选择了物理学研究,并且还遇到了著名的物理学家乌伦贝克,而这名物理学家也是她的导师。

在导师乌伦贝克的帮助下,王承书和她共同研究了气体运输论,同时还导出多原子分子动力学方程。

后来,乌伦贝克还经常称赞王承书是了不起的人才而王承书也顺利的拿到了美国大学的博士学位。

到了1949年,远在美国的王成承书看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新闻,就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她恨不得立马回到自己的祖国,再全身心投入到发展祖国的事业中。

但这一计划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尤其当美国知道王承书想要回国的事情后,立马设置了许多的障碍阻挡她回国。

导师劝她:“继续现在的研究,你就是下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现在回去就等于重头再来。”

但王承书却说:“我不能等到新中国建设好了再回去。”

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那时的王承书根本斗不过美国政府,左思右想后,她只能将重要的资料和书刊分成了300份,再先后寄往北京。

1955年,困在美国的王承书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而回国不久,她就拿起笔写下了一篇笔记。

“在离别了15年的祖国,我又看到了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心里说不出来的兴奋,我要为国家做贡献,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三度转行,隐姓埋名

1956年,我们的祖国还处于发展的前期,也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这时王承书和她的丈夫选择回国任教,后来又突然被钱三强联系上了。

1958年的我国正在筹备研究室,而这个研究正是有关热核聚变,虽然很多人对这个领域还不够熟悉,可组织还是安排了一个人前去研讨。这个就是王承书。

当46岁的王承书面对这个陌生的领域时,她并没有选择退缩,反而选择了迎难而上。

尤其当钱三强对她发出邀请后,她更是坚定的用了三个字回应。

“我愿意!”

其实这对王承书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毕竟从未接触过该领域的她,当时的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

可后来正式上任后,组织又将王承书调去了苏联的库尔恰托夫研究所,去那里工作和进修。

而王承书自然也想抓住这次机会,去熟悉和了解苏联的核聚变学科,直到后来她的学习结束,紧接着她又翻译了两本有关核聚变基础理论的著作。

一本叫《雪伍德方案》,而另一本则叫《热核研究导论》。

不仅如此,这些书对于我国核聚变研究的起步也有着不小的帮助,可以说直接推动了我国核聚变的研究。

王成书本打算再次深入研究热核聚变,可这时一个小小的计划,直接让她销声匿迹了几十年。

我国因缺乏浓缩铀,导致整个生产出现了停滞的情况,恰好原子弹的核心技术又离不了浓缩铀,所以浓缩铀对我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61年3月,此刻的王承书又再次被要求转行,同时钱三强还要求她将这件事进行保密,绝不能告诉任何人。

可转行也预示着曾经的物理学领域与她再无瓜葛,就连身边的人,也不知道她在从事着什么。

况且原子弹爆炸的倒数时间非常的紧急,稍有差错,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为这份工作非常特殊,所以王承书只好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带领着几个理论计算人员,没日没夜的工作。

由于国内的电子计算机刚启用不久,为了检验准确性,王承书不得不用机械计算机去检验准确性,再加上其他的科研人员也在不停的调查和分析。

最后,理论计算与实际运行的参数也得到了反复的论证。

张爱萍当时任职副总参谋长,某次他因到铀浓缩厂做调研时,刚好遇到了工作室的王承书,于是他问了一句:“可以按时生产出合格产品吗?”

不要王承书直接回复了他一句:“可以。” 

不过这句“可以”并没有让张爱萍有足够的信任,于是他又反问了句:“有什么依据?”

“原子能研究所的实验证明和理论计算,就能保证我们的产品合格,我们所做出的承诺自然也能够兑现。”

这是王承书当时的回答,后来她也确实做到了,甚至还提前完成了任务。

1964年10月16日,王承书圆满的完成了她的试验结果,第一颗原子弹顺利的爆炸成功了。

就在王承书取得巨大的成果后,紧随其后的又传来一个消息,因为要成立铀同位素分离研究所,她又被钱三强邀请了。

钱三强想让她继续从事同位素分离研究,不仅如此,她也依旧要跟之前一样,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她的工作,哪怕是身边最亲密的人。 

王承书再一次给了同样的答复,紧接着她就被任命为总设计师了。

简单而明确三个字“我愿意”,她已经忘记自己说过第几次了。

后来也正是因为在她的研究下,机器也很快就进入了研制阶段,同时他还应用了这几年所学到的研究理论,加班加点的反复的计算,最终才顺利完成了总体参数和扩散机物理参数。

王承书这种坚毅的品质以及敢于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也正是因为她不怕艰辛,没日没夜的研究和计算,她的贡献才显得如此伟大。  

曾经被超级大国垄断的核技术,也正是因为有王承书这样的人存在,才被我国打破了。

勤俭节约,甘于奉献

有人以为搞科研的工作者,收入绝对比平常人要多,但对于王承书来说,她的勤俭与节约,才总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不过让人更为惊讶的是她的勤俭只是针对自己,对待别人却是无私的奉献。

1961年,王成书成为共产党员的那天起,每月280元的工资,她只给自己留下80元,其余的全都用来交党费。

更难得的是这仅留下的80元,她还要拿一部分去帮助生活困难的人,或者去资助学术方面的活动。

她的这一举动并不是一时的想法,而是足足坚持了十几年。

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因病去世,而在她病逝之后,她生前的存款也将全捐给希望工程,而在那个年代,她靠着自己省吃俭用,足足存下了10万元。

不仅如此,她还要把自己所留下的科技资料和个人书籍送给核理化院,就连另外的几千元存款,也全上缴了党费。

王承书的这些品德和卓越的贡献,无法让人将她忘记,而她的这些精神,至今都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曾经,她这样说过一句话:“让年轻人从我肩膀上跨过去。”

王承书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下一代,同时她还非常重视人才,并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研究生。

因为把毕生的精力都投身在了事业上,到了晚年的王承书,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因为患上眼疾,王承书不得不拿起放大镜修改文章。

为了引导和培养人才,她在每篇论文上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直到她去世之前,她仍拖着病重的身体,写下了最后一封遗书。

同时她要求在她去世之后,遗体不用火化,也不要举办丧事,身体直接捐给医学研究,算是为祖国和人民做的最后一件事。

我们曾歌颂我们所熟悉的伟人,比如钱学森,邓稼先,或者一些外国的名人,而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却无人问津。

从现在开始,每一个为祖国付出过的人都要被我们铭记,他们所做的贡献和付出也不应该被埋没。

王承书只是其中之一,还有许多为祖国崛起而做出贡献的人,我们同样不应该忘记。

参考资料:

[1]她,被赞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背后的女功臣! 共产党员网

[2]王承书:一生三次“我愿意”,被称作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 中国科学报

[3]王承书:我不能等人家把中国建设好了再回来 澎湃新闻

0 阅读:11

历史睿眼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