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淮泗半月记》看罗炳辉将军如何坚持群众路线(2)

赵连军探史 2024-10-21 22:54:51

罗炳辉、张云逸和抗日根据地孩子们在一起

二、处处关心解决劳动大众的疾苦

罗炳辉将军说,“共产党是为人民大众求解放的,解放群众疾苦是共产党人份内的事”;“红军是老百姓的儿子,儿子不为父母做事,就是不孝,红军不为民众做事,就是忘本”。在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中,罗炳辉始终没有忘本,时刻把劳动大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尽力做好解决劳苦大众疾苦的份内之事。进入淮泗地区,罗炳辉发觉当地群众对新四军部队态度冷淡后,即委派司令部副官钱友如和学兵连、电话排的干部战士们到群众家去,一边帮助劳动,一边进行访问,深入了解情况,了解群众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解决。经过一天了解,发现因为当地乡公所违反政策多征公粮,致使许多群众缺粮严重,有的一家几口人现已断粮,有的人家已断粮三天靠吃野菜度日,有的人家不仅没有吃的,老人和孩子还身患重病。听了汇报,罗炳辉心中无比焦急,立即命令钱友如过淮河到淮南根据地的盱眙调粮食来救急,退还群众多征的公粮。退还粮食这天庄子里十分热闹,战士们争先恐后帮着把粮食送到各家,罗炳辉也亲自来到现场,身边围着一大群小孩玩笑。一个老奶奶见状,禁不住对钱友如说:“你们的罗司令啊,是个福将,他是青天啊!”这次退还群众公粮,仅是罗炳辉在淮泗期间关心群众疾苦的一件事,还帮助群众解决了许多其他困难。

罗炳辉手迹

罗炳辉将军出身贫苦,自小即养成扶助弱者的性格,“仇恨行为不公正的任何人,专门敢于打抱不平,毅然决然的不畏惧强势力”,“吹赌嫖始终未染,自己本分得来的钱不乱用,并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1918年间,罗炳辉和3个同乡由滇入粤投奔孙中山,途经贵阳时入住旅店,旅店老板娘为他们介绍一个年经女子,谓该女子在此因故和丈夫失散,住店身无分文,老板娘“便要这女子做皮肉生意,一面能维持吃饭,一面还可以把所欠的(房)钱还回来”。同行的3个老乡很高兴,但罗炳辉却给了女子50元大洋,帮助这个女子逃出虎口,叫她离开这里去找丈夫。1922年,孙中山在桂林誓师北伐时,罗炳辉在滇军朱培德部官军特校队,任交通队副组长,全权负责管理行军宿营等,对沿途找来的民夫,十分关心他们的吃住,不打骂,不断发给工资,赢得民夫们的特别亲热。当从韶关到达赣州时,罗炳辉要补发尚欠民夫的15000余元,作为他们回家的路费,不料却遭到其他同僚反对,要把这笔钱私分,并威胁民夫致使他们没领工钱即逃跑。罗炳辉对此十分痛惜,在同僚们的胁迫下只好任由他们私分,自己分文不取。罗炳辉关心劳苦大众疾苦,而自身又清正廉洁的高贵品德,自然与旧军队中贪污腐化成风相违,也为旧军队所不容。但难能可贵的是,罗炳辉始终坚持了这种高贵品行,并最终使他选择跟着共产党走上为人民群众谋幸福这条路。

北伐时期的罗炳辉

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后,罗炳辉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更加感到,红军和新四军之所以能够在十分艰险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并且发展壮大,最根本的就是依靠人民,扎根于群众之路,“群众基础是军事胜利的基本条件”。他深有体会地说:“我军有良好的群众条件,与群众建立了血肉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广大群众拥护我们,愿意与我们同患难、共生死,这也就是中央所指示的:‘只要我们与群众在一起,任何敌人不能战胜我们。’”正因为此,罗炳辉更加热爱人民群众,尊敬人民群众,自觉关心他们的疾苦,尽力解决他们的困难,为人民群众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全部身心都献给了人民群众。

链接:

0 阅读:2

赵连军探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