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楼市又有一件事引发了热议。这个事就是有关房屋养老金的话题。这应该是与8月23日住建部副部长董建国在发布会上的以下发言内容有关: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这三项制度今年将在上海等22个城市试点。这事一下子就引发了热议,为何呢,因为可能在房子上再收钱了。大家关注这事情也就很正常了。也可能与网上的一些解读有关系吧,真是五花八门,有人甚至说“房地产税没来,房屋养老金先来了”。这话的潜台词是房屋养老金是像房地产税一样要向存量住房业主收钱。房屋养老金是否会向业主收钱还是未知的,但我认为这两者不可同等而语,根本不是一码子事情。(如果以后我被打脸了,也请大家原谅,毕竟我是用正常人的思维来思考的。)国内还没有开始征收房地产税,但可以参考国际上房地产税的税率一般是多少。我在网上查的一些数据供大家参考,2018年美国平均房地产税率为1.16%,2018年加拿大平均房地产税率为0.84%,2018年新加坡平均房地产税率为0.49%等等。大家可以自己可以简单计算一下,如果一套价值500万元的房子,按照较低的税率0.5%计算房地产税的话,一年也得缴纳2.5万元。那这次提到的(房屋体检、房屋保险)、房屋养老金是怎么交的?其实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收费标准,但是住建部表示:房屋养老金制度里的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建立起来了。试点的重点是政府把公共账户建立起来。同时,在相关政策解读中明确,公共账户的款项来自于公共资金,按照“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的原则,由地方政府探索资金筹集渠道,不会加重业主负担。从以上这段话里可以理解为,应该尽量不会让个人交钱了。更不应该是与房地产税在一个级别上的,我这理解是不是比较正常?其实当房地产进入存量时代之后,房屋老化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过去在房地产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建设大量的高层和超高层住宅,这些住宅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折旧、损坏、老化等问题必然将会不断涌现,维护、维修成本也必然会攀升。尤其是高层、超高层的电梯养护、维修及更换的成本在不久的将来将是一项非常高昂的支出。这些费用从哪里来?有人可能说不是有维修基金吗?实际上,对于房子长达几十年的维护、维修及更换成本,维修基金有点杯水车薪,估计是不够用的。就拿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在大城市一些年代比较久的老旧住宅要更换或是加装电梯的时候,维修基金加上政府补贴往往都是不够,还需要业主自筹。而为了自筹加装电梯的事情还闹出了不少新闻,想必大家也有所耳闻。过去的老旧住宅(普遍楼层还不会太高)在年代久了后会遇到维护费用不够花的问题,那最近十来年建的房子在未来遇到这个问题估计会更加严峻吧,那该怎么办?只能是未雨绸缪,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这三项制度应该就是在探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