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海南海口龙泉镇,成堆的辣椒(被)倒入垃圾桶……”的事情,又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道德”大家,又在口诛笔伐了。
他们说(简直就是在骂骂咧咧了):
“都说农民很善良,好端端的辣椒,宁愿倒进垃圾桶,也不送人吃……这叫善良?打死我都不信了!这叫坏,叫恶,叫……”
后面几句不便写出来。
对此,当地“官方(村干部)”回应说:
“今年辣椒的收购价很低,一斤才五六毛,(收购商)还是(只)挑好的收,被丢入垃圾桶的辣椒都是品相不怎么好的……”
村干部的解释
对此说法,有个别人还是不买账:
“品相不怎么好的,就可以丢垃圾桶?第一这是浪费!第二,总有人吃不起品相好的(辣椒),你送给他们吃不行吗?这叫什么德性?这种无赖式的狡辩太可恶了!”
还有朋友这样说:
“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更不知道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前天去超市,看到那些鲜脆欲滴的鲜辣椒,特别想买一点尝尝鲜,一问价格,一斤七块八,吓得我赶紧走人了……种菜的卖不了倒进垃圾桶,买菜的想吃,却买不起,这是为什么?”
……
我对上面这些种种说法(言论),尤其是那些“骂骂咧咧”的言论,是很不以为然的。
我不仅不认可,相反,我对某些人的,对菜农朋友的无端、无理、无聊甚至是有些“无赖”式的批评指责并涉嫌漫骂式的攻击菜农的恶言恶语,是十分反感和坚决反对的。
因为,我对村干部的这个回应,是深信不疑,和百分百的相信的,并且,这也是一个无奈加酸楚的“回应”。
原因就是,我亲眼见过,那些到农村,在农民的地头上收购蔬菜的菜贩子们的所做所为,也亲眼见证了,他们在收购蔬菜时候,是如何的挑剔和如何的严苛的。
尤其是在他们收购一些供过于求的蔬菜品种的时候,说他们是在鸡蛋里挑骨,一点也不为过。
(这里,我也愿意,为这些收购商们辩解几句:他们这种做法,同样也是无可奈何和迫不得已的,他们收菜时候,要是不把好关,那到时候,受损失的就是他们自己了)。
问题就是,这事反过来看的话,也正是因为菜农自己当初种菜的时候,没有“把好关”,种出来了不受“欢迎”的蔬菜品种,才出现了这一后果。
但是,菜农们为了能尽可能的挽回点损失,尽可能多的把菜卖出点去,他们只好“三孙子”一样,心不甘情不愿的,去配合菜贩子们,让人家把鸡蛋里的“骨头”挑出来。
这种时候,你不配合,菜贩子们有的是挑选的余地,他完全可以连你家那些品相好的也不收了,而去另一家正在求着、等着他的人的菜地里去收菜。
这样的情形下,尽管那些被挑选出来的“骨头”里,还有很多好“肉”,菜农们也完全是“敢怒而不敢言”,甚至还要强颜欢笑地、很大方地、“点头哈腰”地,让人家“挑吧挑吧……相不中的尽管挑出来……”
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打落门牙往肚里咽,自认倒霉……
这也是我常常“挂在嘴边(网友评论我的话)”说的,农民种点东西不容易和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亏本的原因之一。
寻找原因
那么,这些被挑出来的“品相不好”蔬菜,菜农们应该怎么来处理呢?
菜农们没有把这些挑剩的蔬菜送给有需要的人,真得就是“坏了良心”,或者叫“缺德”吗?
请继续往下看我的分析,并请朋友们说说,我说的是对还是错。
多少有点农业常识,和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肯定都知道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农民朋友种点什么东西,种的时候,并不能准确把握这“东西”,到了收获了的时候,会一定是什么价格。
就算当初种的时候,这“东西”的价格不低,甚至,他们还根据种植之前这“东西”的价格算了一笔账,并根据这“东西”往年的产量,觉得种这“东西”是有利可图的。
但是,到了收获的时候,价格突然下跌,甚至是直线下跌,他们却无力回天,造成亏本,甚至是血本无归,他们其实是半点办法也没有的。
其实,也往往就是因为去年这“东西”的价格好,大家都算过账,都觉得今年种这“东西”会赚钱,才会因为“一窝疯”地都去种,造成了供过于求货满价落,甚至价格剧烈下跌,跌到这种无法承受的地步……
所以,造成某一品种的蔬菜价格直线下跌的原因,简单一点来说,就是种的太多了。
辣椒成“灾”了
物以稀为贵,这是常识,反过来说就是,物以足(剩)为贱了。
这样的情况之下,这“些贱物”被人家挑挑拣拣的,被大量剩余下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这些贱物到底该怎么来处理呢?
太多太多了,“留下自己吃也不能扔掉,也不能浪费”啊?
可自己又没有这么大的胃口,根本无法吃完。
“自己吃不完,你送给有需要的人们吃了也行啊?”
这个,肯定行,问题的关键是怎么送啊?
“有需要的人们”在哪儿呢?
要是他们就在家门口,那真是半点问题都没有,你尽管过来拿,你拿走,还不用我费劲巴力地去往垃圾桶里倒了呢。
只可惜,因为当地这“东西”太多太多了,多到就像野外那些令人生厌的野草一样了,一点也不觉得稀罕了,当地人谁要?谁会去帮你吃这些“垃圾”一样的东西?躲还来不及呢?
那么,让这些已经亏本亏到心在滴血的菜农们,把这些在外地人眼里觉得还可以吃,甚至还是很好吃的“东西”,装上车“千里拔涉”,送到需要的人手里去吗?
这些菜农们已经亏到这步田地了,你再让他们把车加满油,费时费力的运到你家门口去……
你好意思提出这个要求吗?
就算他们真那样做了,你良心上觉得过得去吗?
所以,都到这地步了,再骂他们,实在实在是过头了,过份了,实在是太不应该,和根本就骂不出口来的。
不好意思再说脏话
我们为人做事,最起码的同理心、同情心,还是应该有一点的,不然,当你写这个“人”字的时候,是很有愧的。
至于文章开头,那位朋友的卖的卖不了,被迫倒入垃圾桶,买的都买不起的“为什么”,我也想在这里说一下我的看法。
其实,一方面,农民手里的“东西”因为供过于求而卖不掉,甚至烂掉,另一方面,消费者却因为这“东西”价格太高而“有心无力”的买不起、吃不起的事情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比方说,某一种农产品,在地头卖价是一毛钱,而到了消费者面前,卖价却到了一块钱,这九毛钱的巨额差价,到底进了谁的腰包里去了呢?
比较而言,这不成了那句老话说的那样,叫“鼻子大过了头”吗?
消费者付出一块钱,生产者仅得一毛钱,这是怎样的一种不成比例呀?
并且,这种情况,绝不仅仅是个例,说司空见惯和比比皆是,并不夸张。
这里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或者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看起来,似乎有些“自相矛盾”和不可理喻的事儿呢?
是个大问号
我实话实说,我也曾绞尽脑汁地、苦苦地去思考过这个问题。
可惜的是,我才疏学浅,见识短浅,能力有限,和不少的朋友一样,寻找不到一个正确的答案。
曾看到有朋友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说这是因为,蔬菜是一种“短脚”物品,不耐长途运输,在某一地方,可能出现小范围的供过于求,造成价格下跌,卖不出去。
但大范围,大面上,并不是供过于求的局面,所以,其它地方的价格并不低,就会出现这一现象。
这说法,好像有那么一点道理。
但好像又觉得,也不是那么很有道理。
因为有些“长脚”农产品,也会出现“卖不了和买不起”的情况,比如苹果,比如“蒜你狠”、“姜你军”之类……大蒜、生姜可是耐“长途跋涉”的呀?
还有一种说法,说的很“高深”,说是因为什么“资本”的介入,和一些不良之人的人为恶意控制,或叫“哄抬物价”、“恶意竞争”……之类的,这些令人感觉高深莫测的说法。
类似像我这样的很多的平头百姓们,对这些事儿,是理解不了的:
一是,这些“资本”和那些“不良之人”,为什么能耐就这么大呢?说控制就控制了?
二是,这不破了“物以稀稀为贵”和“物”足了就该贱的“自然”规律了吗?
三是,既然我们知道了,或者说是看破了这其中的“道道儿”,为什么没能想出办法来,去破解它呢?
而任由它们一二再再二三地,一次次地发生呢?
……
这都是些问号,都是些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号。
并且,我个人觉得,应该有人出面,出来解决这些问题了。
因为,每一次的“莱贱伤农”的事件的发生,对本来就毫无抵御风险能力的农民朋友来说,都一是一次沉重的和不可承受的重大打击。
长此以往,农民朋友们的心都被“打击”的凉凉的了。
心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