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科技兴农结硕果旱地小麦实产验收打破西南旱地小麦单产纪录

影像生活的瞬间 2024-05-15 05:37:26

近日,凉山州会东县传来科技兴农方面的重大利好消息:当地的旱地小麦经省州专家组现场测产,经过机械化实打验收、称重、去杂、水分测试等验收环节后,1.905亩实产验收亩均产量达665.27公斤(其中“昌麦39”0.83亩:亩产达733.5公斤)。综合得出的亩均产量,打破目前西南麦区(云、贵、川、渝)旱地小麦单产纪录。据了解,此次测产验收的小麦品种“昌麦39” 具有耐旱、耐热、转色落黄好等特点,适宜旱地种植。

5月8日,记者联系到“昌麦39”主要选育者、凉山州农科院研究员刘于斌,详细了解了此次测产验收的小麦品种“昌麦39”从品种选育到超高产攻关试验的实施以及现场产量验收的全过程。

据了解,根据种植模式不同,四川省小麦主要分旱地小麦和稻茬小麦,前者的前茬作物是旱地作物,而后者的前茬作物为水稻。在西南麦区(云、贵、川、渝),旱地小麦约占小麦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但单产却仅有稻茬小麦的一半,主要原因在于旱地小麦受降水、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靠天吃饭,产量始终无法得到大的提高。在四川,旱地小麦约占小麦总面积40%左右,主要分布在南充、广元、巴中、遂宁等地。

刘于斌研究员告诉记者,“昌麦39”是凉山州农科院2012年3月以自育品系2012优3817为母本, 2012-2663为父本杂交,对杂交后代采用系谱选育法,经过7年7代选育于2019年稳定成系。经过鉴定试验、品比试验,于2021参加四川省高原小麦区域试验。2023年7月通过区域试验,10月参加生产试验,2024年4月通过田间技术鉴定,可谓十二年磨一剑。在昌麦系列品种的选育及推广过程中,科研团队得到了省、州科技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

据了解,该品种分蘖强,植株矮,根系发达,旗叶长度短,旗叶角度挺直、株型紧凑,前期生长发育慢,后期抽穗和灌浆速度快,转色落黄好。耐热,耐旱,籽粒大而饱满,在四川省高原区域试验、小区亩产量达到745公斤。品种在2021-2022年区试结果,平均亩产540.0公斤,较对照绵麦367增产11.1%,增产极显著,年度增产点率100%。2022-2023年区试平均亩产556.1公斤,较对照绵麦367增产11.4%,增产达极显著,增产点率100%,居试验第一位。两年平均亩产548.1公斤较对照绵麦367平均亩产487.4公斤,增产12.5%。

后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汤永禄研究员团队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刘于斌研究员团队展开一系列的合作,在西昌市和会东县,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集成,开展小麦超高产攻关试验,探索攀西地区小麦产量突破的技术途径和关键技术。

据了解,目前凉山州小麦种植面积60多万亩左右,会东县目前适合种旱地小麦的土地面积就有7---8万亩,汤永禄研究员团队与刘于斌研究员团队在会东县姜州镇大屯村进行小麦新品种“昌麦39”以及“昌麦30”的高产攻关试验。试验于2023年10月24日用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播种,行距23厘米,基本苗24.7万。刘于斌认为,“昌麦39”品种具有耐旱、耐热的特点,并且它旗叶角度挺直有利于光合作用,株型紧凑有利于提高生态穗容量,植株矮抗倒伏,根系发达、有助于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对夺取高产创造了基础。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省农科院研究员汤永禄表示,我们用先进的品种配套运用精量播种技术、增密抗旱栽培技术、精准管理技术,一般穗数增加三五万(穗),产量就可以增加一到二成,精播技术使苗子分布均匀,成穗率提高,穗数增加15%以上。同时,精准管理技术可以协调群体与个体矛盾,让麦穗粒多且饱满。这是品种能实现高产的关键。“如果,把这一套会东的精耕细作的技术推广到我们整个旱地麦区,就能够使我们旱地小麦乃至整个全省小麦单产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数据显示,2023年四川小麦单产每亩300.3公斤,比上年提高16.3公斤,增长5.7%。这是四川小麦单产首次站上300公斤台阶,创下历史新高。而凉山州会东县此次旱地小麦亩均产665.27公斤,刷新了西南麦区旱地小麦单产新纪录。

汤永禄表示,“这个产量是四川省平均单产的2倍多,说明所选品种是先进的,所用技术是过硬的,旱地小麦的潜力是巨大的,此次旱地小麦取得高产,充分说明优质品种配套抗旱高产栽培技术,四川省旱地小麦一样能实现高产,对四川省小麦单产水平提升具有重大意义。”西南麦区旱地小麦占小麦总面积约50%,产量一直很低,影响了整体产量水平。他建议,西南麦区下一步要加大抗旱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促进旱地和区域整体单产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知悉这样的喜讯,凉山州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亦是非常兴奋。他表示,此次会东县旱地小麦打破西南单产纪录不仅仅是凉山州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更是凉山州科技兴农的有力证明,说明凉山州在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能力日益强大,对凉山州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凉山从农业大州向农业强州转变具有深远的意义。

凉山州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州农科院科研团队将扩大在安宁河流域县(市))旱地小麦试验示范推广,加大力度推进配套栽培技术的研发、熟化与示范应用,充分发挥品种潜能,着重发力先进的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加大先进品种、先进技术等成果的宣传,全力以赴助推凉山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实现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凉山片区’的‘开门红’。(图片由受访者及会东融媒体中心提供)

0 阅读:0

影像生活的瞬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