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那些不许你反驳的人,如何漂亮反击?

迎蕾评情感 2023-10-12 10:53:00

我有个朋友,大学毕业两年后都没有工作。

刚毕业时,她通过校招获得了几家大公司的offer。

然而,她的父母却不同意,理由是私企不够稳定,没有前途。

朋友的父母都是当地的公务员,从她大学起就督促她留心每年的公务员考试,逼她备考,铁了心让她找份“有编制”的工作。

一开始,她妥协了。然而,连续考了两年,成绩都不理想。

她跟我说:“从小我就知道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一看书就犯困,高考都是压线才考上的。但我父母都是名校毕业,什么考试在他们看来都是小菜一碟,考不上就是我不努力。”

每次她说不想考了,想去找份工作,都会被教育:

“我们都能行,你为什么不行?”

她告诉我,今年成绩出来后,如果还是考不上,无论父母怎么逼,她都不会再考了,哪怕搬出家和他们断绝关系。

听完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甚至是我们身边最亲的人,会想当然地去推测我们的想法,或试图把ta自己的观念强加到我们身上。

“我可以,你肯定也可以。”

“我这样想,你也要这样认为。”

“我喜欢吃的,你应该也喜欢吃”......

其实,在心理学上,这种行为的本质是一种错觉,称为虚假同感偏差(false consensus bias)。

那么,为什么虚假同感偏差在生活中这么常见?

这种错觉背后的心理学成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今天,壹心理想跟你聊聊:“虚假同感偏差”。

之前,艺人黄晓明一句“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火遍了全网。

这句话其实出自综艺《中餐厅》,节目里,杨紫不小心划伤了手,身为店长的黄晓明知道后表示要带她去医院看一下。

杨紫觉得并不是很严重,提出买个药膏就可以了,不用去医院。

没想到黄晓明立刻反驳:“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结合前因后果来看,黄晓明的本意是关心对方的伤势。

但是,他表达的方式却比较强硬,容易被误会是无视杨紫本人的想法,替她做决定。

所以,在其他人看来,他的重点更像是在“表现自己”,而非“关心他人”。

或许在黄晓明的认知里:“小伤也得去医院”,这无可厚非。

但同时,他认为其他人也应该这么想——“我这样想,你也要这样想”。

本质上,和开头朋友父母的“我可以,你为什么不行”是一样的。

他们都高估或者夸大了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

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李·罗斯认为,这是一种叫做“虚假同感偏差”的错觉:

认为别人的想法、行为、认知水平等和自己是一样的。

这种行为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比如:

“朋友小A喜欢在抖音给我发一堆她觉得好笑的视频,并且总问我是不是很好笑。”

“每年刚到秋天,我妈就强迫我穿秋裤,其实我一点都不冷。”

“我不想结婚生小孩,但亲戚认为我以后老了肯定会后悔,非要给我安排相亲。”

看到这里,你有联想到身边的“某人”吗?

当然,虚假同感偏差不止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在公共领域也很常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网络争端,小红书有个很火的话题叫“我就不信这也能吵起来”。

在这个话题下,不管帖子发的是什么内容,评论中都有好几拨持不同观点的网友争吵,谁都说服不了谁。

这些行为的本质,其实是希望通过他人的赞同,不断肯定自己的认知。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澄清一下:

并不是所有的虚假同感偏差都带有恶意。

相反,这是一种本能:人都有被认可的需求。

举个例子,当一个人和你有共同的爱好时,你会更容易对ta产生好感。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感受到了被认同、被肯定。

因此,为了提高自尊,人会主动去寻求和他人的一致性,当这慢慢演变成一种思维惯性,也就容易产生“虚假同感偏差”。

所以说,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会出现一些“偏差”。

但有些情况下,这种认知偏差会指向对他人的控制和攻击,比如前面提到的朋友父母。

这是由以下3个因素决定的:

a.习惯内部归因

当一个人习惯内部归因时,就会将所有结果归结为自己的努力,而忽视了其他变量。

比如朋友的父母就是这样,他们认为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自己足够努力。

而女儿考不上公务员,是因为她没有认真学习。

这就是忽视了外在环境,如报考人数增多等原因。

前段时间翻车的某主播也是如此,当他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努力时,就会无法理解其他没有获得成功的普通人,从而演变成对他人的攻击。

b.高自恋低自尊人格

“高自恋低自尊”的人,一方面会因为自恋程度过高,夸大自己的能力,不能客观评价别人。

另一方面,低自尊会导致ta们非常在意外界评价,期待得到他人的认可。

因此,ta们会用尽手段让他人肯定自己。

当对方表示不解或者有不同意见时,ta们会突然暴怒,指责对方,或是冷暴力直到对方改变想法。

c.关系的亲密程度

一段关系的亲密程度,有时也会决定虚假同感偏差的强度。

越亲近的人,越觉得自己了解对方,也会产生更高的期待。

期待对方理解自己、肯定自己、懂得自己。

情侣希望恋人和自己心意相通;

父母希望子女按照自己的期待长大;

朋友希望对方时刻能提供情绪价值......

当这种期待过了度,慢慢变成一种“理所当然”,就会成为肆意侵犯对方边界、控制对方的理由。

如果一个人经常性地产生虚假同感偏差,思维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僵化。

因为ta们只能容纳和自己有相同认知的人和事,不能接受任何新的变化。

长此以往,眼界会越来越窄,甚至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变得执拗、顽固。

同时,这种僵化思维会演变成一种攻击性。

ta们难以忍受其他人和自己意见相左,所以极易和别人发生冲突。

如果对方是自己的家人,还会试图控制对方的人生。

这种行为势必会伤害人际关系,家人、朋友都会丧失和ta们沟通的欲望。

当忍耐到了极限,就会导致关系破裂。

另一方面,如果长期和这类人相处,可能会导致我们:

a.丧失主体性

长期生活在这类人的身边,最大的感觉就是人生不受自己控制。

生活中的所有决定都被干预,心理边界被侵占和破坏,自己的真实想法不受重视。

这些都会导致一个人主体性的丧失。

哲学家萨特认为:当一个人意识到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主体性才会产生。

相反,如果一个人失去对人生的控制感,ta就很难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很难和世界建立关系,难以适应社会。

b.报复性行为

还有一些人,会不断地反抗这种控制。

ta们会持续不断地、直接地和对方产生冲突。

当ta们有能力逃离时,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这段关系。

比如很多孩子会在成年后选择搬出去,和原生家庭保持分离,脱离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人的心理发展水平会停滞,在刚开始脱离控制时,会容易因为挫败而导致报复性行为。

比如前段时间引起网络热议的16岁博士张炘炀。

他从小就智力超常,被认定是神童。

连续跳级,10岁就参加高考,考了505分。

他想上好学校,但父亲却替他做主报了一所普通本科。

大三时,他因为成绩优异,获得了去德国读研的机会,但必须再等一年才能达到规定年龄。

父亲又替他做了决定,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在国内读了研究生。

接着,硕士毕业时,父亲骗他在北京买了房子,他因此留下读了博士。

可以说,在他人生的三个关键阶段,父亲都不尊重他的真实意愿,甚至采用欺骗的方式试图掌控他的命运。

结果就是,如今28岁的“神童”没有稳定收入,仍旧在靠父母的接济生活。

提及不愿找工作的原因,张炘炀说:

“我一辈子不工作都可以,混吃等死反而能幸福一辈子,反正父母欠我一套北京的房子.......”

当张炘炀发现,自己逃离父亲控制后,仍然没有力量掌握自己的人生。

他陷入了深深的挫败中,所以干脆走向另一个极端:

用毁掉自己人生的方式,报复父亲这么多年的控制。

如果你周围有这样的人并且深受其害,你可以:

a.尊重自己的感受,主动沟通

与NPD这类人格障碍不同的是,大部分持有虚假同感偏差的人并不是出于恶意去控制他人的。

ta们可能是眼界受限,无法理解你的行为和想法,才试图去纠正。

因此,一定要尝试主动沟通,勇敢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b.训练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沟通无效,而你又暂时无法离开这段关系,那么你也不要放弃抵抗。

相反,在做决定时,多多收集不同方面的信息。

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为惯性而去排斥对方的观点。

要理性地权衡和分析,主动做出当下能做出的最好的决定。

只要不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你总有机会摆脱ta们的控制,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

但如果你察觉自己有这种思维习惯,并想试着改变,你可以:

a.减少对他人的干涉

首要行为就是减少对他人的指点和评价。

除非对方主动提出需要你的意见,否则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

如果是比较重要的人,那么在表达时要避免“先入为主地推测”,放弃“替他人做决定”的想法。

这样才能保证良好顺畅的沟通。

沟通时的重点应该是理解对方的需求,其次才是表明自己的观点。

同时不要期待结果,适当表示自己的支持,让对方感觉到你是真的关心ta。

b.训练自己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开放性思维。

不管对方是谁,允许ta和你有不同的观点。

即使你认为是错的,也不要反驳,向对方真诚地提问。

提问的结果并不是要求你改变自己的想法,而是通过理解他人立场,接纳更多的观点。

长期以往,你也就拥有了换位思考的能力,减轻“虚假同感偏差”心理带来的困扰。

或许,“感同身受”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错觉。

即使是一开始完美契合的两个人,也会随着经历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中,男主角小麦和女主角小绢因为初遇时的百分百合拍坠入爱河,认定彼此是灵魂伴侣。

然而,随着年纪渐长,他们经历着不同的人生历练,两个人都改变了许多。

共同爱好消失,生活目标不再一致,隔阂由此产生。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没有试图理解对方,没去探究和关心对方行为背后的原因。

而是对彼此的改变心生失望,最终走向了分手。

对爱的人抱有期待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这份期待超过了“爱”本身,结果只会伤人伤己。

对父母、对孩子、对朋友,亦是如此。

与其期待爱的人和我们“心有灵犀一点通”,不如把这份不同当作一份礼物。

通过和不同的灵魂接触、碰撞,扩大自己的边界,拥抱更开阔的心境。

不要试图用期待去捆绑另一个人,用爱和包容才能创造更美好的关系。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麦子

编辑:一颗多肉、Jessica

图源:unsplash

参考文献

[1]Krueger, J., & Clement, R. W. (1994). The truly false consensus effect: An ineradicable and egocentric bias in social percep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4), 596–610.

0 阅读:37

迎蕾评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