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科举制的确立

文化慢慢聊 2024-06-15 10:49:07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用以选拔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该制度历经多个朝代,直至清朝末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随着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引入和推广,科举制度最终被废止。

在古代,官职主要通过世袭方式传承。然而,随着封建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庶族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为了适应这些变化,隋朝统一全国后,决定改革选拔官吏的制度。

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将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并引入科举制。这一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的开端。每年,各州需根据文章的华美程度选拔三人推荐给朝廷。此外,还规定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总管、刺史等官员可以根据“志行修谨(有才)”和“清平干济(有德)”两个标准荐举人才。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创立了进士科。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考取者可以在中央或地方政府任职。当时主要考核政治论文,称为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为标准的方法虽然在当时是初步尝试,并未形成完善的制度,但成功地将学习、应考和做官紧密结合在一起,至此人才选拔史开启了新的篇章。

唐代继承并优化了隋朝的人才选拔制度,形成了更为完善的科举系统。该系统包含两类科目:常科和制科。常科是每年定期举行的考试,而制科则是皇帝特别下令的临时考试。在众多常科科目中,如秀才、明经、进士等,尤以明经和进士最受重视。

初期,明经和进士主要测试应试者的经义理解和时事应用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科的考试内容有所调整,其中进士科更侧重于文学创作,特别是诗赋;而明经则强调经典文献的记忆与解释能力。这种考试方式要求进士科考生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而明经科则更多地依赖于对经典的熟练掌握。因此,通过进士科的考试难度较大,当时有谚语描述这种情况:“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指通过明经科相对容易,而成为进士则需要更高的才华和努力。

武举制度也是开始于唐朝,武则天长安二年,即公元702年。这标志着我国古代选拔官员体系的一个重大革新。通过兵部主持的考试,考生需要完成包括马射、步射、平射、马枪和负重等项目。此举适应了庶族地主阶级崛起的趋势,为不同社会阶层进入统治集团提供了途径。自隋朝起实行的科举制度,不仅被后续封建朝代继承,还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逐渐演变成封建社会中选官的基础机制。与隋朝前的选拔制度相比,科举制度更有利于发掘人才,提高行政效能,并对加强中央集权式的封建治理起到了关键作用。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