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荣顺王朱美垸的王妃“妒而悍”,因和婆婆顶嘴而被明英宗赐死

史海撷英 2024-06-22 15:11:04

天顺四年(1460年),平阳(今山西临汾)交城王府内室。看着面前惶恐不安的王妃曹氏,一位来自京城的内使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王妃,该上路了。皇上天恩浩荡赐你自尽,还不谢恩。”

眼睁睁地看着王妃不得不自我了断,时任交城王朱美垸却一声也不敢出。交城王是山西晋王府下的郡王,曹氏这位郡王妃究竟犯下了什么样的罪过,竟然惊动了当今皇帝下旨赐她自尽?曹氏的死固然是她咎由自取。然而朱美垸的不作为甚至乱作为,实质上将自己深爱的王妃推向了一条不归路。

不堪回首的年少时光

朱美垸生于永乐五年(1407年),时任晋王朱济熺庶次子,生母瞿氏。

朱济熺是大明首封晋王朱棡的嫡长子,太祖朱元璋的长孙,开国元勋颖国公傅友德的女婿,身份极其贵重。晋王坐拥实力雄厚的太原三护卫数万精兵,又有节制山西都司军事的大权,是燕王朱棣靖难篡位之后的眼中钉肉中刺。当朱济熺来京师朝觐新君之时,朱棣曾经赐了他一封信,里面满满都是对这位大侄子的警戒之心:“癸亥,晋王济熺来朝,赐书谕曰:‘吾与尔父皆皇考妣所生,自少友爱深厚。尔为皇考妣长孙,钟爱尤笃。今尔父虽逝,吾岂不知体皇考妣之心为心乎?正图与尔共享富贵。且西北重镇,资尔控驭。尔居国年久,令誉已著。抚安藩屏,方有望焉。’”

经过多年的布局,朱棣终于在永乐十二年(1414年)出手,将晋王朱济熺、晋世子朱美圭全部废为庶人,囚禁于首封晋王朱棡的坟园:恭园。时年8岁的朱美垸,也懵懵懂懂地跟着父兄一起开始了为期十年的囚徒生涯。

朱济熺父子在晋恭王坟园之中遭遇极惨,新任晋王朱济熿丝毫不念手足亲情,给兄长和侄子们的待遇之恶劣令人发指。根据史书的记载,朱美垸和父兄所住的房子是“空室”。这个怎么理解呢?可能就是家徒四壁吧。此外他们每天仅有粝食(指粗恶的饭食)充饥。吃得差,休息不好,没有任何的娱乐和锻炼,这样的日子,朱美垸要过上整整十年。

朱棣

到了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鉴于新晋王朱济熿日益骄横的表现,朱棣决定释放朱济熺父子作为平衡晋藩的牵制力量。八月,朱济熺父子在沙城(今河北张家口沙城镇)见到了亲征漠北的皇帝陛下。一番敲打之后,永乐皇帝封朱美圭为平阳王,派中官护送其父子往平阳居住。

考虑到朱济熺父子身份的特殊性,朱棣从锦衣卫调拨校尉五百人,又从晋王护卫中选拔一千人对他们实行二十四小时全天候“保护”。随着平阳王府的落成,17岁的朱美垸跟着父兄一起开始了自己在平阳的新生活。

从太原到平阳

其实严格来说此时朱美垸还没有名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朱棣驾崩,皇太子朱高炽继位,即明仁宗。仁宗和朱济熺当年在南京有“朝夕同侍皇祖,同学讲习,又同饮食起处”的情谊,故而他在登基之后恢复了这位堂兄的冠带,同时也改善了他们这一家子的生活条件。

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即突然驾崩,皇太子朱瞻基在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继位,即明宣宗。当年十二月,19岁的朱美垸被封为镇国将军(因为他老爹朱济熺现在不是亲王,哥哥朱美圭又只是郡王,所以朱美垸只能被封为镇国将军),同时也终于得到了朝廷的赐名:美垸。

从朱棣到朱瞻基,朝廷对于晋藩的戒心从未消失。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宣宗的二叔汉王朱高煦起兵造反,企图再复制一次“奉天靖难”。吸取了当年朱允炆平乱失败的教训,宣宗这次果断御驾亲征,轻松扑灭了汉王之乱。宣德二年(1427年)四月,素来和汉王交好的晋王朱济熿步其兄长朱济熺当年的后尘,也被皇帝废为庶人。

朱瞻基

然而宣宗此后既不让朱济熺重封晋王,又不准朱美圭由平阳王进封晋王,更不同意朱济熺这一大家子从平阳重返太原。这位“好圣孙”是铁了心要把晋王家族打压到底。

宣德三年(1428年)七月,太原前卫千户曹英的孙女曹氏被封为镇国将军朱美垸夫人。这一年,朱美垸22岁,他和曹氏的一段孽缘正式拉开帷幕。宣德四年(1429年)三月,大婚之后的朱美垸拿到了他一千石的岁禄。此后经过平阳王朱美圭的争取,朱美垸有了自己的将军宅邸:“壬寅,行在工部言:‘昨平阳王言弟妹长成,欲为婚娶而无居第。今计造第宅六所,每所正房及东西二厢舍、门楼小大通九十间。’命俟农隙兴工。”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朱瞻基驾崩,年仅9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继位,即明英宗。由于主少国疑,为了施恩宗室,英宗在当年二月初九日封平阳王朱美圭为晋王,并让其重回太原。然而就在朝廷派出的册封使驸马都尉王谊(明仁宗女婿)星夜兼程赶往平阳府之际,前晋王朱济熺于二月十二日薨逝。

如果朱美圭进封晋王后回太原,老爹朱济熺该葬在哪里?兄弟几个商量之后做了一个决定,由朱美垸带着两个弟弟朱美垙和朱美埻留在平阳看守父王坟园,朱美圭则带着另外几个弟弟朱美垣、朱美塎、朱美堣和朱美堛一起返回太原:“辛亥,晋王美圭奏欲令镇国将军美垸、美垙、美埻于平阳居住,守茔园以奉时祀。从之。”

此外由于朝廷在朱济熺薨逝后追封其为晋王,谥曰定,则包括朱美垸在内都应进封郡王。正统二年(1437年)八月,朱美垸进封交城王。正统三年(1438年)九月,夫人曹氏进封交城王妃。

乱七八糟的家务事

从史书中的种种迹象来分析,交城王朱美垸可能是少年时的经历原因,性子有些懦弱。而王妃曹氏则控制欲极强,将朱美垸拿捏得死死的,用《实录》的话来说就是“妒而悍”。早在朱美垸进封交城王之初,就曾经为曹氏的哥哥求取官职,结果被英宗一口回绝:“乙亥,交城王美垸奏府中缺官,进表乞授妃兄曹谅职事。上以祖宗之制王妃家推恩惟官其父,余无所与。贻书不允。”

从日后史书对曹氏的控诉来看,她的主要罪名是对交城王生母瞿氏“不孝”。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还是有必要对瞿氏和曹氏之间的婆媳关系刨析一二。

曹氏的控制欲很强,表现在哪里呢?主要在于她自己生不出儿子,却热衷于给别人打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于明代宗室亲王、郡王来说,没有儿子是万万不行的。然而从已知史料可以判断,朱美垸至少有两个儿子:庶长子朱钟鐻和庶次子朱钟鋠,曹氏的劳动成果又体现在哪里呢?妒而悍的评价是不是有些水分?

晋定王墓前石像

据说交城王之母瞿氏对曹氏这样的行为非常不满,曾经当面对其进行训诫。不料曹氏也不是省油的灯,居然敢和婆婆对骂。瞿氏没有在这场婆媳之争中占得便宜,但却并不甘于失败。她一面出城避居于晋定王坟园,一面派内使叚兴去平阳府衙告状。

对于朱美垸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一边是老娘,一边是爱妃,得罪哪一边都不好。恰在此时,朱美垸的长婿,万全县主仪宾张瑛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具体来说,先是将奉命前去告状的叚兴锁禁于王府之中,再以瞿氏的名义向朝廷表示自己已经固疾难愈,想在定王坟园以终天年。这样双管齐下,将瞿氏出居晋定王坟园的负面影响给压了下来。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么曹氏也不会遭遇赐自尽的命运。然而朱美垸的生母瞿氏同样不是个善茬,天顺元年(1457年)的时候,她就不经允许擅自出城前往定王坟园烧香。不但如此,瞿氏还在定园逗留不回,引出了许多风言风语。朱美垸因为“既不能谏止其行,又不能请还就养”,被明英宗认为不能尽人子之道,特意写敕书对其进行了严厉警告。

看了上面瞿氏的所作所为,她和曹氏的矛盾仅仅是交城王妃单方面的责任吗?眼看这次风波已经平息,瞿氏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她以担心曹氏杀害她侍女为由,将她们全部遣散。这样一来瞿氏变成孤零零一个人住在定园,压力又甩回到了朱美垸这边。平阳府知府杨辕和朱美垸素来不和,探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上报朝廷,而且交城王的行为也被描述成为“因妃妒逐其母出居定王墓所”。这下事情闹大了,英宗派人一查,发现起因是王妃曹氏和婆婆瞿氏吵架,那这事就简单了,直接赐死:“交城王美垸妃曹氏妒而悍,王宫人生子,辄加棰楚,有至死者。王母瞿氏训戒之,为其所诟,不能堪,因避居晋定王坟园。王惧得罪,召仪宾张瑛诈为母具本,称固疾愿守坟园以终天年。已而母恐其侍女为曹氏所杀,因尽纵遣之。王乃迎母归置别馆。事闻,上曰:‘曹氏不孝,当处极刑。念其亲亲,遣内臣往视,令其自尽。’”

交城王妃曹氏在这件事中有错吗?当然有。她和婆婆顶嘴,自然是不孝。但是瞿氏此后的所作所为,明显就是为了置媳妇于死地。婆媳二人性格都非常强势,可能平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矛盾。而交城王朱美垸在老娘负气出走的情况下过于偏袒王妃曹氏,最终激化了矛盾,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为给妻子报仇,天顺四年(1460年)五月,也即曹氏自尽的次月,朱美垸上疏控告平阳府知府杨辕贪腐钻营。“戊戌,交城王美垸有衔于平阳府知府杨辕,遂与仪宾张瑛谋奏辕贪纵,尝恳进士石俊求石亨荐为参政。上命锦衣卫官覆之,情伪相半。且以王向者因妃妒逐其母出居定王墓所,皆瑛所拨置。于是执瑛及辕下锦衣卫,鞫送都察院。论辕当充军,瑛当徒。上曰:‘辕其如律,瑛导王为非,无理甚,杖一百,削其官。’”结果就是杨辕被判充军。

成化十二年(1476年)九月二十四日,交城王朱美垸薨逝,享年70岁,谥曰荣顺。朱美垸性格多少有些懦弱,为人相对平和,在位期间没做过什么祸害平阳百姓的大恶。天顺元年(1457年)五月,还求取过《国朝礼制集要》、《自警编》、《文选》、《史记》、《两汉诏令》等典籍,不说在文学上有多少建树,至少是个爱读书的主。可面对“我和你妈一起掉河里,你先救谁”这个男人都痛恨的世纪性难题时,没能实现居中调和,以至于家务事落得乱七八糟,导致王妃曹氏被赐死。成化十五年(1479年)八月,交城荣顺王庶长子朱钟鐻袭封交城王。

朱美垸对生母瞿氏孝顺吗?应当是孝顺的。天顺三年(1459年),奏请临汾县民医王孜到府治病的一另个重要因素,便是瞿氏近期罹患风疾。曹氏被赐自尽的那年朱美垸54岁。以她成婚时十五六岁来计算,曹氏此时已经差不多年近五旬。这个年龄在古代已经算是老妇,谈何“妒而悍”?这位交城王妃之死,显然就是一个婆媳不和的悲剧。

朱祁镇

正统六年(1441年)六月晋王朱美圭薨逝,消息传到平阳,朱美垸悲痛欲绝,打算亲自赶赴太原奔丧。明英宗以“往还跋涉非易”的理由没有同意,只是让他在交城王府中设兄长的牌位哭临。

朱美圭薨逝之后,此前跟着他住在晋王府中的云丘王朱美堣,深感与侄子榆社王朱钟铉一起生活极不方便,于是向朝廷提了一个请求:想回到平阳投奔二哥朱美垸。这个要求合情合理,明英宗答应得非常爽快:“戊寅,晋府云丘王美堣奏:‘幼随父晋定王居平阳府,后随长兄晋王居太原府。今兄薨,与侄榆社王同居不便。欲仍回平阳祭扫定王坟,随二兄交城王居住。’上复书从其请,命工部行平阳府卫选空闲房屋堪处者以闻。”

朱美垸对亲情极为珍惜,这应该和他少年的人生经历有关。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让他愿意容忍王妃曹氏的“悍妒”。只可惜这位交城王殿下没能处理好妻子与老娘的关系,多年的和稀泥之后,婆媳之间终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也让交城王妃曹氏含恨自尽。

0 阅读:43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