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焦虑”可被理解,也不妨试着改变

新黄河 2024-09-24 08:20:47

近年来,“害怕接电话”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尤其是不少年轻人对接电话产生了焦虑和抗拒心理。英国一项针对500名上班族的调查显示,62%的人在接电话时感到焦虑,其中千禧一代的比例高达76%。国内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害怕接电话”的讨论也异常火热,相关笔记多达十几万篇。许多人在听到手机铃声后,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有的会将来电号码复制到网络或支付平台查询身份,有的则选择等待对方自行挂断。

造成“害怕接电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随着微信等文字通信工具的普及,文字、表情和图片已成为日常工作和生活主要的交流方式。这些非即时的沟通手段允许人们在回复前仔细思考,减少了即时互动的压力。当人们减少对电话的依赖,转而采用非即时、可控的沟通方式,电话沟通的即时性和不可预测性,让人对可能的负面信息产生恐惧。

其次,骚扰电话和诈骗电话的泛滥,也加剧了大家对陌生来电的戒备心理。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骚扰电话拨打数量超过500亿次,频繁的推销和诈骗电话让人们对接电话产生了抵触情绪。此外,出于时间管理的需要,或者为了保护下班之后的私人时间等原因,造成日常生活中人们电话沟通的意愿、经验和心理准备越来越薄弱。这是电话铃声令许多人感到不适的原因。

心理学上,一些学者通过“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一种心理学评估工具)发现,许多人在面对需要即时反应的社交情境时,会选择回避以减轻心理压力。社会认知理论也指出,文字交流允许人们精心编辑信息,塑造理想的自我形象。而电话沟通的即时性减少了这种控制感,增加了害怕说错话或表达不当的担忧。

总而言之,“害怕接电话”可以理解,但不完全是好事。随着数字通信方式的普及,长期依赖文字和非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可能导致人们在语音表达、肢体语言解读和情感共鸣等方面的能力下降。避免语音等即时、面对面的沟通,会进一步增加人际交流的困难。过度依赖数字沟通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表面化,缺乏深度和亲密感。在需要协同工作的环境中,缺乏面对面的互动可能会降低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效率。数字沟通的便利性虽然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但沟通质量的下降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无论是哪种沟通方式,重要的是因时因地,根据情境来选择沟通渠道——遇到紧急或重要的事项,电话或面对面交流更为有效;对于一般性或非紧急的沟通,文字传输就能解决问题。有些人可能更喜欢电话,有些人则更倾向于文字交流,尊重他人偏好也很重要。在拨打电话前,可以先通过短信或微信预约,避免打扰到对方。人际交往中,以尊重、理解和真诚倾听对方,同时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不完全依赖数字沟通,培养即时沟通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努力,建立一种高效、健康的人际沟通是有可能的。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