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沁机枪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成功以火药燃气作为能源的自动武器。马克沁重机枪,中国称赛电枪,是英籍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在1883年所发明,并进行了原理性试验,1884年获得了专利。
马克沁机枪的口径是11.43毫米,枪重27.2千克,采用枪管短后坐 (19毫米)式自动方式,水冷枪管;采用容弹量为333发6.4米长的帆布弹带供弹,弹带能够接续,理论射速是600发/分,可单、连发射击;也可通过射速调节器调整为慢射速100发/分。
在马克轻机枪出现之前,人们所使用的枪皆是非自动枪,子弹需要装一颗发一颗。战争胜利的决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装弹速度的快慢,有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填上第二发子弹,就已经莫名其妙地被击毙了。
而马克沁的机枪,在发射瞬间,机枪跟枪管扣合在一起,利用火药气体能量作为动力,通过一套机关打开弹膛,枪机继续后坐将空弹壳退出并抛至枪外,然后带动供弹机构压缩复进簧,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枪机推弹到位,再次击发。这样一来,只要开始射击,机关枪便能够一直射击下去,直到子弹带上的子弹打完为止,可以省下许多的装弹时间。
1882年,马克沁赴英国考察时,发现士兵射击时经常因为老式步枪的后坐力,肩膀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这说明枪的后坐具有相当的能量,这种能量来自枪弹发射时产生的火药气体。马克沁正是从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后坐现象中,为武器的自动连续射击找到了理想的动力。
马克沁首先在一支老式的温切斯特步枪上进行改装试验,利用射击时子弹喷发的火药气体使枪完成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实现了单管枪的自动连续射击,并减轻了枪的后坐力。在1883年,马克沁首先成功地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步枪。
后来,他按照从步枪上得来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完善了枪管短后坐自动射击原理。他还改变了传统的供弹方式,制作了一条长达6米的帆布弹链,为机枪连续供弹。为给因连续高速射击而发热的枪管降温冷却,马克沁还采用水冷方式。1884年,马克沁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能够自动连续射击的机枪,射速达每分钟600发以上。
马克沁重机枪首次的实战应用是在1893年至1894年南中非洲罗得西亚英国军队与当地麦塔比利—苏鲁士人的战争中,在一次战斗中,一支50余人的英国部队仅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便打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3000多人。
在马克沁重机枪获得成功后,许多国家纷纷进行仿制,一些发明家和设计师针对马克沁重机枪的原理和结构进行改进和发展。1892年,美国著名轻武器设计家勃朗宁和奥匈帝国骑兵军官冯·奥德科莱克几乎同时发明了最早利用火药燃气能量的导气式自动原理的机枪,这种自动原理为如今大多数机枪所采用。美国枪械设计师霍奇基斯所设计的1914型机枪是最早的气冷式机枪,这种机枪取消了水冷式机枪上笨重的注水套筒,使机枪较为轻便。
真正让马克沁出风头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德军装备了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在索姆河战斗中,一天的工夫就打死60000名英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从那以后,各国军队相继装备马克沁重机枪,马克沁由此成为闻名的杀人利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马克沁早已不算先进,但仍然还有应用。德军一线部队由于步坦协同的需要开发了MG34通用机枪和MG42通用机枪,但MG08式马克沁机枪仍然在德军二线部队中服役。在中国,马克沁机枪被仿制生产,称民24式重机枪,在历次会战中都有不俗表现。建国后,民24式马克沁机枪仍在中国民兵中广泛使用,直到70年代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