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小学年轻的女老师去世了,不少人表达了惋惜之情,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她的自杀并不值得同情,她的选择可以很多:可以向工会或上级部门反映问题,最差也是辞职好了,犯不着自杀,是她心理太脆弱。
果然人类很多时候很难共情,不生活在同一个圈子里,不会感同身受。不少网友表达了这样的质疑,最多就是辞职好了,干嘛要去死。
死都不怕,还怕什么?
为何23岁的年轻老师宁可选择跳楼自杀,也不去辞职?看似很简单的道理,真的那么简单吗?
显然不是,要不社会当中也不会有那么多轻生的人出现,人不到绝境,看不到希望,谁愿意去死?我想23岁的老师选择死主要可能是三个原因:
其一:单位领导PUA年轻人成为一种不自觉,也许领导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导致年轻人感觉绝望,出现心理抑郁。
我本来非常不愿意用这个PUA的词,但也找不到比这更适合的词了。据说这位23岁年轻老师在去世前工作量本身超负荷,但还是被领导谈话,又被批评。更有传言死前被领导叫回去惩罚性数石榴,当然这个真实性无人知晓,但反映出领导PUA年轻职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领导安排的各种任务让老师疲于应付,上课倒成了一种轻松的工作。
如果嫌工作量大,领导PUA词就是劳者多能;
如果嫌非教学工作任务多,领导PUA词就是为了你的长远发展;
如果你不想干了,领导PUA你,年轻人,现在找个工作不容易,你走出去试试!
总之,领导会拿捏得你死死的,让你走也不是,不走又难受,一直处于一种焦虑和不满现状的状态之中!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这个话,试做一个无名投票,没向个年轻老师会满意自己的现状!
其二、千辛万苦争取入局之人,活的不仅仅是为自己,还要为家庭为父母,甚至为自己在社会上存在的脸面。
当前的社会状况就是一岗难求,特别是体制内更是挤破了头。由此,年轻人进入到工作单位处处小心,生怕领导不开心,领导也可以随意支配年轻人。
谁不想好好发展,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并不为局外人知晓,所有的优雅与从容都是装给外人看,实则每天都是如履薄冰,争分夺秒地干活。为理想也好,为生存也好,没人敢懈怠,但是和自己的愿望落差太大,但这一切又不好让父母知道,害怕他们担心,也不想让自己亲朋好友知情,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别人都能撑下来,为什么你就不能?那所有的罪责都会往你身上推。
其实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同的,自尊感也不一样,要求每个人都坚强如铁不现实。实际上很多年轻人也是在咬牙坚持,熬着熬着就熬到了中年人,彼时,你就能接受现实了,只是你的人生并非你所想要的状态。
其三、有的地方在签订劳务合同的时候,就有工作多少年的要求,要不就按规赔偿。这对一些经济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工作本身难找,又要赔钱,你让她如何辞职。
现在大多地方在签订合同的时候都有这么一条,防止你三心二意。有的是规定必须工作5年才可选择离开,要不要赔付5万甚至更多。这笔钱对刚工作的年轻人来说也不少了,当然郑州规定赔付多少尚不清楚。
死不容易,其实生更不易。人活天地间,绝非仅为自己而活着,有自己的父母,或有自己的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人活一口气,精气神撑着你的发展,如果这种精气神没有了,生不如死。我们不能漠视自杀者的脆弱,也许我们只是没到这种脆弱的时候。
人死为大,戾气不要太重
被害者有罪论
的确有100条路可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