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要,强调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两个阶段。参与的高校全部都是985大学,也是每年高考关注度最高的一批院校。从往年录取情况看,录取分数大多比高考裸分录取的分数低5-30分。缺点是招生专业大多都是基础学科,选择范围有限。
近日,很多考生和家长都在焦急地等待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的发布。终于,东南大学率先“剧透”了今年强基的报考时间进程,值得考生和家长参考!
根据东南大学本科报考小程序中所述,4月12日开始报名,6月15-18日进行校考确认,6月26日公布入围名单,7月1日和2日进行校考,7月5日完成录取。
同时,据官方信息来看,今年东大强基政策基本与2023年保持一致,入围倍数依然是6倍,校考也沿用笔试+面试+体测的方式。
大家也可以对比去年的招生简章,看看是否有其他的变化,参考:东南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关于强基计划,早知道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点:强基计划是能够以较低分数进名校的途径之一,想进名校的考生要抓住机会。但是也不能为了进名校而进名校,强基计划更适合那些在基础学科上有天赋有特长有兴趣的考生。
第二点:不是所有39所高校都在浙江招生,即使同一所学校,也存在部分专业不在浙江招生的情况,报名前一定要仔细阅读招生简章。
第三点:2024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五年,强基的招生计划数一直以来都不是很多,除了清华北大,这两所院校在浙江的招生方式以强基为主外,其它高校在浙江的强基的招生人数都不多。比如:
浙江大学2022年在浙江通过平行录取招生2036人,通过三位一体录取980人;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只有15人。
复旦大学2022年浙录取251人,其中高考统招录取14人(本部录取了10人,医学部录取了4人);“高水平三一”录取205人(文史类录取45人,理工类录取160人);“强基计划”录取12人(文史3人,理工9人);“腾飞计划”共录取了13人;外语类保送7人。
上海交通大学在浙录取381人,其中统招录取20人(本部12人,医学院8人);“强基计划”录取15人;“高水平三一”录取295人(文史类录取15人,理工录取280人);外语类保送生录取7人;艺术类录取15人;“思源计划”(高校专项)录取29人。
南京大学在浙录取92人,高考统招66人;“强基计划”录取12人(文史类4人,理工类8人);外语类保送生5人;“高校专项”录取9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浙录取167人,其中高考统招录取70人;“强基计划”录取31人;“少年班”录取16人;“少年创新班”录取40人;“高校专项”录取10人。
西安交通大学在浙录取293人,高考统招录取174人;“强基计划”14人(文史类0,理工类14人);“少年班”录取92人;“高校专项”录取13人。
第四点:强基的报名截止四月底,不要错过时间。
第五点:华东五校(浙大、交大、复旦、中科大、南大)等高校2023年都已经确定采用新强基模式,校测时间提前至高考出分前。即所有报名的考生高考后均可直接参加初试,根据初试成绩确定参加复试名单,高考出分后直接录取。即存在锁档的问题。
强基校测难度依据往年情况常常是接近或等于学科竞赛水平,因此有竞赛基础的考生更能发挥优势。降低初试入围门槛对于竞赛强但高考成绩较弱的考生来说更是利好,也从侧面反映出高校的强基招生对竞赛生有偏好。
第六点:强基计划自2020年开始实施,今年是实施的第五年,也是2020级本科毕业的第一年。一旦被录取强基计划,你就相当于进入国家人才库,本硕博贯通重点培养。
但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实施强基计划的高校,本科毕业时,将按培养方案实行阶段性考试,通过者可继续学习,不通过者可能要面临毕业后自主就业的问题。
比如:根据网传上海交通大学公布的2020年强基计划录取考生转段情况,共130人顺利晋级读硕博,约占当年招生的60%;其余40%左右的考生,就得跟普通专业学生一样考研、出国或就业。由于本科选择过于基础的专业,就业会比较吃亏。
当然,部分学校允许强基计划录取考生在进入下一阶段培养时转专业,24届考生及家长应仔细查看今年即将公布的招生简章,发现机会。
从上海交通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的培养特色中还可以发现(见下图),该校的强基计划培养模式为“4+4”或“4+5”,以“4+4”为例,原本六年硕博学习生涯,可缩短至4年,这对考生极为利好。同时要注意的是,上交大培养方案是本博衔接,一旦博士没有毕业,就只有本科文凭了,和“本硕博贯通培养”是有本质区别的。
图源上海交通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图源上海交通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所以,在这里早知道要再次提醒大家,强基计划培养方案在招生简章中写得清清楚楚,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招生简章!
以下是2023年强基各校入围分数线,供2024届考生和家长参考。
清华大学
浙江
清华大学
理683
北京大学
浙江
北京大学
理686,医688
注:清北两校未公布强基入围分数线,以上数据来源于考生分享和网络,如有错漏欢迎指正,也欢迎大家分享更多。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715.8分工程力学:678.8分飞行器动力工程:715.2分
注:入围分数为含重点科目加权1.2倍后的分数,具体计算方法详见招生简章。
北京理工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688.8分
北京师范大学
理科组:664分
文科组:664分
中国农业大学
650分
华中科技大学
基础医学:640.114123134
注:小数点后依次为语文、数学、外语成绩
电子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南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程力学-航天类:666分
数学类:669分
应用物理学:661分
山东大学
哲学:647分
数学与应用数学:659分
生物科学:652分
大连理工大学(加权成绩)
生物工程:1志愿605分、2志愿618分
应用化学:629分
加权成绩=高考文化课成绩+数学单科成绩*N(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 N=0.5;应用物理学和工程力学 N=0.2;应用化学和生物工程 N=0。)
东南大学
数学类:669分
物理学类:665分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640分
应用物理学:648分
应用化学:628分
生物科学:642分
湖南大学
未公布入围分数线,考生可登陆强基计划报名系统查看入围结果。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647分
西北工业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兰州大学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633分
历史学:633分
数学与应用数学:608分
物理学:619分
化学:616分
生物科学:599分
草业科学-草类植物生物育种:5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