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否》的女性反派中,康姨妈可以算是独树一帜了,常嬷嬷怒骂康姨母的精彩片段也在各种视频网站热传,评论中无一不是叫好的声音,可见康姨母刁刁钻恶毒的形象有多招人痛恨。
康姨母和王大娘子同是王家嫡女,出身官宦家庭,但因王老太太年轻时随夫婿上任,照顾不过来这么多孩子,便把王大娘子托付给其亲叔叔照顾,叔叔是商人,对王大娘子视若亲女,疼爱有加。康姨母则一直跟在母亲身边,学母亲做事管理内宅的手段,不仅读过书且长得漂亮,比起长相普通的王大娘子,更受母亲的疼爱。康姨母嫁入的康家,也是官宦世家,但后来家道中落,康姨夫又不思进取沉迷女色,导致家中越发不堪,甚至用康姨母的嫁妆才能度日。
在如此受宠的环境下长大,康姨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养成了颐指气使、目空一切的性子,不仅看不上糊涂没有学识的妹妹,还在康家作威作福,虐待殴打小妾丫鬟,苛待庶出子女,手里的人命不知凡几。她与康姨夫感情早已破裂,巴不得早日摆脱这个毒妇,但康姨母一出事就求告娘家兄妹,靠着王家和盛家的势力都将事情遮掩住了,一直没有东窗事发,也勉强维持住了岌岌可危的婚姻。
原著中描述,康姨母最后的结局是被送到慎戒司,一个专门看管犯大错的官家女的地方,属于国家强制单位,一旦进去没有皇命就不能出来。
在送她进去时,王老夫人泪眼婆娑道“孩子,这里是慎戒司,你在这里好好的,我会常来…”,话没说完,康姨母就疯了似地嚎叫“你怎能把女儿送进这种地方,你算什么母亲,你又算什么哥哥,你们要我死吗?好狠的心,看着盛家富贵,你们就不管自己亲骨肉死活了”。她双眼充血疯癫欲狂,仿佛一只要撕人皮肉的凶兽,把王家母子吓得齐齐后退了一步,“你不肯救我何必把我生下来,自己把我爹管得严严实实,却总教我贤惠妇道,我不如你的意,你就舍弃我,你不是我娘,你这个狼心狗肺的…”王老太太听完后当场吐出一口血,人事不省。
随后,康姨母还要求嫂子让哥哥去求皇上,把自己放出去,得知哥哥官位太小根本连皇上都见不到时,她愤然大叫“我爹是三朝元老,灵位供奉在名臣阁里,皇上不能开恩于我?”由此可见,康姨母有多么狂妄自大和无知,她以为凭着自己已故去的爹什么事都能办到,皇上都得对自己额外开恩。
令人惊讶的是,此前还在盛家为康姨母说情的王舅母,此时却变了脸,表现出“大仇得报”的痛快。原来王舅母过门后,尚未出嫁的康姨母就总在王老太太面前搬弄是非,还在哥哥面前挑拨,在嫂子生了大女儿后又撺掇母亲给哥哥纳二房,,王舅母没办法只能卖力讨好康姨母。最让王舅母恨毒了康姨母的,是康姨母出嫁时硬要嫂子的一尊送子观音,那尊观音是王舅母迟迟未生子,其母亲去山上磕头下跪弄得一身伤求来的,可王舅母还是不得不给了康姨母。
此外,在原著中,王舅母的儿子娶了康姨母的女儿,康姨母还交给女儿毒药,让其毒死王舅母自己当家掌权。从慎戒司出来后,王舅母的心情无比雀跃,“想到以后丈夫再也不用低声下气求人替康姨母收拾烂摊子,自己也不用每年省出银子供给康姨母挥霍,即使盛夏滚烫的日光照在脸上也不以为意”。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坏事做尽的康姨母有多不招人待见,连自己的亲嫂子都对她怨恨已久。
康姨母对待丈夫的妾室子女动辄打骂,还多次弄出人命,对相识的老太太狠下毒手,还拉亲妹妹抵罪,对嫂子刻薄挑剔,对家人没有底线的索取。曾说宁愿被休也不愿进慎戒司,不顾自己子女的名声和前途(按剧中的设定,女子被休都是犯了大错,如七出,对子女婚嫁是致命打击),可以说是极端的自私自利,十分恶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