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王女士
近日,拥有千万粉丝的美食博主“特别乌啦啦”来到呼和浩特,推荐了这里的“蒙式早茶”“铁锅焖面”和“烧麦”等美食。
在直播间中,他说:“呼和浩特有许多叫‘青城驿站’的地方,很多‘老六’(人)让我去青城驿站吃烧麦,当时去之前我先搜了一下,我周围大概700米左右有9家青城驿站,我说什么 买卖(这么火)?”
听到这里,呼和浩特人都会“哈哈”大笑!
因为,青城驿站真的不是连锁饭店,这里也没有烧麦,它是公共厕所,而且是超级豪华的公共厕所。
青城驿站或是一座精致的小木屋,或是两层典雅的欧式小屋,或是一座有着瀑布流水的假山群……它伫立在呼和浩特的街头,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仅凭这外观就足以让它在全国一众“公共厕所”中“出圈”了!但这还并不是它优秀的全部!
有一次,我一个外地的朋友来到呼和浩特,用导航软件搜索“公共厕所”,导航就把她带到了一个青城驿站面前,她看着那座精致的两层小木屋,看着进进出出的人,一度怀疑导航软件出错了。直到她乍着胆子进去一看,才发现这座“公共厕所”那个豪华,里面干净整洁、一点导味没有,洗手还是热水,还有休息的地方,有充电宝、有报刊杂志,甚至二楼还有个小茶室,可以喝茶和喝咖啡。
“呼和浩特的‘青城驿站’真的是公共厕所吗?”看到我,她无数次重复这句问话,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刚来呼和浩特看到的公共厕所。
2003年,我高中毕业后来到呼和浩特南茶坊附近的一家羊绒制品厂打工,工厂里面没有公共厕所,附近有两座公共厕所,近一点的那座靠近鄂尔多斯大街,远一点的在一片平房居民区内。这两座都是旱厕,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刺鼻的气味,可以说找厕所一点也不费劲,闻着味道就可以找去。靠近大街的那座蹲坑少、人流量大,每次都得排很长时间的队;居民区内的那座远一点,去一次往返需要近半个小时。最愁的就是下雨天和冬天,下雨天公厕里泥泞不堪,分不清雨水还是污水;冬天上个厕所屁股都得冻麻了……
最尴尬的是,由于公共厕所少而且脏乱的原因,随地便溺的现象就屡禁不止。这个现象曾经是呼和浩特的“顽疾”,政府为此想了很多办法,也曾经开出500-1000元的罚单,严重者还会被记入个人诚信档案,可谓是重拳打击了,但是效果还是不太显著。
直到青城驿站遍地开花,随地便溺的现象便神奇般地渐渐消失了,毕竟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的整洁卫生的公共厕所谁能不爱呢?
更何况它的功能,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的。除了公共厕所,它还是报刊亭、休闲吧、便利店、ATM机、爱心屋,还可以在里面候车,能通过驿站里安装的电子显示屏实时查看公共汽车 的到站信息。 在疫情后,有的青城驿站还兼有发热诊疗站的功能,还有医护人员在这里,人们可以问诊、咨询购药。
这样的青城驿站不仅是主干道有,连比较偏僻的地段也有,截至2023年1月,呼和浩特市共有570座青城驿站。
小小的青城驿站治好了呼和浩特的顽疾,也成为了呼和浩特的名片,更体现出了呼和浩特的城市文明。
但是还没有一座青城驿站会售卖烧麦,“去青城驿站吃烧麦”只不过是一句玩笑话,外地的朋友千万别当真!
(喵了个咪)
————————————————————————————————————————
呼和浩特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你一定与呼和浩特发生过许多故事:这座城市的第一缕阳光是你新生活的曙光;这座城市收藏着你转身后的泪水;这座城市见证了你创业路上的艰辛……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你和这座城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奋斗、一起成长!
为挖掘呼和浩特的文化内涵、展示呼和浩特的形象、讲好呼和浩特故事,凝聚呼和浩特力量,蒙马财经开展“我和我的呼和浩特”征文活动。
不论你是土生土长的呼和浩特人,还是新加入的一员,只要把你在呼和浩特的亲见、亲闻、亲历的点滴写下来即可。
征文要求:
1、以“我”为视角,围绕“我”与“呼和浩特”经济、社会、生态、旅游、人文、历史等某一领域发生的故事,从亲历者、建设者、见证者或偶遇者的角度进行创作。
2、字数1000字以内。
3、体裁最好以散文和记叙文为主。
投稿作品择优陆续发布在“蒙马财经”微信公众号及各网络平台上,并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