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商业航天领域又领先了中国一步,SpaceX的“北极星黎明”号,将4名非职业宇航员送到了太空,还进行了太空行走,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商业太空行走。
但是这次的太空行走,有瑕疵。说好的太空行走,结果只是露了个头,在太空中打了个招呼,就再外面待了15-20分钟,就得赶紧回飞船里面,而不是像中国宇航员一样,真的在太空中行走。
为啥会这样呢?仔细看,他们穿的舱外航天服,是不是非常酷炫,感觉比咱们的舱外服更贴身,更苗条,一点也不臃肿,特别有科技感。没错,事情就是出在了这。
北极星黎明,是4名普通人乘坐龙飞船,11日飞到近地点约190公里、远地点约1400公里的轨道,并到达距地球超过1400公里的最远点,然后再降轨道近地点约190公里,远地点700公里的轨道上。
9月12日,北极星黎明团队中的2人,在距离地面700公里的高度上,进行太空行走。
这一步,主流做法是有个气闸舱,气闸舱慢慢减压,直到和太空环境一致,然后打开气闸舱,宇航员出舱活动。
但是马斯克的北极星黎明任务,有2点和主流做法不一样。1:飞船没有气闸舱,采用了古老的出舱方式“全舱减压”,就是整个飞船一起减压,舱门打开的时候,4名宇航员同时暴露在太空环境中。
这就导致第2点和主流做法不一样的地方,就是4名宇航员都要穿舱外宇航服,否则飞船一暴露在太空中,不出舱的俩人也没命了。
北极星黎明首次商业太空行走是值得夸奖,但是它有瑕疵的地方就是,它的舱外航天服是丐版的,不能给宇航员提供氧气、维持气压、湿度等生命所需要的支持系统,只能靠“脐带”连接到飞船,所以它无法保障穿戴者长时间在太空中作业,这次出舱就是这样每个人只能在舱外待15-20分钟。
为啥是丐版的呢?
因为美国已经40多年没有研发出新一代舱外航天服了,又不愿意花几千万买中国的,只能搞成个这样,看似比中国要简洁,实际上是太落后,根本没有实用价值。
中国的舱外航天服,目前一共有2代,每一代都有独立的生命支持系统,不依靠飞船提供氧气、和维持气压、湿度等。目前我国空间站用的是第二代舱外航天服,也就是第二代飞天,寿命是3年15次,每次支持出舱8小时,所以咱们的宇航员可以穿着第二代飞天,再舱外维修飞船啦,更换太阳翼啦,比北极星黎明每次出舱15-20分钟要实用多了。
当然了, 你会说了,人家北极星黎明是商业出舱,咱们是空间站任务,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北极星黎明出舱穿丐版舱外服,其实是美国在航天领域面临的困境,美国也想搞载人登月,但是舱外航天服迟迟研发不出来,就算能把人送到月球,也没法出舱,或者是像北极星黎明一样,出舱了,但露个头就得回飞船里面,一点价值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