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姑父是父亲的父?姨夫却是丈夫的夫?过节走亲戚也能用得上

图图聊武器啊 2024-08-01 23:12:56

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在公司上班写文章,天天加班到晚上12点,每天收益只有50多块,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就是能为了多几块收益,观看后可免费阅读全文,希望观众老爷理解

本头条号已!与维权骑:搬运必追究!

文|泡芙小方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和结尾

中国人很看重家族关系,因此衍生出了不同的关系称谓,同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个称谓选择的用字都是有特殊含义的,不是随便乱起的。

然而作为同样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姑父”和“姨夫”,其用的字却是不一样的,一个用的是“父亲”的“父”,另一个则用的是“丈夫”的“夫”字,这里面有什么用意?难道亲疏之分?

信息来源:和政发布,2023-04-18,《为什么姑父是父亲的“父”,姨夫却是丈夫的“夫”?》

宗亲和外亲之分

在中国古代有宗亲礼法之说,讲究三纲五常,这都是必须要守的规矩,对待长辈要用尊称,但是不同的长辈称呼还不一样,从关系近的到关系远的都有特定的称谓,如果叫错了,可能叫人笑话。

就比如“姨夫”和“姑父”,一个是姑姑的丈夫,一个是姨妈的丈夫,按说都没有血缘上的关系,但是两个称谓的用字却不一样。

这是因为虽然都是亲戚,在称谓上却有着亲疏之别。在古代社会是以“父系”为中心,父亲这边的亲戚大多数都是和你同宗同族,称之为“宗亲”,也是内亲,比如伯父,叔父,堂哥、堂姐这些。

女子没出嫁之前,也属于宗亲内的,但是当嫁出去之后,就转换身份,成了其他家的人。

这时候在关系上就拉开了,但是依然是较为亲密的关系,这些人属于外亲,比如舅舅、姨妈、表姐等等。

这里面比较特殊的就是姑姑和姑父了,虽然姑姑也属于外嫁女,但是和你同姓同源,就常常被归化到宗亲那一部分里。

所以最简单分辨宗亲和外亲的方式就看姓什么,和你同姓的是宗亲,宗亲的伴侣也是宗亲,和你不同姓的亲戚就是外亲,外亲的伴侣也是外亲。

那么姑父和姨夫就好理解了,姑父的“父”字取自于“父亲”的“父”,是因为姑姑是父亲的姐妹,姑父自然和父亲的关系更为亲密。

用一个“父”字也表现出姑父属于父亲一方的亲戚,同时也能体现姑父和你的关系更近一些。

姨夫则是姨妈的丈夫,是母亲那边的关系,相对来说关系没有那么近,就只能取“丈夫”的夫字。

这也可能是古代女子很少能出门交际,加上交通不发达,远嫁的姐妹很难见面,久而久之关系就变淡了,不是有句俗语是“姨表亲,不算亲”,就是这个意思。

就拿古代名著《红楼梦》来给大家理一下这个关系,贾宝玉是贾政和王夫人的儿子,贾赦是贾政的哥哥,也就是贾宝玉的伯父;而贾迎春是贾赦的女儿,岁数比贾宝玉大,也就是贾宝玉的堂姐,两人同姓。

贾赦和贾政有一个妹妹叫做贾敏,就是贾宝玉的姑姑,嫁给了林如海,林如海就成了贾宝玉的姑父。贾敏和林如海生了一个女儿林黛玉,林黛玉年纪比贾宝玉小,是为姑家表妹。

王夫人有一个姐妹薛姨妈,贾宝玉喊她为姨妈,薛姨妈有一个女儿名为薛宝钗,她和宝玉的关系也属于表亲戚,但是姨家表姐。

虽然林黛玉和薛宝钗同为贾宝玉的“表”亲戚,但是林黛玉在关系上要和贾宝玉更为亲近,不过她们俩都可以和贾宝玉成婚,像堂亲的贾迎春就不行了。

信息来源:中国网,2011-12-05,《中国亲戚关系图》

亲疏关系看利益

在礼法上,宗亲比外亲更为亲密,不过实际情况下,却有些不同,有时候反而是外亲更亲密,更愿意给你一臂之力。

古代社会以父为主是肯定的,但是父亲的孩子和你的关系不一定是亲密的,还可能有利益之争,这是因为虽然你们同为兄弟姐妹,同有一个父亲,但是母亲却是不同的。

在三妻四妾之下,难免有很多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他们跟你都有父亲血缘上的关系,但是家族利益就那么大,想要获得更多,就难免有所相争。

就比如历史上的“九子夺嫡”,皇位就那一个,但是兄弟却有很多人,康熙名下的儿子多达24个,这个时候即使是宗亲也不能亲了,如果失败可能就丧命。

那么在竞争中,谁能成为你的一臂之力,父亲那边的亲戚吗?这肯定是不太行的,因为对他们来说,你们都是一样的,都是父亲的孩子,想要看出差别,就要看你们母亲家里的势力,也就是外亲的势力。

这时候在皇族又衍生出一个亲戚关系“外戚”,你母亲的亲族和你妻子的亲族,有句话说是“背靠外戚好乘凉”,想要有一定的地位,有个地位高的妈和有个地位高的妻子,绝对是一大助理。

对于他们来说帮的是自己姐姐的孩子,女儿的丈夫,等成功之后是有回报的。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宣太后的儿子秦昭襄王嬴稷不是嫡不是长,能扶持他上高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宣太后重用了自己的弟弟和儿子,等到嬴稷上位,宣太后的弟弟势力更大,甚至超过了秦王。

这也是外戚帮助的弊端,容易外戚干政。汉朝时吕太后的家族也是如此,靠着吕太后都升到高位,嚣张到不把刘氏皇族放在眼里。

不过对于亲戚的称呼并不是一直都是这样的,比如父亲在南北朝时被称为“阿耶”,《木兰诗》里就是这么称呼的,清代时则称为阿玛,这是满族的称呼。

所以姑父和姨夫的称呼也是随之变化的,秦朝,姑父称为姑丈,姨夫则是姨丈,同用了“丈夫”里的“丈”字,可见当时宗亲和外亲的差别还没那么大。

在少数民族当权的朝代,虽然当皇帝的还是男人,但是他们很看重女人,因为女性能为部族生儿育女,让部族强大起来。

所以母族比父族更为重要,这个时期姑父和姨夫的字换了过来,变成了“姑夫”和“姨父”。

到了现代社会,亲戚关系上的区别淡化了,称谓是不能体现关系亲疏的,有的只是传统的传承,很多地区沿用了姑父和姨夫的叫法。

当然有些地区有些不同,比如闽南地区,有的人思想过于老旧,还会把父亲称为“姑丈”,同时姑父也是姑丈,姨夫则叫姨丈,姐姐的丈夫会被称呼为姐丈或姐夫,妹妹的丈夫则是妹婿或妹夫。

信息来源:南平市方志委,2020-08-31,《交际礼俗》

现代的今天,亲戚称呼不能忘,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叫错了难免被笑话,和国外的“uncle”相比,我们的姑父和姨夫,自然分别了长辈的身份,不会乱。但是传统中不好的也要剔除,不能只会用老思想看新事物。

参考资料

和政发布,2023-04-18,《为什么姑父是父亲的“父”,姨夫却是丈夫的“夫”?》

中国网,2011-12-05,《中国亲戚关系图》

南平市方志委,2020-08-31,《交际礼俗》

0 阅读:1

图图聊武器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