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已经深入人心。对于孝顺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年迈的父母也不过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工作之余常回家看看父母,陪他们谈心吃饭。等到父母等长辈离世之后,送他们最后一程。
在江西的一个小山村中,就有一个孝子,他就是——林上水。他把自己父亲的遗体做成了金身并留在了家中,每天祭拜。那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其实还要从他的父亲林观荣说起。
林观荣一九二五年出生在江西一户普通农民家。从小待人和善,街坊四邻都非常喜欢他,他的父母也会经常带他去寺庙参拜。慢慢的他对佛教越发的痴迷,他便开始吃素。不仅如此,他还常常去寺庙礼佛,有时候还会在寺庙中小住几天。他也常常和寺庙里的僧人一起打坐念经,一起吃着斋饭。虽说他平时吃素,但他不会要求家里人跟他一起吃素。
等到年岁越大,他就更爱呆在寺院中,空闲时也会在寺院中做义工。虽说他没有出家成为一名正式的僧人,但是他却和僧人并无差别。他只是个农民,收入水平并不高,但是还会每月捐赠香油钱。在寺庙中的熏陶下,他已然成为了一名虔诚的佛教徒。
受历史文化的影响,一般寺庙都建造在山林之中,人们大多去寺庙拜佛的路程都很崎岖。林观荣家附近的寺庙也是一样,他常常去寺庙中拜佛和做义工,但时间长了,他发现脚下的路并不好走。通往寺庙的山路崎岖,杂乱无章的石头分布在路途中。很多去拜佛的都是岁数比较大的老年人,这对于他们来说这段路程并不好走。这时他就决心修缮这条路,可是他那么多资金来建造这条路。那要怎么办呢?他想到没钱请人修路,他就自己来修。
虽然这条山路不长,但修缮山路的只有他一人,工作量就变得很大。他只能每天修一点点,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他最终修好了这条通往寺庙的必经之路。这条路有两千多个台阶,他用了无数的石头才修好了这条路。等路修好之后,人们去礼佛便方便了,天气恶劣走山路也不怕了。
林观荣的儿子叫林上水,儿子的名字是林观荣从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得来的灵感。在他的熏陶之下,他的儿子也对佛教很感兴趣,也常常和他一起拜佛当义工。修缮道路的时候,他儿子也会帮忙修建。
但人总会老,林观荣也不再是当年那个年轻力壮并能修建道路的年轻人了。年迈的林观荣疾病缠身,到后期甚至每天都需要人来照看。林上水十分担心父亲,不久后就辞去了工作全天照看父亲。
但好久不长,父亲还是在几年之后与世长辞了。随后,他就把父亲进行了缸葬,他为什么不让父亲入土为安呢?这其实是他父亲的意思。原来瘫痪在床的林观荣感到自己危在旦夕,就把儿子教导床前告诉他,在他死后要把他进行缸葬。儿子林上水劝阻无果后,只能答应了父亲的请求。
那什么是缸葬呢?缸葬,也可叫做瓮棺葬,就是把遗体安葬到陶制容器里面。这样的丧葬风俗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到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那时彩色陶瓷工艺就已经很普遍了。
现在人们挖掘出的瓮棺,很多都是两个瓮棺在一起的,其底部会扎孔,那时候人们认为灵魂会从孔中出去。缸葬的传统在佛教传到中国之前就存在了,等佛教传入之后,缸葬就逐渐成为得道高僧的安葬方式。
2000年,父亲过世之后,林上水按照父亲的遗愿,打算把他缸葬。他先是把父亲的遗体放进棺中,等三天后再将遗体放入陶缸中。林上水根据书上所说,买了材料开始进行缸葬。等完成了缸葬,再把陶缸密封起来,这一步也叫作坐缸。不过这还没完,按照父亲的嘱托,要等坐缸一千天之后取出yt再做成雕像,缸葬才算完成。
等到2003年之后,他将陶缸打开,此时他心情忐忑。要知道他也是头一回进行缸葬,要是坐缸没弄好的话,看到的会是。。。。所幸的是,他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父亲的遗体保存得很完整,有点像埃及的木乃伊。他之后还叫来了泥瓦工,把其涂满石膏。他还给这座雕像穿了衣服,专门供奉在家中二楼的主卧之中。
林上水按孝道达成了父亲的遗愿,但是用缸葬制作成石膏雕像的做法还是不可取的。很多村民得知他的行为,从此不再去他家串门聊天。社会上也对他的行为争议很大。
有人赞成他的做法,无论哪种丧葬方式都是死者家属对其的追悼,大众应该认同;也有不赞成的,觉得这种做法是对遗体的冒犯。虽说,缸葬不像土葬一样对环境产生破坏,但新规定的殡葬管理条例中,对这种旧思想的丧葬是不提倡并希望废除的。其实有孝心是好事,但还是要按照规章条例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