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不管是网络,还是线下,总有人对泰山不服,说什么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说什么泰山在五岳之中也不是最高的,风景也不是最好的,总之,七个不服八个不忿。
今天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那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并不是徐霞客的原话,而“五岳归来不看山”这句话,由来已久,这并不是因为黄山不好,而是因为黄山所处的位置,远离我国早期的政治中心,知名度远逊于五岳,黄山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天下名山,自然比五岳晚了许多。
当然了,五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的五岳指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而历史上的五岳,由四岳演变而来,《尚书·尧典》中记载了舜帝依次巡行东、南、西、北四岳,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采纳,并解释四岳,岱宗,泰山也。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巡狩至西岳。西岳,华山也。巡狩至北岳。北岳,恒山也。
关于北岳和南岳是有不同说法的,北岳的争议点是明朝之前今天河北唐县的大茂山是北岳恒山,南岳的争议点是今天的安徽天柱山和湖南的衡山都叫南岳,其实,汉代以前,五岳的叫法,很不统一,直到汉宣宗神爵元年(公元61年)颁布诏书,才确定以东岳泰山、中岳嵩山、南岳天柱山、西岳华山和北岳恒山为五岳。
隋朝的时候,南岳易主,今天的安徽天柱山被湖南的衡山取而代之。
明万历年间,改封山西浑源玄岳山为北岳,称恒山。清顺治年间,“移祀北岳于浑源”,北岳易主。
说了这么多,只为说明一件事,历朝历代,五岳之事,乃朝廷大事,其间,北岳和南岳易主,就连嵩山和华山受时局的影响,也有可能变动,《周礼·职方氏》云:“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
钱穆《国史大纲》之《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说:“华夏联称者,嵩山山脉亦得华名。《国语》:‘前华后河,右洛左济。’华在洛东,即今嵩山。”嵩山是一个庞大的山系,包括龙门山、万安山、九皋山,这是古华山。华阳指的是这个山系的范围。
后世对应东西南北中,五岳中西岳华山、中岳嵩山,方才定型。
当然了,这样观点,也是一家之言,可能很多人接受不了。
说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泰山的重要性,不管是上古的文明曙光,还是历朝历代,东岳泰山的地位,谁也撼动不了,是当之无愧的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名山。
这个时候,黄山根本不在朝廷的考虑范围之内,也不在大众视野范围之内,黄山的出名,还是要感谢徐霞客,不过徐霞客的原话是,“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最早的出处是,近代学者汪律本,汪律本是哪里人呢?徽州歙县人,光绪年间的举人,后来科举都废除了,汪律本参加了同盟会,积极反清,民国初年,还当过议员,后来就隐居了。
总之,汪律本这位安徽人,曾说,昔人谓五岳归来不看山,余谓游过黄山不看岳,善哉!这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文字版本。
如今,成为了网络上的“至理名言”,这里不禁要打个引号,真的如此吗?真的公正吗?
从历史渊源、人文景观、风景名胜、知名度、地理位置、政治因素等多方面来看,泰山的地位,谁也撼动不了!
有人说,泰山没啥看头。
这样的论调,只能奉劝道,爬泰山,没点文化真不行!
就从泰山碑刻“登高必自”说起吧。
泰山是历史文化的殿堂,是刻在石头上的一部天书,旷世罕见。
在泰山登山起点孔子登临处石坊稍前东侧,有一通“登高必自”碑,很多游客看到这里,都会一愣,似曾相识的感觉,更有人问啥意思?
有人说,登山必须靠自己。
好像也对。
央视主持人朱迅夜爬泰山,看到此碑,感叹说,登高必自卑,登高必自立,登高必自强。
这么一解释,就有意思多了,更有内涵了。
不过咱们还是来了解一下这碑的来历,此碑,是明嘉靖年间,济南府同知翟涛所题,青社载玺书。语出《中庸》“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意思是登高一定从低的地方开始,远行一定从近的地方起步。
这个青社载玺,据考证,应该是明嘉靖、万历年间的青州衡王府新乐王朱载玺。
明朝的时候,泰山崇拜和碧霞元君信仰辐射全国,慕名而来的游客、香客络绎不绝,朱载玺与翟涛共同创作了这碑,也是一段佳话,这碑的双重含义,一是登山自此经过,二是“登高必自”加上石“碑”作“卑”的谐音,贴合“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登泰山,是一场人生!
一不留神,就会错过很多。
建议大家有机会都去爬一次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