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地主,子孙五将军:儿子和女婿是开国大将,三个孙子是少将

亭下观雨霖 2024-04-21 07:30:50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湖南一地主,子孙五将军:儿子和女婿是开国大将,三个孙子是少将。

1955年,在授勋仪式上,毛主席的心情特别愉快,看到陈赓的时侯,他就开了陈赓一个玩笑。

毛主席说,如果陈赓跟着蒋介石干,蒋介石不会给他大将的头衔,跟着自己干,自己现在给了他大将的头衔。

陈赓立即行了一个军礼:报告主席,我的大将头衔不是你给的。

毛主席愣了一下,然后问陈赓,那是谁给的呢?

陈赓回答是李聚奎,毛主席听了就更纳闷了。

李聚奎彼时已经被周总理要过去担任部长,按照他的条件,能够授予上将,一个大将的军衔怎么会是一位上将给的呢?

湖南老乡

陈赓和李聚奎是湖南老乡,中央在确定大将名单的时候,李聚奎已经去石油部当部长去了,失去了资格,陈赓偏偏拿这个开玩笑,说他能够当大将。

李聚奎本来也不贪恋这些,现在成了行政干部也没有资格,就实话实说,自己没有资格,陈赓才有资格。

按照当时的条件,入选大将,硬性条件是红军时期得担任过最低师长职务,李聚奎在1930年就担任了红7师、红8师师长,算是达到了要求。

陈赓在1931年担任红12师师长,也符合条件,但是陈赓却开玩笑说,自己在红军时期没有当过师长,不够格。

李聚奎非常实诚,一听急了,就把陈赓的历史翻了出来,还见人就夸奖陈赓,说陈赓符合大将条件,还多次向组织力荐。

陈赓知道后哭笑不得,最后陈赓果然当上了大将,虽然是组织上的决定,陈赓却给李聚奎记了一功。

毛主席听了哈哈大笑,说李聚奎太老实了,被陈赓忽悠了。

不过,李聚奎确实能够当大将,毛主席也特别提醒军委,李聚奎以后回到军队时,一定要补一个军衔。

毛主席特别喜欢陈赓这种特立独行、思路清奇的言行,不过,也曾经被他的类似举动吓了一大跳。

红军大学成立后,一些高级干部先后安排过来学习,陈赓在1943年11月也来到了这里,刚来没多久,他就整出一个幺蛾子来,把毛主席给吓了一大跳。

当时,毛主席坐在主席台上,正聚精会神地给几百名红军将领做报告,突然,陈赓一言不发地径直走向毛主席。

陈赓的行动太突然,毛主席当场就愣住了,当时陈赓可是全副武装,他曾经救过蒋介石的命。

如果陈赓这个时候闹点什么大动静出来,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都在场,后果不堪设想。

只见陈赓来到毛主席面前后,抓起毛主席面前的水盅,咕噜咕噜,一口气就把毛主席的开水给喝干了,然后一声不吭地回到了座位上。

几百号人被陈赓的神操作惊呆了,陈赓似乎也发现了大家的异常,马上站起来行了个军礼:“报告主席,我实在太渴了,借你的水润一下。”

在所有红军中,恐怕也没有哪个敢在如此正式的会议上去喝毛主席的水,但是陈赓为什么敢呢?

毛主席出生在湘潭,陈赓出生在湘乡,两地相隔不远,因为陈赓父亲陈道良的缘故,两个人从小就成了好朋友。

陈赓的爷爷陈翼琼,早年在湘军混了个官职,为儿子陈道良挣下了很大一份家业,陈道良长大后却对习武没有兴趣,在湘乡当起了地主。

他这个地主十分开明,附近的有为青年都十分仰慕他。

毛主席那个时候也因为十分厌倦私塾老师,经常过来同陈道良长谈,一来二往就同他的儿子陈赓成了好朋友。

后来毛主席创办了自修大学,陈赓还去听过课,毛主席彼时对陈赓十分赞赏,说他以后能够成为“火车头”。

只是毛主席怎么也不会想到,陈赓后来会成为开国大将,陈赓的姐夫谭政也成了开国大将,十位开国大将中,陈道良这位湖南地主家里竟然就占了两位。

更加神奇的是,陈赓的三个儿子后来也成为了少将,他们一家总共就有五位将军了。

正是因为陈赓同毛主席从小就是朋友,他在毛主席面前的言行也就不怎么拘束。

这次喝水事件,陈赓把毛主席吓了一跳,4年后,毛主席逮住机会也把陈赓吓了一跳。

爱开玩笑的将军

湖南一地主家出了五个将军,传奇将帅之家!

1947年,为了避敌锋芒,中央从延安迁移到了天赐湾,没想到国民党却得寸进尺,阎锡山往东推进,胡宗南向北进军。

一时间,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有些吃紧,天赐湾也一步步处于危险之中,毛主席和周总理急令陈赓西渡黄河过来救急。

陈赓赶过来这天,毛主席和周总理早早就准备了一些酒菜,既是为陈赓接风洗尘,也是三位三位战友久别重逢的庆祝。

陈赓本来就同两位中央领导很熟,过来后就毫无拘束地喝了起来,酒过三巡,陈赓就酒后吐真言,说毛主席的这次安排不合理。

周总理见状,以为陈赓喝多了,赶紧伸手拿开了陈赓的酒杯,毛主席又过去把酒杯拿过来重新放到了陈赓面前,并示意周总理让陈赓继续喝。

估计陈赓也是喝得有点微醉了,并没有领会到周总理的暗示,当毛主席把酒杯给他拿回来后,他就自己满上一杯,然后一口干了。

陈赓再次给自己满上以后,他就开始直抒己见了,他先给毛主席拍了一番马屁,说让陈毅和粟裕向鲁西南推进十分高明,让刘伯承邓小平进入大别山很有远见。

然后,话锋一转,说毛主席把自己召集回来就不那么高明了,周总理一听,赶紧瞪了陈赓一眼,想要阻止他“胡说八道”。

毛主席也看到周总理的眼色了,一边要周总理不要阻止陈赓,一边举杯让陈赓干了继续说。

也不知道陈赓是不是因为毛主席的鼓励,胆子也更大了,直说毛主席把自己召唤到天赐湾不仅非常危险,还大材小用,毛主席应该就近另外找人来保护中央。

陈赓认为,自己应该南渡黄河进入豫西,这样一来,向西能够策应陕北红军部队,给胡宗南形成腹背受敌之势。

向东又可以同时增援策应陈毅、粟裕的部队和刘伯承、邓小平的部队,这样的安排才是合理的。

毛主席听到这里,突然猛地拍了一下桌子,然后腾地一声站了起来,喝问陈赓,是不是想违抗军令,现在他离中央最近,他都不听话了,还能调谁来。

陈赓被毛主席这阵势吓了一大跳,酒也醒了一大半,赶紧结结巴巴地说,这只是自己个人的看法,不是违抗军令。

毛主席大手一挥,声音更大了,怒斥陈赓这是要把自己和党中央拿去给蒋介石送礼,陈赓的双脚已经打颤,说话更不利落了,哆哆嗦嗦地说自己坚决听党的命令。

毛主席还翻陈赓的老账,说陈赓救过蒋介石的命,他这点心思,自己内心十分清楚。

陈赓的酒已经完全醒了,心想,这次自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赶紧战战兢兢地给毛主席解释,至于毛主席相不相信自己,只好听天由命了。

还没等陈赓解释,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哈哈大笑起来,毛主席还特别戏耍陈庚,说他也有怕死的时候。

自己不过是同陈赓开一个玩笑,陈赓就吓成了这个熊样,问陈庚刚才的威风哪里去了,陈赓有点蒙,看了看毛主席,又看了看周总理。

毛主席自己先坐了下来,招呼陈赓继续喝酒,陈赓坐下来了,但是没敢继续喝酒,刚才酒后吐真言,差点“小命不保”。

毛主席告诉陈赓,在通知他西渡黄河后,自己又同周总理和朱总司令研究了一下,把计划改成了刚才陈赓说的那样,陈赓这是同中央想到一起了。

但是通知已经发出了,通知是要求陈赓先过来,并没有让部队马上西渡黄河,目前战事也不紧张,就没有马上更改通知让陈赓返回去。

一来是三个人趁此机会聚一下,二来也顺便听听陈赓自己的想法,没想到陈赓三杯酒下肚就直接说了,毛主席这时心生一计,想捉弄一下陈赓。

这件事情传出去之后,以前被陈赓捉弄过的将领纷纷“幸灾乐祸”,一见到陈赓就揭他这个“丑”,陈赓只好尴尬地笑一笑。

至于毛主席说陈赓以前救过蒋介石,这件事情确实有,至于说陈赓的小心思,肯定是没有的,毛主席这样说,只不过是为了提高表演效果。

将帅之家

湖南地主一家传奇,儿子和女婿是开国大将,三个孙子是少将。

1925年,陈赓在讨伐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中腿部受伤立下了战功,被蒋介石调到身边做了警卫。

拿下惠州后,蒋介石率领第3师乘胜追击向梅县推进,抵达华阳镇时,同陈炯明残部打了起来。

这只残部在装备和兵力上面都远远胜过第3师,交火没多久,第3师就损失了三个团长,军心开始动摇。

为了稳定局势,蒋介石亲临前线督战,但是第3师的将士已经开始逃窜。

蒋介石当机立断,撤了师长的职,让陈赓顶上去。

陈赓一看,根本就无法挽回,第3师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再不想办法突围就会全军覆没。

陈赓拉起蒋介石就往山下跑,刚刚跑到山脚,蒋介石就累瘫倒了,他拔出短剑准备杀身成仁。

陈赓眼疾手快地夺下短剑,说只要逃出去了,还可以卷土重来,蒋介石却说自己已经没有逃跑的力气了。

陈赓彼时受伤的腿部还没有康复,但是他二话不说,背起蒋介石就不要命的跑,一路狂奔到一条小河边,蒋介石渡过小河后,才完全脱离了危险。

后来陈赓跟着周总理成立了中央特科,就同蒋介石彻底划清了界线,根本不存在什么小心思,但是有人却不想放过他。

1941年,延安开始整风,康生给陈赓找茬,说如果当年要是陈赓不救下蒋介石,现在就不会打仗。

陈赓听了有些哭笑不得,他马上反击康生,说自己当初如果把蒋介石一枪崩了,蒋介石岂不是成了烈士,康生见自己斗不过陈赓,后来也没敢再找陈赓的麻烦。

在我军中,陈赓一直以机智幽默著称,甚至很多人认为,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他,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陈赓也是这样。

事实上,陈赓栽过一个大跟斗,最后还是周总理出面才帮他摆平。

有人认为,这没有什么啊,马有失蹄,陈赓也会有失手,但是如果这件事情是关于陈赓追女孩子的事情,是不是就有点不可思议了呢?

大家都知道陈赓给彭德怀说媒,他说起来头头是道,没有人会想到,这种事情落到他自己头上,他竟然会出尽洋相。

1923年,陈赓第一次看见王根英时就一见钟情,王根英却说一看陈赓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陈赓也不生气,把王根英约出来散步,他直接就夸王根英长得漂亮,说自己喜欢上了她。

彼时还是民国,陈赓这样说简直就是流氓了,王根英也是这么认为的,把陈赓臭骂一顿就回家了。

陈赓才不管这些,买了礼物就追到王根英家里去了,结果被王根英赶了出来。

陈赓后来进入黄埔军校,以为这段情就这么结束了,没想到,1925年,两人又见面了,这一次见面,陈赓竟然当了三次显眼包。

彼时王根英作为上海代表到武汉来参加五大,她在会上发言,陈赓在外面负责安保,一没控制住,就给王根英写了一张我爱你的纸条传过去。

王根英一看,怎么这个流氓阴魂不散,直接就把陈赓的纸条贴在了会议室的墙上,王根英以为陈赓出了洋相就会收敛一点。

没想到,第二天陈赓又传了一张写有让王根英做自己妻子的纸条传过去,王根英十分生气,再次把纸条贴在了墙上。

这可是全国党代会,陈赓整出这么大一个幺蛾子,宋希濂赶紧劝陈赓被闹了。

陈赓的心理素质还真好,第三天,他又写了一张一定要把王根英追到手的纸条给她,这次王根英没有把纸条贴出来,陈赓以为有戏了。

会议结束那天,陈赓被周总理叫过去了,原来王根英跑到周总理那里把陈赓给告了,周总理夫妇听了王根英的叙述,笑得差点没背过气。

陈赓一到,周总理就让他老实交代犯了什么错,陈赓说追女孩子不算犯错啊,周总理回答陈赓,追女孩子是没错,可是写的纸条像流氓就错了。

陈赓这才不好意思起来,邓颖超马上过来打圆场,最终,两个人在周总理夫妇的撮合下修成正果。

可惜的是,王根英在战争中牺牲,陈赓大将在新中国成立后殚精竭虑,最终去世时年仅58岁。

本文由“观雨霖”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参考资料:

陈赓酒后直谏毛泽东 被主席“整治”吓个半死

授衔时陈赓为何对毛泽东直言:我的大将不是你给的

大将陈赓:为何一生惧怕彭德怀

虎将福将陈赓的戎马一生:毛泽东说他行,可以当军长!周恩来要亲自主持他的追悼会

陈赓、王根英在上海

0 阅读:11

亭下观雨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